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4 光的折射规律 课件(37页ppt)+试卷(含解析)+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4 光的折射规律 课件(37页ppt)+试卷(含解析)+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01 08:30:23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3.4 光的折射规律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特点,
3、能用光的折射特点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新知导入
问题2:筷子放在装满水的碗中,在水面处出现了什么现象?
筷子在水面处“折断”了
问题1:我们是怎样看到水中的筷子的?
有光经过水和空气传到我们的眼睛。
问题3: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 ,例如光从空气进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新知讲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现象:一束光从空气斜射至水面时的传播情况。一部分光返回空气中,这是前面所说的反射光;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且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新知讲解

空气
入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光线
法线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新知讲解
反射定律是什么呢?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相似吗?
新知讲解
(一)实验目的
(1)是否也像光的反射那样,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是如何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3)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如何?
(4)折射光路可逆吗?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新知讲解
实验器材
激光笔
光源
可折叠的
白色硬板
做光屏,显示
光的传播的路径
量角器
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
一个玻璃水槽
一块玻璃砖
探究光从空气到水中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光从玻璃到空气中光的折射规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探究1:光的折射是否也像光的反射那样,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使可折叠光屏的两块光屏处于一个平面上,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新知讲解
保持可折叠光屏中紧贴入射光线一侧的光屏位置不变,将另一侧光屏向前折或向后折,使可折叠光屏的两块光屏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观察是否能同时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新知讲解
结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2: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是如何偏折?
新知讲解
结论: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空气

新知讲解
结论: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或玻璃砖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探究3:让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或玻璃砖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新知讲解
探究4:折射光路可逆吗?
N'
B
让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结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新知讲解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
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在水或玻璃砖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结:
新知讲解
三、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课堂练习
1、(2024年黑龙江大庆) 以下光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A B C D
课堂练习
2、(2023年甘肃金昌)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 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 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C
课堂练习
3、(2023年山东烟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 )
A. 起舞弄清影 B. 潭清疑水浅
C. 风吹草低见牛羊 D. 楼台倒影入池塘

B
课堂练习
4、(2023年甘肃武威)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 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 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 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C
课堂练习
5、(2023年山东泰安)“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 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 阳光下人的影子
B
课堂练习
6、(2021山东枣庄)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
B. 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
C. 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
D. 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

A
课堂练习
7、(2024年四川南充)川北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灯光将受皮影的操纵者(拦门匠)操作的人物或物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图甲。图①②③④现象中与川北皮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①图:海市蜃楼
B. ②图:南充清辉阁倒影
C. ③图:手影游戏
D. ④图:鱼的实际位置在
看到的“鱼”的下方
C
课堂练习
8、(2024山东临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站在湖边的小明看到清澈的水中鱼儿在云中游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实像
B. 看到的水中的云是实像
C. 看到的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课堂练习
9、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 )

C
课堂练习
10、(2024四川广元) “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________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OC
变小
课堂练习
11、 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
A.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 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C
课堂练习
12、(2024年广东)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光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课堂练习
13、(2024江苏扬州)如图,向碗中加水至图示位置,请画出人眼刚好看到硬币上P点的光路图。
课堂练习
14、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课堂练习
15、(2022四川自贡)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玻璃砖中,请画出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
课堂总结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在水或玻璃砖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折射规律
板书设计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砖表面时,在水或玻璃砖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折射规律
作业布置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70页自我评价与作业第1、2、3、4、5、6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 光的折射规律
1、(2023河北)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手影形成
C. 筷子“弯折” D. 激光准直
2、(2023年浙江杭州)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
②“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
③“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
④“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23年江苏连云港)下列四个现象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平静水面下树木的倒影
B. 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C. 放在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
D. 游泳池的底部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浅
4、(2023年四川南充)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 “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5、(2023年浙江丽水)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的光斑 B. “折断”的铅笔
C. 镜中的像 D. 日食
6、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 图乙中,手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 图丙中,塔影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丁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8、(2024年四川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
D.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图-2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
C. 图-3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图-4中,吸光“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0、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  )
A.光的反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光的色散
11、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入射角 10° 30° 45° 60°
折射角 7.1° 20.7° 30° 37.8°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______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______。
12、(2024江苏连云港)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13、(2024广西)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14、(2023年四川广安)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5、(2023年广西)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16、(2023湖北鄂州)如图所示,水池边有一路灯S,路灯上方有一平面镜,S发出的光能经反射后射入水中,请画出:
(1)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经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3)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图。
答 案
1、答案:C
解析:“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平面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为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手挡住了光的传播而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手的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弯折”,看到水中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激光准直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①②“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被杯沿挡住了,没有到达眼睛,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经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故③错误,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平静水面下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D.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四个现象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经过光的反射映在杯子中的倒影,故A错误;
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故C错误;
D.“一叶障目”是指用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折断”的铅笔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D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A.筷子在水中变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塔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彩虹是光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
8、答案:D
解析:“潭清疑水浅'是因为潭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人逆着折射后的光线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像的位置比潭底的实际位置浅。
A.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是因为它反射所有色光,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属于凸透镜成像,水杯和水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成的光学仪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
D.会形成“错位”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10、答案:A
解析:A、光线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反射角为40°,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C、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在光的色散中,红光的偏转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D正确。故选:A。
11、答案: ①. 显示光路 ②.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 小于 ④. 45o
解析:
(1)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显示光路的作用。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故能得出的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其折射角是30°;当入射角为35°时,入射角变小了,折射角随之变小,所以折射角会小于30°。
(4)已知当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其折射角是30°。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45°。
12、【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3、【答案】
【解析】
【详解】眼睛观察到的A′点在A点的斜上方,然后连接A′与眼睛与界面的交点为折射点O,在图中A′点是A点的像,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眼睛点,A′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如图所示:
14、答案:
解析: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在界面发生反射,由光的反射特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由于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由光的折射特点可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5、答案: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再画出在水中的入射光线;光线垂直于空气和水的界面时,传播方面不变,即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
16、答案:
解析: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过S作MN垂线,据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作出像点S′;连接S′A与MN相交于O点,光线OA是S射向MN的光线经反射后的过A点的反射光线;光线OA斜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大概作出折射光线,且折射光线射向池底的B点。作图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