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期中真题汇编(安徽专用)
涉及考点
考点0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考点02 西欧庄园
考点0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考点0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考点05 综合考查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期中)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反映了( )
A.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西欧城市逐渐兴起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从此绝无二心!”这一感人场景发生在( )
A.城邦斯巴达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严复在《原富》一书中把欧洲的“feudalism”一词翻译为译为“拂特之制”;“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据此你认为“feudalism”应该是指( )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日本中央集权制度 D.欧洲封建庄园制度
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期中)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孟宰,“救世主”让人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可以升入“天堂”。据此可知,该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六安市·期中)2023年10月26日面对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哽咽着悲愤诘问“为什么有人能够感受到以色列人的伤痛,却几乎感受不到巴勒斯坦人的伤痛呢?这到底怎么了,是我们的信仰不对吗,是肤色不对吗,是国籍不对吗,还是我们的出身不对呢?”关于这一地区的历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从地理位置上看巴勒斯坦位于曾经的新月沃地,这里环境优越,产生了人类早期文明。
B.历史上这一地区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
C.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是犹太教诞生的社会根源。
D.7世纪穆罕默德统一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半岛,建立了统一的穆斯林政权。
西欧庄园
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期中)13世纪英国黑尔斯庄园的法庭档案里记录的一个案件:一个农民丢失了一头黑母牛,他在领主的牛棚里发现了自己走失的牛,但领主却拒绝归还,所以这个农民就向庄园法庭起诉,法庭判定领主要归还该农民。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仅仅维护庄园领主的利益 B.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是处以罚金
C.详细记录了审理的所有案件 D.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佃户的利益
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这说明欧洲庄园( )
A.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B.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形成
C.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在1275年8月10日约克福德庄园法庭记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奴爱丽丝·查普林因为在公开审判庭上窃窃私语而被罚款12第纳尔。从这一记载中可知,庄园法庭( )
A.维护全体村民利益 B.惩罚手段有罚金
C.不受庄园主的控制 D.消除了村民矛盾
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促进了成文法发展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1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1340年6月,英国沃尔瑟姆庄园法庭判决,非自由农路斯未经领主同意,将持有地租给自由人罗伯特,法庭命令路斯将这块土地和收益交给领主,并罚款12便士。这反映了( )
A.庄园土地由领主直接经营 B.庄园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C.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D.非自由农不受法律保护
1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观察下图,在此处生活的佃户艾德华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A.每周为领主义务耕种3天 B.缴纳各种杂税,生活困苦
C.有权使用庄园周围的林地 D.主持庄园法庭来处理纠纷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期中)谚语是历史的写照,对下列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解读
A 最美好的花朵 指的是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大学兴起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取得完全自治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反映了西周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D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A.A B.B C.C D.D
1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历史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图是老师课前给出的一组图片,安排学生归纳出学习的主题是( )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劳动中的农奴 中世纪大学课堂
A.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B.大学的发展演变
C.欧洲文明的一体化 D.欧洲的封建时代
1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 ②城市复兴 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诞生 ⑤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期中)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的设置( )
A.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D.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下图是12世纪-15世纪欧洲大学数量变化图,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庄园经济的初步兴起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古典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1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大学的兴起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体现在( )
A.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B.获得完全自主权利
C.以神学为教学内容 D.完全受到国王控制
1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期中)公元1210年,巴黎教会宗教会议决定不准大学师生公开或私下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和阿维罗约斯的《评注》,违者革除教籍。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以文化昌盛而著称 B.受基督教会的控制
C.有一定的自治地位 D.坚持吸收古典文化
1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黄山市·期中)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中古西欧是“黑暗的中世纪”。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古西欧为欧洲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下列能佐证后者观点的是( )
A.政治混乱使得封建势力弱小 B.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
C.工商业城市拥有完全自治权 D.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2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人文主义发展
C.自治城市的发展 D.庄园经济兴起
2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期中)史学家诺尔曼曾提出“新植城市”的概念,他认为这类城市“离开市场是不可能兴旺的,附近农民可带着剩余农产品到市场上出售,并从这里获得自己不能制造的物品”。这一概念强调了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 B.农业的进步 C.军事的需要 D.政策的推动
2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2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西欧城市的一句谚语。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较快
B.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C.城市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受国王的制约
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2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太和县·期中)“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据此可知,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B.庄园经济走向衰落
C.市民自治意识增强 D.早期资产阶级形成
2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这一现象( )
A.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利于早期资产阶级产生
C.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D.推动西欧庄园农场兴起
2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是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D.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2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1127年,英国国王给克劳彻斯特的特许状中规定:除涉及市外地产持有权的诉讼之外,所有的诉讼都在该城之内进行,任何官吏都不得干涉属于该城的诉讼。这说明西欧城市( )
A.已摆脱君主控制 B.市民阶层等级性
