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 专题三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内能 专题三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30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1.图1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 ;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
(3)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 (选填“甲”“乙”或“丙”)。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温较快的是a,吸热能力较强的是a
B.实验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
C.分析图乙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D.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
(1)实验中应量取 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通电后液体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
(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同时加热6 min,a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液体a和b,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多;
(3)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
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 240mL 的水,为了使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 mL的煤油;(ρ水=
(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 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 (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电加热器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中不考虑热量损失。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min
水 300 20 40 21
食用油 300 21 41 10
(1)本实验中,对电加热器的要求是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用 (选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本实验中,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 ,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热的热量多;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升高的温度更高, 的吸热能力更强。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通过实验数据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
(4)另一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他们是通过 来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数据求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之比为 。
物质 质量/g 初温/℃ 加热时间/ min 末温/℃
水 200 20 6 45
食用油 200 20 6 75
6.如图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如表。
物质 初温/℃ 加热时间/ min 末温/℃
水 20 4 30
煤油 20 4 40
(1)实验中利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
(2)本实验是通过 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分析数据可知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3)若实验中水的质量是200g,加热4m in,水吸收的热量为 J;
(4)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 的性质。
1.(1)吸收的热量相同 (2)电加热器 (3)乙
2. A
3.(1)质量 热传递 (2)等于 a
4.(1)300 (2)① (3)大于
5.(1)相同 加热时间的长短 (2)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3)食用油 水2×10 J/( kg·℃)(4)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 11:5
6.(1)质量 (2)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 水 (3)8.4×10 (4)比热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