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第七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28题,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和“柔”的最后两笔笔画是不一样的。
B.“父”字的撇捺要写得舒展。
C.“寸”的第二笔是点。
D.“翅”的第四笔是撇,书写要长,能托住“羽”。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妙的声音 温柔的细语 B.高远的天空 深深地呼吸
C.快活的时刻 跑得飞速 D.无尽的乐趣 轻轻地摆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舒唱 潮湿 露水 B.斗动 猎人 呼吸
C.告诉 演凑 激动 D.长短 柔软 鼻子
4.用课文中积累的词语填写小诗( )。
春风拨起一串号码,我给春天打个电话,听,电话已经接通,里面传来一阵美妙的彩铃……“( )”是春雨在歌唱,“( )”是春水在弹琴,“( )”是小鸡在欢叫。
A.唧哩唧哩 B.滴滴答答 C.叽叽喳喳 D.叮叮咚咚
5.下列哪句话中加点的“击”与“敲击”的“击"意思相同 ( )。
A.我军的突然袭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B.老师告诉我们,哨声吹响,就开始击鼓。
C.目击者说,电线杆歪倒时,旁边恰好没有人。
D.海浪冲击着岩壁,激起朵朵浪花。
6.下列加点的多音字,哪一项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 ( )。
A.呢喃 B.哪儿呢 C.早着呢 D.还没来呢
7.下列哪一个句子中对“荣”的意思理解错误 ( )。
A.祖国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兴旺发达)
B.王叔叔是一位光荣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受人尊敬)
C.这次年级拔河比赛,三年级(9)班荣获冠军。(兴盛)
D.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草木茂盛)
8.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B.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C.风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D.成熟的麦田在风的吹拂下好像翻滚的金色波浪。
9.“绡”的意思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近 ( )。
A.肖 B.绸 C.销 D.魈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将风、水、植物比作音乐家,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
B.《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并没有写父亲怎样喜欢鸟,而是通过父子俩的对话突出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C.“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慕了竹叶的声音。
D.“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读不完的大书》一文中的“书”指的是花草树木。( )
12.《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是按照“总--分”的写作结构叙述的。( )
13.“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这是一个拟人句。( )
14.《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因为他曾经是个猎人。( )
15.《大自然的声音》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自然界声音的丰富美妙。( )
三、填空题。(本大题第16~21小题,共31分)
16.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美:①好,善;②得意,高兴;③赞美,称赞,以为好。
(1)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2)黄山的风景真美啊!( )
(3)人家夸他几句,他就美得不得了。( )
17.请将下面的声音对号人座。(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4分)
①充满力量的声音 ②热闹的音乐会
③轻快的山中小曲 ④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1)夏夜,各种虫子在草从中鸣叫的声音。( )
(2)清晨,山林中各种鸟儿啁啾(zhōu jiū)鸣叫的声音。( )
(3)山谷中,瀑布冲下山崖的声音。( )
(4)清晨,公园里微风的声音。( )
1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4分)
①雾蒙蒙 ②热腾腾
(1)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 )的。
(2)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 )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①突然 ②忽然
(3)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 )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4)刚才还晴朗的天空,( )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19.用“ ”选择合适的词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小鸟张开喙,(舒服 舒畅 舒心)地呼吸着。
(2)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艳 鲜活 鲜美)。
(3)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挺立 兀立 耸立)的父亲。
20.根据课文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采莲曲》是 代诗人 写的,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觉得这些采莲女子就像荷花精灵一样,已经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
(2)听,课文中有奇妙的声音。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 ,小雨滴 ,一场
便开始了。
(3)看,生活中有无尽的乐趣。“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了“书”中“好玩的东西”。只有 ,才能读到“大书”中无穷的奥秘。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照样子,连用多个修饰词写句子)
(2)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湃。(仿写句子)
田野青青,通向竹林; ,连接山路;
,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2~29小题,共24分)
(一)古诗阅读,完成第22~24小题。(本题共12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①霜满天②,江枫渔火对愁眠③。
姑苏④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乌啼:乌鸦的啼叫。②霜满天:寒气满天。③对愁眠:对着……景色,带着忧愁入眠。④姑苏:苏州市的别称。
22.(5分)诗中有景:结合注释,我会解释第一句诗的意思:
,我能从“ ”“ ”等词中看出这首诗写的是 季的景象。
23.(3分)诗中有情:我抓住“ ”这个字体会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4.(4分)诗中有声:在第二句诗中,我听到了 的声音。我还能写出描写声音的古诗:“ ,
。”,它描写的是 的声音。