C.确立了民主政体 D.拥有一定自治权
2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期中)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主政治的健全
2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市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自己决定自己及儿女的婚姻,自由地取得、占有、让渡、交换、出卖、馈赠和继承土地与其他财产,而无须得到领主同意。材料表明这些城市( )
A.依旧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B.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C.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享有一定的自由与自治权利
3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公元1000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欧的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用以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规定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这说明,当时西欧( )
A.各国王权遭到削弱 B.教会占有重要地位
C.城市自治蓬勃发展 D.市民阶层开始兴起
3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下图为中古后期西欧城市布鲁日(在今比利时)的职业比例扇形图。据此可知,当地( )
A.封建制度已经瓦解 B.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C.工商业居主要地位 D.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3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期中)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由此可见,罗马法( )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开创了世界法制史的第一步
C.稳定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D.反映了罗马社会的全部现实
3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1204年,君士坦丁堡猝不及防地被东征的十字军攻陷了,这是君士坦丁堡成为帝国首都一千年以来的首次沦陷;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这里的两个“帝国”是指( )
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C.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3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他们将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这一现象出现起到的作用有( )
A.恢复了帝国往日辉煌 B.标志着罗马法学体系建立
C.阻碍了东西方的交流 D.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基础
3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期中)查士丁尼的法律编纂工作做得太晚,因此没能在蛮族的西方变得广为人知。但在11世纪末,这部法律重新被发现后,它对中世纪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表明该法律( )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近代西方民主制基础
3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期中)《查士丁尼法典》记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从侧面说明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
A.增强综合实力 B.推进法治建设
C.维护帝国统治 D.进行军事征服
综合考查
3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津贴制度,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的改革措施。这一改革发生在古代希腊的哪一城邦?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3)归纳以上两则材料涉及的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
3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
——摘编自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庄园农奴的境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性质。
材料二:一旦农奴们知道可以通过逃到发展中的城市或东部边疆开垦的土地上而获得自由,农奴制的束缚就再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封建领主们不得不修改他们的要求,否则就有失去劳动力的风险。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样一来,封建领主就变成了地主,农奴则变成了自由农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庄园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3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6岁以上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段是日本的面积计量单位),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
材料二:在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中,农奴身份的主要标志是承担雇工劳役。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于13世纪末逐渐流行起来,“黑死病”爆发后发展尤为迅速。劳役折算成一笔固定的货币后,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土地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有什么区别。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农奴的身份变化情况,并说明当时欧洲庄园货币地租盛行的原因。
4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期中)生活在封建时代欧洲的人们,生活的场景不尽相同。
【生活在庄园中的人们】
材料一: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上册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保障。学者们为了应对压迫、维护自身利益,纷纷成立学者社团,如博洛尼亚大学由学生行会组成,巴黎大学由教师行会组成。随着城市中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简单的读写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对教育的要求,他们渴望学习世俗文化,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市民阶层对教育的需求促使大学应运而生。
——摘编自曲纵翔、赵丽文《从对抗到共生;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变迁》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庄园法庭处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庄园法庭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4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城市引领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半岛绝大部分的土地山岭纵横,群山分隔成面积较小而分散的小平原,且土地极为贫瘠。……大海也一平如镜,且到处望得见海岸和岛屿,丝毫不令人害怕。分割零碎、自成一统的小平原为城邦国家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利于形成一个个天然政治单位的地理特征促使希腊城邦确立。……每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古希腊城邦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自治过程中,国王经常站在城市一边支持城市自治。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更广大的市场和更便利的经济活动空间,因而往往以金钱或军队支持国王强化王权的努力,城市的工商业活动,又有助于强化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因此,城市的兴起,有助于王权的强化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给西欧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的影响。
(3)谈谈你对城市的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4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封建庄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2和13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并简单概括西欧庄园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二:市民们通常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市政厅、法院以及市外属地;准许商人和工匠组织行会,用以防护和互助,但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正如当时的俗话所说的那样:“城市的空气使人感到自由。”在某些地区,一批批城市联合起来组成联盟,这些联盟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及经济统一体。1350年,不来梅、但泽等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迫使外国承认它们的商业特权,实际上垄断了北部欧洲的贸易。
——《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状况。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庄园、城市兴起之间的联系。
4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探究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分析】
材料一 “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材料二 死者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
材料三 拜占庭皇帝以编纂《罗马民法大全》而闻名于世,是罗马帝国立法创造性天才的结晶.同时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是世界上古代任何一部法典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摘编自《查士丁尼立法活动的经济原因探析》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位皇帝?他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是什么?
