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9 17: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创造革命根据地、 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选择。
家国情怀:感受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革命信念坚定不移的井冈山精神;学会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导入新课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中国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如何形成了燎原之势?
神州大地风雨腥,南昌起义破长空。
恩来贺龙举红旗,陈毅朱德来转移。
湘赣边来了毛泽东,秋收时节起义兴。
中国革命何处去?开辟农村根据地。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
①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选择?
②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指导方针:
材料1:只有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
材料2: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以俄为师——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城市暴动
包围农村
统一全国
3.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经过
结果
意义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等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
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人民军队的诞生地)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朱德使用的驳壳枪
贺龙使用的怀表
南昌起义军的军帽、军服和红领带
1.八七会议: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内容:
材料3:会议坚决地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退让错误,撤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材料4:共产党应当转变过去的方向,坚决的发展与提高农民革命……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
材料5: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① 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②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意义:
八七会议给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的共产党员指明了奋斗方向。
2. 秋收起义:
领导人:
时间:
地点:
旗帜:
1927年9月
湖南(湘赣边界)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结果:
起初顺利—攻占一些县城—
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失败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比一比: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何相似之处?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8.1
南昌
周恩来等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1927.9
湘赣边界
毛泽东
进攻城市受挫,进军农村。
相同的目标:
城市
相同的结果:
受挫
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大
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
启示:照搬别人的道路注定失败,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决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 进军井冈山:
文家市决策
观点一:起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进军就是向敌人投降,而且俄国十月革命正是攻打城市取得胜利的,应向俄国学习。
观点二: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应以农村作为落脚点。
1927年9月19日,起义军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举行会议,讨论进军方向问题。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毛泽东,1927年9月20日文家市里仁学校讲话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进军途中,毛泽东在江西永新的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三湾改编的内容:
①整编军队(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②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
③实行民主管理,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
三湾改编中,确定党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加强了政治工作。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沿袭下来的制度是每团只有一个党支部,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直接管连队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只做宣传教育工作,因而政治工作没有群众基础。当时士兵里党员很少。党支部建在连上以后,排和班建立党小组,营、团建立党委,把团、连政治指导员的制度改为团、营、连党代表制。同时,特别注意了在班长、战士中发展党员,这样党和士兵群众的联系便更加紧密了,大大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 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材料6: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该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
材料7: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8: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为何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 敌人力量薄弱
(2)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3) 物产丰富,提供补给
①从城市→农村,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5.井冈山会师
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
毛泽东率领的
工农革命军
湘南的工农武装
1928年4月
会师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改 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说:“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革命第四军 ‘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领导:
意义:
朱德(军长)毛泽东(党代表)
壮大了武装力量,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井冈山精神
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
金丝被儿盖身上,
不怕北风和大雪,
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从这首歌谣中,体现了红军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坚定不移地革命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党和红军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时遇到哪些困难?怎样来解决困难,发展壮大?
根据地人民对党和红军产生恐惧和误会
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的围剿
粮食、衣服缺少等生活问题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根据地建设
(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
材料9: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选集》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农村
根据地
武装斗争
游击战争
打土豪
分田地
战略阵地
中心内容
主要形式
历史名词解释:“工农武装割据”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名称 领导人
中央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朱德等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贺龙、周逸群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许继慎、曹大骏、徐向前等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方志敏等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李明瑞、邓小平、张云逸等
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2.古田会议:
材料10:红四军党内……只注重数量上的增加,忽视了对其思想教育和组织改造的工作。这样,红四军表面上扩大了,质量上却提高不大。在红四军出击东江第二次攻击梅县失败后,“逃跑、落荒者”甚多。
——李亚超《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再考察》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
共产党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1929年12月
福建古田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思想建党:不仅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信念)
(2)政治建军: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忠诚)
时间:
地点:
原则:
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解决了建党建军的根本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样一系列根本制度和原则,它的发端是南昌起义,奠基是三湾改编,定型就是古田会议,这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中共党史专家 江英
古田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何能够存在?”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标志着他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已基本形成。
古田会议被誉为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所在地
3.建立中华苏维埃:
时间:
会议:
政府:
定都:
主席:
1931年冬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瑞金
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
(中国·江西·瑞金)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后成为苏联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称为“苏维埃”。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形成
课堂小结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探索
形成
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井冈山会师: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创建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