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9 20:5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记事文的基本要素、要求和结构,准确把握其特点。
熟练掌握选择有意义事件进行写作的方法,提高选材的精准度。
学会运用丰富多样的细节描写,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生动地展现事情的经过、人物的表现和自己的感受,显著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有效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流畅、准确的语言文字叙述事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个人思考、小组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在事件框架构建和细节描写练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组织文章内容,细腻地刻画细节。
借助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表达的快乐,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使学生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深度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手段,将抽象的情感和模糊的场景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描述,切实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帮助学生克服在写作中容易出现的细节描写空洞、单调、不真实等问题,引导学生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典型性和独特性,使细节描写能够真正为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服务。
重点:
系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事件框架,包括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等各个环节,让学生明确每个环节的写作要点和作用,能够有条理地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细腻、生动的描述,全方位展现事情的经过、人物的表现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有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2.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合作写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 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通过写作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技能,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
四、教学对象
初中七年级学生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3分钟)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教学素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写作纸: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空间,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和创作。
3. 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4. 记事本:鼓励学生随身携带,随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感受和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7分钟)
1. 开场白
同学们,记事文是我们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它就像一部小小的纪录片,能够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开心的、难过的、有趣的还是难忘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记事文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写记事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也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我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记事文吧!
2. 观看视频
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旅行或比赛的视频,视频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想一想视频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
视频播放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分享他们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从视频中挖掘写作素材和灵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活动一:事件选择(8分钟)
1. 个人思考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静静地回忆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提示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例如一次难忘的旅行、一次有趣的活动、一次与家人或朋友的争吵、一次成功的经历、一次失败的教训等等。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情感和意义,思考为什么这件事情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
2. 小组分享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每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46人为宜。在小组分享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且可以互相提问、互相启发。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三)活动二:事件框架构建(10分钟)
1. 框架指导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详细讲解记事文的基本框架,包括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起因:简要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引出事件的发生。强调起因要简洁明了,能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做好铺垫。
经过:详细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是记事文的核心部分。要注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事件的情节,突出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等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事件的发生。
高潮:是事件发展中最紧张、最精彩的部分,要着重描写,突出矛盾冲突的激化和解决,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让文章充满张力和吸引力。
结局:交代事件的最终结果,要简洁有力,同时可以适当升华主题,让读者在了解事件结局的基础上,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或感悟。
2. 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事件,讨论如何构建这个事件的框架。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在全班进行汇报。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事件框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丰富事件的情节,但也要确保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同时,提醒学生要关注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通过人物的表现来推动事件的发展。
(四)活动三:细节描写技巧(17分钟)
1. 细节描写讲解
教师再次强调细节描写在记事文中的重要性,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记事文片段,详细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动作描写:要注意选用准确、生动的动词,细致地描绘人物的动作,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例如,“他紧紧地握住拳头,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愤怒情绪。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情境,使人物的语言具有个性和感染力。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例如,“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孩子,别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一起努力。’”这段语言描写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鼓励。
神态描写:要善于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像弯弯的月牙,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这句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喜悦心情。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也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来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心理描写要真实、细腻,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紧张极了。我不停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勇敢,一定不能退缩。”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在面对挑战时的紧张和自我鼓励。
2.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细节描写技巧,选择自己在活动二中构建的事件框架中的一个具体场景进行细节描写练习。可以是事件的高潮部分,也可以是人物的某个重要表现时刻。
学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的技巧,多尝试不同的描写方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
第二课时
(五)活动四:写作实践(30分钟)
1. 写作指导
教师在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前,再次进行写作指导。强调要根据构建好的事件框架,详细地描述事情的经过,注意情节的起伏和转折,使文章富有吸引力。在描述人物表现时,要结合之前练习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同时,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开头要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中间部分要内容充实,叙述详细;结尾要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写作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自己之前的准备,开始写作《学会记事》。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自己的记事本和之前的写作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要保持教室安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和状态,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六)活动五:作品展示与评价(8分钟)
1. 自愿展示
邀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在展示前,要求学生简要介绍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主题。
2. 同学评价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展示同学的作品,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事情的描述:是否清晰、完整,情节是否吸引人,有没有按照事件框架进行叙述。
人物的表现:细节描写是否生动、形象,能否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感受的表达:是否真实、深刻,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
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人作品中的优点。
(七)活动六:教师点评(4分钟)
1. 点评
教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点评。首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如选材新颖、结构合理、细节描写生动、情感表达真挚等,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然后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情节不够紧凑、细节描写还可以更加细腻、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等,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在点评过程中,要结合记事文的写作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记事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同时,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八)结束与反馈(3分钟)
1.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记事文的基本要求、结构和写作技巧,强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选择事件、构建框架、细节描写和表达感受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反馈收集
给学生发放简单的反馈表,让学生填写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你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
你最喜欢本节课的哪个教学环节?为什么?
你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建议?
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帮助你解决?
你对今后的写作课有什么期待?
学生填写完反馈表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和整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
八、教学反思
1. 学生参与度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是否踊跃、小组合作是否积极主动等。统计学生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人数和频率,评估学生的整体参与度。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写作技能掌握情况评估
分析学生的写作作品,从事件的选择、框架的构建、细节描写的运用、情感表达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记事文写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比学生在本节课前后的写作水平,观察学生在写作方面是否有明显的进步,如是否能够更加清晰地叙述事件、是否能够更加生动地描写人物、是否能够更加真实地表达感受等。
3. 教学活动效果评估
反思各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效果,包括导入环节是否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一和活动二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选择事件和构建框架、活动三的细节描写讲解和练习是否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活动四的写作实践是否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活动五的作品展示与评价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等。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总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 改进措施思考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细节描写不够细腻、情节不够生动等,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增加更多的优秀范文赏析,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模仿优秀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也可以设计更多的专项练习,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可以引入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如动画、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开展更多的写作比赛、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竞争意识。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写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采访身边的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九、教学资源的获取方式
1. 相关视频和图片素材
从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网站,如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输入关键词“旅行”“比赛”“生活趣事”等,筛选出适合教学的视频素材。注意选择画面清晰、内容积极向上、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视频。
在图片搜索引擎中,如百度图片、谷歌图片等,输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如“家庭活动”“校园生活”“自然风光”等,下载高质量的图片素材。也可以从自己的照片库中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照片,用于教学展示。
2. 写作纸
可以从学校的办公用品库中领取专门的写作纸,也可以在文具店购买适合学生写作的方格纸或横线纸。
3. 展示板
如果学校有专门的展示板,可以向学校申请使用。如果没有,可以购买一块可移动的展示板,如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4. 记事本
建议学生自行准备一个小巧便携的记事本,可以在文具店购买普通的笔记本或便签本。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手机的备忘录功能,随时记录生活中的事件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