【总结认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类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它虽然承袭了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哪些古代文明。根据材料一说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的特点。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衰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4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前106年1月3日一前43年12月7日)
材料二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材料三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
(1)据材料一可知,西塞罗认为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什么
(2)在这一领域的主要成果。
(3)结合所学简述“第三次征服世界”的罗马法律的影响。
4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据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据朱寰《世界中古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拜占庭灭亡的原因。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
试卷第2页,共15页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期中真题汇编(安徽专用)
涉及考点
考点0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考点02 西欧庄园
考点0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考点04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考点05 综合考查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期中)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反映了( )
A.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西欧城市逐渐兴起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和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封建等级制度,无法体现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的兴起,基督教控制思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从此绝无二心!”这一感人场景发生在( )
A.城邦斯巴达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C
【详解】据题干“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和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 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C项正确;城邦斯巴达与材料场景无关,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与材料场景无关,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与材料场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严复在《原富》一书中把欧洲的“feudalism”一词翻译为译为“拂特之制”;“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据此你认为“feudalism”应该是指( )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日本中央集权制度 D.欧洲封建庄园制度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赐地的人成为封君,得到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以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土地封赐,B项正确;雅典民主制度与“顾分土因而分民”无关,排除A项;日本中央集权制度与“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无关,排除C项;欧洲庄园制实行农奴制,有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期中)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孟宰,“救世主”让人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可以升入“天堂”。据此可知,该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耶稣”“上帝”“天堂”等信息可知这都是基督教的内容,耶稣是基督教中的救世主,A项正确;佛教尊奉如来佛祖,排除B项;伊斯兰教尊奉安拉,排除C项;道教尊奉太上老君,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六安市·期中)2023年10月26日面对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哽咽着悲愤诘问“为什么有人能够感受到以色列人的伤痛,却几乎感受不到巴勒斯坦人的伤痛呢?这到底怎么了,是我们的信仰不对吗,是肤色不对吗,是国籍不对吗,还是我们的出身不对呢?”关于这一地区的历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从地理位置上看巴勒斯坦位于曾经的新月沃地,这里环境优越,产生了人类早期文明。
B.历史上这一地区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
C.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是犹太教诞生的社会根源。
D.7世纪穆罕默德统一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半岛,建立了统一的穆斯林政权。
【答案】C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是基督教诞生的社会根源,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ABD项内容都与巴勒斯坦的相关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西欧庄园
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期中)13世纪英国黑尔斯庄园的法庭档案里记录的一个案件:一个农民丢失了一头黑母牛,他在领主的牛棚里发现了自己走失的牛,但领主却拒绝归还,所以这个农民就向庄园法庭起诉,法庭判定领主要归还该农民。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仅仅维护庄园领主的利益 B.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是处以罚金
C.详细记录了审理的所有案件 D.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佃户的利益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这个农民就向庄园法庭起诉,法庭判定领主要归还该农民的牛”可知,这个案例说明了庄园领主在庄园内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农民可以依靠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D项正确;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排除A项;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是处以罚金,题干未涉及,排除B项;题干信息无法说法详细记录了审理的所有案件,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期中)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这说明欧洲庄园( )
A.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B.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形成
C.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和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由此可知,材料说明欧洲庄园体现出经济基本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正确;领主占有全部土地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形成,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排除B项;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在1275年8月10日约克福德庄园法庭记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奴爱丽丝·查普林因为在公开审判庭上窃窃私语而被罚款12第纳尔。从这一记载中可知,庄园法庭( )
A.维护全体村民利益 B.惩罚手段有罚金
C.不受庄园主的控制 D.消除了村民矛盾
【答案】B
【详解】依据“农奴爱丽丝·查普林因为在公开审判庭上窃窃私语而被罚款12第纳尔”可知,庄园法庭通过罚金的方式对人进行惩罚,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庄园法庭维护全体村民利益、不受庄园主的控制、消除了村民矛盾等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项。
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促进了成文法发展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表明庄园法庭对违法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法庭起到维护庄园秩序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庄园法庭的作用,排除A项;“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不代表危及领主人身安全,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审判不会扩大城市的自主权,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领主,从广义上,从有地骑士到国王都是领主,而庄头只是一个庄的土豪,因此,庄头不等同于领主,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1340年6月,英国沃尔瑟姆庄园法庭判决,非自由农路斯未经领主同意,将持有地租给自由人罗伯特,法庭命令路斯将这块土地和收益交给领主,并罚款12便士。这反映了( )