(二)阅读材料,完成第25~27小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围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民警查户口时,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住户的信息;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获知你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美观又方便,无须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相关信息就进入了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游客参观展品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一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就能听到人工语音介绍。二维码在疫情防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场所码作为重点场所的专有二维码,扫描时可以实现人员进入信息自动登记,辅助开展流调工作……
材料二 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优势:
类型 一维码 二维码
数据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 1 20-100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如果局部有损坏,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25.(4分)关于二维码,下列叙述正确吗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要想显示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需要用特定的软件来扫描这些图像。( )
(2)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
(3)人们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了二维码,二维码已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
(4)二维码是用普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
26.(3分)小宋要介绍二维码在生活中应用,下列材料不可选用的一项是( )。
A.二维码能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B.扫一扫公交站相关的二维码,可获知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
C.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我们可以通过扫指定二维码听关于兵马俑的讲解。
D.一次见面,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个人信息就可进入手机中。
27.(5分)二维码相对一维码有什么优势 请分条目说明。
五、习作。(本大题第28小题,共20分)
28.题目:罗丹曾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留心生活,用心感受,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美。请动笔记录你印象中最美的一次发现,与他人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要求:用上你平时积累的生动语句,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第七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28题,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英”和“柔”的最后两笔笔画是不一样的。
B.“父”字的撇捺要写得舒展。
C.“寸”的第二笔是点。
D.“翅”的第四笔是撇,书写要长,能托住“羽”。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美妙的声音 温柔的细语 B.高远的天空 深深地呼吸
C.快活的时刻 跑得飞速 D.无尽的乐趣 轻轻地摆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舒唱 潮湿 露水 B.斗动 猎人 呼吸
C.告诉 演凑 激动 D.长短 柔软 鼻子
4.用课文中积累的词语填写小诗( )。
春风拨起一串号码,我给春天打个电话,听,电话已经接通,里面传来一阵美妙的彩铃……“( B )”是春雨在歌唱,“( D )”是春水在弹琴,“( C )”是小鸡在欢叫。
A.唧哩唧哩 B.滴滴答答 C.叽叽喳喳 D.叮叮咚咚
5.下列哪句话中加点的“击”与“敲击”的“击"意思相同 ( B )。
A.我军的突然袭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B.老师告诉我们,哨声吹响,就开始击鼓。
C.目击者说,电线杆歪倒时,旁边恰好没有人。
D.海浪冲击着岩壁,激起朵朵浪花。
6.下列加点的多音字,哪一项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 ( A )。
A.呢喃 B.哪儿呢 C.早着呢 D.还没来呢
7.下列哪一个句子中对“荣”的意思理解错误 ( C )。
A.祖国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兴旺发达)
B.王叔叔是一位光荣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受人尊敬)
C.这次年级拔河比赛,三年级(9)班荣获冠军。(兴盛)
D.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草木茂盛)
8.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B.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C.风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D.成熟的麦田在风的吹拂下好像翻滚的金色波浪。
9.“绡”的意思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近 ( B )。
A.肖 B.绸 C.销 D.魈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将风、水、植物比作音乐家,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
B.《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并没有写父亲怎样喜欢鸟,而是通过父子俩的对话突出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C.“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慕了竹叶的声音。
D.“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读不完的大书》一文中的“书”指的是花草树木。( × )
12.《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是按照“总--分”的写作结构叙述的。( √ )
13.“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这是一个拟人句。( √ )
14.《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因为他曾经是个猎人。( × )
15.《大自然的声音》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自然界声音的丰富美妙。( √ )
三、填空题。(本大题第16~21小题,共31分)
16.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美:①好,善;②得意,高兴;③赞美,称赞,以为好。
(1)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① )
(2)黄山的风景真美啊!( ③ )
(3)人家夸他几句,他就美得不得了。( ② )
17.请将下面的声音对号人座。(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①充满力量的声音 ②热闹的音乐会
