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 单元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含3课时)(含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 单元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含3课时)(含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22: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溶解与分离
单元主题 “溶解与分离”是人教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学习基本的分离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单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溶解: 理解溶解是物质以分子或更小的粒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如水)中的过程。 分离: 掌握通过过滤、蒸发等基本方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的技术。 学习内容: 观察并记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学习并实践过滤、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分析溶解与分离过程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学业要求: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溶解现象。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溶解与分离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与分离现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图片、实验步骤和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溶解与分离的科学奥秘。教材内容逻辑清晰,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逐步过渡到理解溶解原理、学习分离技术,最后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科学知识的连贯性和应用性。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习体验。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的年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但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尚待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逐步构建溶解与分离的科学概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树立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不同物质溶解性不同的科学观念。 理解溶解与分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生命活动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溶解与分离现象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探究实践: 能够独立完成溶解与分离的实验操作,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态度责任: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溶解与分离现象,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单元结构化活动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泡茶、盐溶于水),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溶解概念。 2. 探究活动一: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如糖、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初步理解溶解现象。 3. 探究活动二:学习并实践过滤方法,将水中的不溶物(如沙子)分离出来。 4. 探究活动三:探究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变化,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5. 拓展活动:利用蒸发皿进行蒸发实验,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进一步理解分离技术。 6. 总结交流:学生分享实验成果,讨论溶解与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参与度、操作规范性和记录准确性,评价其探究实践能力。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口头汇报等形式,评价其对溶解与分离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团队合作情况及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度,评价其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第五课《盐和糖的溶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素养:学生能够理解溶解现象,认识到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差异,以及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可以实现物质的分离。
2. 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并实施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多种分离方法的可能性,激发创新思维,培养面对问题时灵活应变的能力。
4. 生活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理解科学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溶解与分离的概念,掌握过滤和蒸发两种基本的物质分离方法。
难点:理解蒸发过程中水分减少导致溶质析出的原理,并能准确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设计**:教师准备一杯看似清澈的“神秘饮料”(实为盐水混合少量糖),邀请学生品尝并猜测其成分。学生发现味道既有咸又有甜,引发好奇心。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索欲望,为后续学习溶解与分离的概念奠定情感基础。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溶解实验 展示食盐和白糖,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观察并记录溶解过程。 活动二:混合溶液的观察 将溶解后的食盐水和糖水混合,观察混合液的外观,讨论是否还能区分出各自的成分。 活动三:过滤尝试 尝试使用过滤纸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结果。 活动四:蒸发实验 将混合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水分蒸发,观察并记录析出物的变化。 活动五:分离成果展示与讨论 学生展示蒸发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讨论如何进一步分离盐和糖(如利用溶解度差异)。 让学生直观感受溶解现象,理解不同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速度和程度可能不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混合后溶液外观虽无明显变化,但成分复杂,为后续分离操作做铺垫。 让学生理解过滤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对于已溶解的盐和糖无效,从而引出蒸发分离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蒸发过程中水分减少导致溶质(盐和糖)析出的现象,理解蒸发的原理。 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创新性的分离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应用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场景涉及到了溶解与分离的原理,如海水淡化、盐的制作、家庭烹饪中的调味等。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知识总结 内容概述:回顾溶解与分离的基本概念,总结过滤和蒸发两种分离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强调科学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升自我总结和评价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溶解是指物质在溶剂中( )成均匀稳定的溶液的过程。
答案:分散
2. 过滤是分离( )和( )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
答案:不溶性固体、液体
3. 蒸发过程中,随着水分的( ),溶质会逐渐( )。
答案:减少、析出
4. 海水淡化技术中,常利用( )的方法去除海水中的盐分。
答案:蒸馏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分离盐和糖?