A.庄园土地由领主直接经营 B.庄园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C.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D.非自由农不受法律保护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非自由农路斯未经领主同意,将持有地租给自由人罗伯特,法庭命令路斯将这块土地和收益交给领主,并罚款12便士。”可知,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土地所有权,维护了领主的利益,C项正确;领主把庄园土地交给农民和农奴经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庄园法庭维护领主利益,排除B项;非自由农不受法律保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观察下图,在此处生活的佃户艾德华最不可能经历的是
A.每周为领主义务耕种3天 B.缴纳各种杂税,生活困苦
C.有权使用庄园周围的林地 D.主持庄园法庭来处理纠纷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D项错误,符合题意;庄园佃户取得份地同时要履行每周为领主义务耕种3天的义务,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佃户需要缴纳各种杂税,生活困苦,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佃户有权使用庄园周围的林地,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期中)谚语是历史的写照,对下列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解读
A 最美好的花朵 指的是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大学兴起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取得完全自治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反映了西周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D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最美好的花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A项正确;“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反映的是欧洲城市的复兴,而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取得完全自治,过于绝对,排除B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排除C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的特征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历史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图是老师课前给出的一组图片,安排学生归纳出学习的主题是( )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劳动中的农奴 中世纪大学课堂
A.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B.大学的发展演变
C.欧洲文明的一体化 D.欧洲的封建时代
【答案】D
【详解】材料所涉及的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的农奴制,以及中世纪在城市中出现的大学,因此反映的是西欧的封建时代,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欧,排除A项;大学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一体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
①封建庄园经济盛行 ②城市复兴 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诞生 ⑤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从9世纪开始,封建庄园经济在西欧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①正确;从10世纪开始,伴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商业贸易的发展,旧的城市开始复苏,②正确;12世纪,大学诞生,成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④正确;在中世纪的西方,教会封建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它具有超国家的地位,⑤正确,综上,①②④⑤正确,D项正确;西欧中世纪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教会的神权统治相结合,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期中)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的设置( )
A.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D.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可知,“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法学、医学”的课程设计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计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影响,D项正确;由“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可知,材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的设置没有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排除A项;“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课程设计不能说明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1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下图是12世纪-15世纪欧洲大学数量变化图,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庄园经济的初步兴起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古典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答案】C
【详解】据“12世纪-15世纪欧洲大学数量变化图”和所学可知,12世纪-15世纪欧洲经济发展,城市兴起并发展,导致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阶层的需要和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同时伴随着罗马、希腊文化的传播,欧洲大学数量不断增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C项正确;庄园经济是封建经济,它不能推动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出现是在14世纪,而材料说明的是12世纪,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大学数量,而阿拉伯文化属于亚洲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大学的兴起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体现在( )
A.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B.获得完全自主权利
C.以神学为教学内容 D.完全受到国王控制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A项正确;中世纪大学并没有获得完全自主权利,排除B项;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排除C项;中世纪大学并没有完全受到国王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期中)公元1210年,巴黎教会宗教会议决定不准大学师生公开或私下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和阿维罗约斯的《评注》,违者革除教籍。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以文化昌盛而著称 B.受基督教会的控制
C.有一定的自治地位 D.坚持吸收古典文化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巴黎教会宗教会议决定不准大学师生公开或私下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和阿维罗约斯的《评注》,违者革除教籍”可知,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受到教会的限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大学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无法体现文化昌盛,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大学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无法体现大学的自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大学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无法体现大学吸收古典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黄山市·期中)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中古西欧是“黑暗的中世纪”。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古西欧为欧洲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下列能佐证后者观点的是( )
A.政治混乱使得封建势力弱小 B.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
C.工商业城市拥有完全自治权 D.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古西欧为欧洲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可知,该学者强调中古时期的欧洲为其近代化奠定基础。结合所学可知,中古时期欧洲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为欧洲思想近代化奠定基础,D项正确;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势力强大,排除A项;中古时期的欧洲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封建经济而非商品经济,排除B项;工商业城市拥有完全自治权,“完全自治权”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人文主义发展