③轻快的山中小曲 ④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1)夏夜,各种虫子在草从中鸣叫的声音。( ② )
(2)清晨,山林中各种鸟儿啁啾(zhōu jiū)鸣叫的声音。( ③ )
(3)山谷中,瀑布冲下山崖的声音。( ① )
(4)清晨,公园里微风的声音。( ④ )
1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4分)
①雾蒙蒙 ②热腾腾
(1)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 ② )的。
(2)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 ① )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①突然 ②忽然
(3)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 ② )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
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4)刚才还晴朗的天空,( ① )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19.用“ ”选择合适的词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小鸟张开喙,(舒服 舒畅 舒心)地呼吸着。
(2)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艳 鲜活 鲜美)。
(3)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挺立 兀立 耸立)的父亲。
20.根据课文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采莲曲》是 唐 代诗人 王昌龄 写的,其中“ 荷叶罗裙一色裁_,_芙蓉向脸两边开__”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觉得这些采莲女子就像荷花精灵一样,已经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
(2)听,课文中有奇妙的声音。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 打击乐器 ,小雨滴 敲敲打打 ,一场 热闹的音乐会 便开始了。
(3)看,生活中有无尽的乐趣。“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_大自然_,作者从__动物__和__植物_两个方面写了“书”中“好玩的东西”。只有 仔细的观察 ,才能读到“大书”中无穷的奥秘。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照样子,连用多个修饰词写句子)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甜甜的花香。
(2)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湃。(仿写句子)
田野青青,通向竹林; 竹林幽幽 ,连接山路;
山路弯弯 , 绵延万里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2~29小题,共24分)
(一)古诗阅读,完成第22~24小题。(本题共12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①霜满天②,江枫渔火对愁眠③。
姑苏④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乌啼:乌鸦的啼叫。②霜满天:寒气满天。③对愁眠:对着……景色,带着忧愁入眠。④姑苏:苏州市的别称。
22.(5分)诗中有景:结合注释,我会解释第一句诗的意思:
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我能从“ 霜满天 ”“ 江枫 ”等词中看出这首诗写的是 秋 季的景象。
23.(3分)诗中有情:我抓住“ 愁 ”这个字体会到了诗人 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的思想感情。
24.(4分)诗中有声:在第二句诗中,我听到了 寒山寺钟声 的声音。我还能写出描写声音的古诗:“ 江上调玉琴 , 一弦一清心 。”,它描写的是 玉琴 的声音。
(二)阅读材料,完成第25~27小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围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民警查户口时,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住户的信息;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获知你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美观又方便,无须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相关信息就进入了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游客参观展品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一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就能听到人工语音介绍。二维码在疫情防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场所码作为重点场所的专有二维码,扫描时可以实现人员进入信息自动登记,辅助开展流调工作……
材料二 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优势:
类型 一维码 二维码
数据容量 大约20字符 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 1 20-100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如果局部有损坏,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25.(4分)关于二维码,下列叙述正确吗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要想显示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需要用特定的软件来扫描这些图像。( √ )
(2)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 )
(3)人们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发展了二维码,二维码已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 )
(4)二维码是用普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D )
26.(3分)小宋要介绍二维码在生活中应用,下列材料不可选用的一项是( A )。
A.二维码能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
B.扫一扫公交站相关的二维码,可获知要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
C.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我们可以通过扫指定二维码听关于兵马俑的讲解。
D.一次见面,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个人信息就可进入手机中。
27.(5分)二维码相对一维码有什么优势 请分条目说明。
①二维码的数据容量大,数据密度高;②二维码的辨认度要高,当局不损坏时,一维码不能用,二维码仍可正确识读。
五、习作。(本大题第28小题,共20分)
28.题目:罗丹曾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留心生活,用心感受,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美。请动笔记录你印象中最美的一次发现,与他人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要求:用上你平时积累的生动语句,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