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随堂小练(含解析)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9.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随堂小练(含解析)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21:1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9.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
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减 D.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单向的,逐级递减 B.多向的,逐级递增
C.循环的,逐级递减 D.单向的,逐级递增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B.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4.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5.如果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h表示无机环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 )
A.A B.B C.C D.D
6.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
B.丙指绿色植物
C.碳都是通过①②③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的
D.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沿“丙→乙→甲”流动
7.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全部太阳能
B.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C.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D.系统中所有生物贮存的能量
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乙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乙
9.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
C.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多
D.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0.图一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填序号)。
(3)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填序号)过程开始,请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因此,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
2.答案:A
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反复运动;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地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4.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乙、甲。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乙→甲。
故选C。
5.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物质循环由a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遗物会被c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返回h环境,再被生产者吸收利用。即ab、a→c、b→c,c→h、h→a。故选:C。
6.答案:B
解析:A、据分析可知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A错误; B、丙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也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图中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①表示分解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是通过①②③过程以及燃料的燃烧等进入无机环境中的,C错误; D、丙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通过乙取食进入乙体内,两者的代谢废弃物和遗骸通过甲的呼吸作用分解。可见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D错误。
7.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所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此,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故选B。
8.答案:A
解析:乙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双箭头,可以判断出乙是生产者。
9.答案:C
解析: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A正确;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B正确;
C、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获取的能量越少,C错误;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D正确。
故选:C。
10.答案:(1)5;沙鼠或蝗虫
(2)二氧化碳;1、3、4、5
(3)2;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
解析:(1)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青草→沙鼠→荒漠雕鹗,青草→沙鼠→蛇→荒漠雕鹗,青草→蝗虫→蛙→蛇→荒漠雕鹗,青草→蝗虫→沙云雀→荒漠雕鹗,青草→蝗虫→蜥蜴→荒漠雕鹗;图二中乙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种类越少,体内有机物含量越少,图二中的食物链是乙→c→a→b,c为食物链中的沙鼠或蝗虫。
(2)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后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参形式是二氧化碳;生物呼吸作用和燃料燃烧后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1、3、4、5。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过程2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