C.自治城市的发展 D.庄园经济兴起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兴起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和城市的出现紧密相关,“大学”的本义是团体或行会,兴起于中世纪的城市之中,城市取得自治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14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大学的兴起无关,排除A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中叶,排除B项;庄园经济兴起于9世纪,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与12世纪兴起于城市的大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期中)史学家诺尔曼曾提出“新植城市”的概念,他认为这类城市“离开市场是不可能兴旺的,附近农民可带着剩余农产品到市场上出售,并从这里获得自己不能制造的物品”。这一概念强调了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 B.农业的进步 C.军事的需要 D.政策的推动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离开市场是不可能兴旺的,附近农民可带着剩余农产品到市场上出售,并从这里获得自己不能制造的物品”可知,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多,市场兴旺,出现了城市的兴起,A项正确;材料强调城市的商业功能,并未提到农业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中的城市侧重于经济功能,不属于军事需要,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到政策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2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司法审判中由原来的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转变为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且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了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无法体现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
2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西欧城市的一句谚语。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较快
B.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C.城市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受国王的制约
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一般由封建领主管理,不是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斗争,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到了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太和县·期中)“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据此可知,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B.庄园经济走向衰落
C.市民自治意识增强 D.早期资产阶级形成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和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庄园的瓦解,庄园经济的衰落不是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市民自治意识增强、早期资产阶级形成是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
2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这一现象( )
A.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利于早期资产阶级产生
C.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D.推动西欧庄园农场兴起
【答案】C
【详解】根据“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可得出更多的自由民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C项正确;进入城市并不一定从事商业,排除A项;材料中的这些人并不是早期资产阶级,与其产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城市中并没有庄园农场,排除D项。故选C项。
2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南市·期中)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是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D.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城市,西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证”,D项正确;中世纪西欧还是封建社会,资产阶级不可能完全掌握城市权利,排除A项;“特许状”的颁布与封建割据势力无关,排除B项;城市是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1127年,英国国王给克劳彻斯特的特许状中规定:除涉及市外地产持有权的诉讼之外,所有的诉讼都在该城之内进行,任何官吏都不得干涉属于该城的诉讼。这说明西欧城市( )
A.已摆脱君主控制 B.市民阶层等级性
C.确立了民主政体 D.拥有一定自治权
【答案】D
【详解】据材料可知,1127年,英国国王给克劳彻斯特的特许状中规定:除涉及市外地产持有权的诉讼之外,所有的诉讼都在该城之内进行,任何官吏都不得干涉属于该城的诉讼。这说明西欧城市拥有一定自治权,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1127年在国王的特许状中规定“除涉及市外地产持有权的诉讼之外,所有的诉讼都在该城之内进行,任何官吏都不得干涉属于该城的诉讼”,因此城市未摆脱君主控制,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城市的诉讼权,未涉及“市民阶层等级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城市的诉讼权,未涉及“民主政体的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2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期中)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主政治的健全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3世纪晚期意大利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这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壮大,A项正确;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削弱与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无关,排除BC项;民主政治的健全与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市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自己决定自己及儿女的婚姻,自由地取得、占有、让渡、交换、出卖、馈赠和继承土地与其他财产,而无须得到领主同意。材料表明这些城市( )
A.依旧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B.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C.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享有一定的自由与自治权利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市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无须得到领主同意”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些城市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利,成为自由城市,城市中的市民也拥有了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权利,D项正确;从“市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财产”可知,城市并没有实行奴隶制,排除A项;城市并不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排除B项;虽然自治城市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但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3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公元1000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欧的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用以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规定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这说明,当时西欧( )
A.各国王权遭到削弱 B.教会占有重要地位
C.城市自治蓬勃发展 D.市民阶层开始兴起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西欧的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用以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自治的发展,C项正确;城市自治的发展,是有利于王权的强化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城市自治,未涉及教会的状况,排除B项;城市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市民阶层的壮大,“开始”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3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下图为中古后期西欧城市布鲁日(在今比利时)的职业比例扇形图。据此可知,当地( )
A.封建制度已经瓦解 B.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C.工商业居主要地位 D.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古后期西欧城市布鲁日(在今比利时)的职业比例扇形图”可知,在城市布鲁日(在今比利时)中,占有绝大多数比例的职业是毛纺织业、金属加工及其他手工业、商人、中介业等,说明在此城市中,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所占比重最大,C项正确;封建制度已经瓦解,“已经”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比重,无法与数量进行对比,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文主义思潮盛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3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期中)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由此可见,罗马法( )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开创了世界法制史的第一步
C.稳定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D.反映了罗马社会的全部现实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罗马法对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不能说罗马法就开创了世界法制史的第一步,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的社会秩序”,排除C项;D选项“全部现实”的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3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1204年,君士坦丁堡猝不及防地被东征的十字军攻陷了,这是君士坦丁堡成为帝国首都一千年以来的首次沦陷;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这里的两个“帝国”是指( )
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C.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庭,故又称“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帝国不断被侵略,1204年,十字军东征,占领君士坦丁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因此第一个帝国指的是拜占庭帝国,第二个帝国指的是奥斯曼帝国,D项正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庭,故又称“拜占庭帝国”,故第一个帝国是拜占庭帝国,并非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波斯帝国,据此排除A、B、C项。故选D项。
3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他们将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这一现象出现起到的作用有( )
A.恢复了帝国往日辉煌 B.标志着罗马法学体系建立
C.阻碍了东西方的交流 D.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基础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他们将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和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知识分子将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这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知识分子将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这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了基础,恢复了帝国往日辉煌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罗马法学体系建立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阻碍了东西方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3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期中)查士丁尼的法律编纂工作做得太晚,因此没能在蛮族的西方变得广为人知。但在11世纪末,这部法律重新被发现后,它对中世纪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表明该法律( )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近代西方民主制基础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但在11世纪末,这部法律重新被发现后,它对中世纪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表明该法律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而不是形式,排除A项;罗马法反映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排除C项;希腊民主政治奠定近代西方民主制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3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期中)《查士丁尼法典》记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从侧面说明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
A.增强综合实力 B.推进法治建设
C.维护帝国统治 D.进行军事征服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维护的是帝国的统治。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增强综合实力,排除A项;材料中法律巩固的是帝国的统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军事征服,排除D项。故选C项。
综合考查
37.(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津贴制度,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的改革措施。这一改革发生在古代希腊的哪一城邦?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3)归纳以上两则材料涉及的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
【答案】
(1)赋予公民大会实权,实行津贴制度或实行薪给制,建立许多民众法庭;(写出两点即可)雅典。
(2)改革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改革后,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3)改革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详解】
(1)措施:由材料“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津贴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可知,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措施:赋予公民大会实权,实行津贴制度或实行薪给制,建立许多民众法庭等;
城邦: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是雅典的领导人,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 变化:由材料“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前,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改革后,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特点:由材料“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契约意义。
(3) 作用:通过探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高峰,西欧封君封臣改革使西欧确立封建制度,可以得出改革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认识。
38.(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淮北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
——摘编自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庄园农奴的境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性质。
材料二:一旦农奴们知道可以通过逃到发展中的城市或东部边疆开垦的土地上而获得自由,农奴制的束缚就再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封建领主们不得不修改他们的要求,否则就有失去劳动力的风险。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样一来,封建领主就变成了地主,农奴则变成了自由农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庄园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农奴境况:没有人身自由;深受领主压迫;与奴隶相比处境要相对好些;庄园性质: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发生的变化:农奴的束缚在减弱;货币地租逐渐流行;地主和自由农民出现等;历史发展趋势:农奴制逐渐衰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开始逐渐向近代社会过渡等。
【详解】
(1)近况: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的描述可知,庄园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深受领主压迫;与奴隶相比处境要相对好些。
性质: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这说明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支付地租,这样一来,封建领主就变成了地主,农奴则变成了自由农民”可知农奴的束缚在减弱;货币地租逐渐流行;地主和自由农民出现等。
发展趋势: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描述反映的是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这一变化反映出农奴制逐渐衰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开始逐渐向近代社会过渡等。
39.(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6岁以上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段是日本的面积计量单位),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
材料二:在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中,农奴身份的主要标志是承担雇工劳役。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于13世纪末逐渐流行起来,“黑死病”爆发后发展尤为迅速。劳役折算成一笔固定的货币后,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土地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有什么区别。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农奴的身份变化情况,并说明当时欧洲庄园货币地租盛行的原因。
【答案】
(1)国家班田(国家授田);义务:交纳谷物、交税;服劳役或徭役、兵役。
(2)由农奴变为有一定自由的承租人(农民);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领主消费方式的改变;疫病的影响;城市的兴起。
【详解】
(1)方式:根据所学知识,由“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6岁以上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段是日本的面积计量单位),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可知,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是国家班田(国家授田)。
义务:根据所学知识,由“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可知,需要承担的义务是交纳谷物、交税;服劳役或徭役、兵役。
(2)变化、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由“在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中,农奴身份的主要标志是承担雇工劳役。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于13世纪末逐渐流行起来,“黑死病”爆发后发展尤为迅速。劳役折算成一笔固定的货币后,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土地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有什么区别”可知,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农奴的身份变化由农奴变为有一定自由的承租人(农民);当时欧洲庄园货币地租盛行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领主消费方式的改变;疫病的影响;城市的兴起。
40.(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芜湖市·期中)生活在封建时代欧洲的人们,生活的场景不尽相同。
【生活在庄园中的人们】
材料一: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上册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保障。学者们为了应对压迫、维护自身利益,纷纷成立学者社团,如博洛尼亚大学由学生行会组成,巴黎大学由教师行会组成。随着城市中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简单的读写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对教育的要求,他们渴望学习世俗文化,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市民阶层对教育的需求促使大学应运而生。
——摘编自曲纵翔、赵丽文《从对抗到共生;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变迁》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庄园法庭处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庄园法庭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答案】
(1)基本手段:处以罚金。
认识: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2)地位:经济中心。
历史意义: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3)原因: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保障;学者社团成立;市民阶层对教育的需求。
特点: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详解】
(1)基本手段:根据材料一“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可知,庄园法庭处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为处以罚金。
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所以,对庄园法庭的认识为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2)地位:根据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为经济中心。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可知,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为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3)原因:根据材料三“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保障”“学者们为了应对压迫、维护自身利益,纷纷成立学者社团”“市民阶层对教育的需求促使大学应运而生”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原因为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物质保障;学者社团成立;市民阶层对教育的需求。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1.(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城市引领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半岛绝大部分的土地山岭纵横,群山分隔成面积较小而分散的小平原,且土地极为贫瘠。……大海也一平如镜,且到处望得见海岸和岛屿,丝毫不令人害怕。分割零碎、自成一统的小平原为城邦国家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利于形成一个个天然政治单位的地理特征促使希腊城邦确立。……每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古希腊城邦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自治过程中,国王经常站在城市一边支持城市自治。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更广大的市场和更便利的经济活动空间,因而往往以金钱或军队支持国王强化王权的努力,城市的工商业活动,又有助于强化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因此,城市的兴起,有助于王权的强化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给西欧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的影响。
(3)谈谈你对城市的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答案】
(1)因素:多山、平原分散而零碎、三面临海的地理环境、海洋文明;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2)政治:奠定了近代民主、法治的基础;有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经济: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3)认识:城市的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详解】
(1)重要因素:根据“希腊半岛绝大部分的土地山岭纵横,群山分隔成面积较小而分散的小平原,且土地极为贫瘠”可得出多山、平原分散而零碎、三面临海的地理环境、海洋文明;主要特征:根据“每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得出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特征。
(2)影响:由材料“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更广大的市场和更便利的经济活动空间,因而往往以金钱或军队支持国王强化王权的努力,城市的工商业活动,又有助于强化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可知,城市自治运动给西欧社会带来的经济影响是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政治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城市自治中孕育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奠定了近代民主、法治的基础。由材料“因此,城市的兴起,有助于王权的强化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可知,城市自治运动有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
(3)认识:通过以上探究可知,城市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42.(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封建庄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2和13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并简单概括西欧庄园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二:市民们通常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市政厅、法院以及市外属地;准许商人和工匠组织行会,用以防护和互助,但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正如当时的俗话所说的那样:“城市的空气使人感到自由。”在某些地区,一批批城市联合起来组成联盟,这些联盟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及经济统一体。1350年,不来梅、但泽等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迫使外国承认它们的商业特权,实际上垄断了北部欧洲的贸易。
——《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状况。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庄园、城市兴起之间的联系。
【答案】
(1)自给自足; 9到13世纪是西欧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2)中世纪欧洲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市民享有一定的自由;一批批城市组成联盟,城市的政治经济实力增强等。
(3)西欧庄园的发展促进了一部分人脱离庄园从事手工业,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详解】
(1)根据材料-“中世纪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根据材料“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2和13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西欧庄园经济发展历程是9到13世纪是西欧庄园的兴盛时期,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2)依据题干信息“准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市政厅、法院以及市外属地;准许商人和工斤组织行会,用以防护和互助城市的空气使人感到自由””这些联盟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及经济统一体“,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市民享有一定的自由;一批批城市组成联盟,城市的政治经济实力增强。
(3)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庄园的发展促进了一部分人脱离庄园从事手工业,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43.(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池州市·期中)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探究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分析】
材料一 “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材料二 死者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
材料三 拜占庭皇帝以编纂《罗马民法大全》而闻名于世,是罗马帝国立法创造性天才的结晶.同时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是世界上古代任何一部法典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摘编自《查士丁尼立法活动的经济原因探析》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位皇帝?他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什么?《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是什么?
【总结认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类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
(1)法典:《汉谟拉比法典》。阶级:奴隶主阶级。
(2)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人物:查士丁尼。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趋势:从人治到法治,依法治国。
【详解】
(1)法典:根据“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得出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阶级:结合所学可得出其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意义:根据“死者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可得出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人物:根据“ 拜占庭皇帝以编纂《罗马民法大全》而闻名于世”可得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目的:根据“是罗马帝国立法创造性天才的结晶.同时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是世界上古代任何一部法典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可得出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影响:根据“同时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是世界上古代任何一部法典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得出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趋势:结合材料和信息和所学可得出趋势是从人治到法治,依法治国。
44.(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它虽然承袭了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哪些古代文明。根据材料一说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的特点。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衰败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答案】
(1)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特点:承袭希腊的传统,并与东方文化交融;是一种多民族的文化;文化中心发生了转移。
(2)原因: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
(3)认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通性;文明应该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详解】
(1)文明:结合所学可知,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因此沟通了在这些大州上的文明,如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特点:根据材料“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它虽然承袭了希腊的传统”得出承袭希腊的传统,并与东方文化交融;根据材料“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得出是一种多民族的文化;根据材料“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得出文化中心发生了转移。
(2)原因:根据材料“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得出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
(3)认识:结合所学可从世界文化多样性、文明的发展、开放的重要性等角度分析,如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通性;文明应该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45.(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合肥市·期中)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
——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前106年1月3日一前43年12月7日)
材料二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材料三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
(1)据材料一可知,西塞罗认为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什么
(2)在这一领域的主要成果。
(3)结合所学简述“第三次征服世界”的罗马法律的影响。
【答案】
(1)方法:法律。
法典:《十二铜表法》
(2)成果: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影响:《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详解】
(1)方法:根据材料一“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可知,西塞罗认为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法律。
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成果: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影响:根据材料三“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征服世界”的罗马法律是《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6.(2023九年级上·安徽省蚌埠市·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据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据朱寰《世界中古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拜占庭灭亡的原因。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
【答案】
(1)图一属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图二属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地理环境的不同。
(2)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介。
(3)原因: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不思创新等;启示: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今天的中国必须改革创新等。
【详解】
(1)据材料“河南出土的战国铁犁和汉代经济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根据材料“古代雅典的舰船和古希腊城邦分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的不同。
(2)影响:根据材料“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作用:结合阿拉伯人传播文明的史实可知,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中介。
(3)原因:根据材料三“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归纳出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根据“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可归纳出封闭保守、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不思创新等。启示:综合以上材料,得到的启示是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今天的中国必须改革创新等。
试卷第2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