A. 过滤 B. 蒸发 C. 结晶 D. 溶解
答案:A
2. 在蒸发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A. 使用外焰加热 B. 直接用手拿蒸发皿
C.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D. 防止液体飞溅
答案:B
下列关于溶解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溶解是物理变化 B. 溶解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
C. 溶解速度与温度、搅拌等因素有关 D. 溶解是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过程
答案:B
(三)、判断题
1. 过滤可以分离出溶液中的所有溶质和溶剂。( )
答案:错
蒸发过程中,水分减少,溶质浓度增加,但溶质质量不变。( )
答案:对
溶解是物质自发进入溶剂中的过程,不需要外界条件。( )
答案:错
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
答案:对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蒸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答案:蒸发是液体表面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液体表面逸出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蒸发常被用于去除水分,如晾晒衣物、海水淡化等。
2. 过滤和蒸发在物质分离中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过滤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能快速去除不溶性杂质;缺点是对于可溶性杂质无效。蒸发的优点是能有效分离出可溶性溶质;缺点是耗时较长,且需加热,可能改变某些物质的性质。
(五)、实验操作题
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蒸发的方法从一杯盐水中分离出盐。
答案:
1. 实验材料:盐水一杯、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玻璃棒。
2. 实验步骤:
将适量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下方垫上石棉网以防受热不均。
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蒸发皿底部。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盐水,以防局部过热导致液体飞溅。
持续加热至水分完全蒸发,蒸发皿底部出现白色固体(盐)。
熄灭酒精灯,待蒸发皿冷却后,收集并观察析出的盐。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盐和糖的分离方法,还能在实践中培养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生活应用能力,为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课《把盐析出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通过加热蒸发水分使盐析出的方法,并认识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
2. 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基于现象进行初步推理和解释的能力。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合作、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4. 通过跨学科整合,如结合数学中的比例计算、信息技术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提升学生的STEM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溶解与结晶的过程,掌握加热蒸发使盐析出的实验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以及为何在某些条件下盐能从水中析出,同时能准确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实验失败或安全隐患。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设计**:以一个趣味故事开场,讲述小海狸在海边玩耍时不小心将一袋盐撒入了海水中,它焦急地想要找回盐,却发现盐不见了。提出问题:“盐去哪里了?我们能不能帮小海狸找回它的盐呢?”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溶解与结晶的主题。 通过故事情境,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盐的溶解 准备一杯清水和少量食盐,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盐加入水前后的变化。 活讨论动二:溶解的原因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盐会“消失”在水中,引导学生理解溶解是物质分子均匀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活动三:加热蒸发实验 将溶解了盐的水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水分蒸发,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活动四: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 分组实验,尝试将沙子、糖、油等不同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观察并记录溶解情况。 活动五:拓展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溶解与结晶原理的现象或应用,如海水晒盐、冬天路面撒盐除雪等。 直观感受溶解现象,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深化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结晶过程,理解加热蒸发可以使溶质析出的原理。 拓宽学生视野,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异,增强实验对比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生活应用 实例一:海水晒盐 介绍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即通过阳光和风力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盐分逐渐析出并结晶成盐的过程。 实例二:厨房中的溶解与结晶 讨论在烹饪过程中,如腌制食物时盐分的溶解与析出,以及制作糖水时糖分的溶解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加深对溶解与结晶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和科学应用能力。
(四)知识总结 总结内容:回顾溶解与结晶的基本概念,强调加热蒸发是使溶质析出的常用方法,同时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异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学习成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溶解是指物质______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答案:分子或离子
2. 加热蒸发可以使溶液中的______减少,从而析出溶质。
答案:水分
3. 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有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泡茶、洗衣粉溶解(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海水晒盐是利用了______和______使海水中的盐分析出的原理。
答案:阳光、风力(或自然蒸发)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能完全溶解于水的是( )。
A. 沙子 B. 食用油 C. 食盐
答案:C
2. 在进行加热蒸发实验时,应使用哪种工具加热?( )
A. 镊子 B. 酒精灯 C. 温度计
答案:B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溶解现象?( )
糖放入水中消失 B. 冰块放入水中融化 C. 盐放入水中溶解
答案:B
、判断题
1. 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
答案:错
2.加热蒸发时,必须有人持续观察以防意外发生。( )
答案:对
3. 溶解在水中的盐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
答案:错
4. 海水晒盐的过程是利用了物理变化。( )
答案:对
、简答题
请简述溶解与结晶的区别。
答案:溶解是指物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通常是溶剂)中的过程,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而结晶则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固体晶体的过程。两者是相反的过程。
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溶解与结晶原理的一个实例,并简述其原理。
答案:实例如海水晒盐。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蒸发海水中的水分,随着水分的减少,海水中的盐分逐渐达到饱和并析出,最终形成盐晶体。
(五)、实验操作题
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加热蒸发可以使溶解在水中的盐析出。
实验材料:食盐、清水、烧杯、蒸发皿、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
2. 实验步骤:
将适量食盐加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清水,用玻璃棒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
将溶解了盐的水倒入蒸发皿中,置于三脚架上,下方放置点燃的酒精灯(注意用石棉网垫在蒸发皿下方以防破裂)。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随着加热的进行,蒸发皿中的水分逐渐减少,直至出现白色固体——析出的盐。
熄灭酒精灯,待蒸发皿冷却后,用玻璃棒轻轻刮取析出的盐,观察其形态。
3.实验结论:加热蒸发可以使溶解在水中的盐析出,形成固体盐晶体。
第七课《把它们分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磁性、密度等;掌握过滤、蒸发、磁铁吸引等基本的物质分离技术。
2.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科学推理能力。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4. 社会责任感:理解物质分离技术在日常生活及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掌握过滤、蒸发、磁铁吸引等分离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原理。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设计**:展示一幅混合了沙子、水、铁屑的混合物图片,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想从这堆混合物中分别得到沙子、干净的水和铁屑,你们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探究活动做铺垫。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过滤分离沙子与水 操作步骤:准备过滤器、滤纸、烧杯等材料,指导学生组装过滤器,将混合物倒入,观察并记录现象。 活动二:蒸发分离水与溶解物 操作步骤:取少量盐水加热蒸发,观察并记录水分蒸发后留下的物质。 活动三:磁铁吸引分离铁屑 操作步骤:使用磁铁在混合物上方移动,观察并记录哪些物质被吸引。 活动四:密度差异分离 操作步骤:利用水和油的密度差异,将油滴入水中观察分层现象,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活动五:综合应用——设计分离方案 任务:给出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如含有沙子、盐、铁屑和水的混合物),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分离方案。 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过滤原理,理解过滤作为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有效方法。 通过蒸发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水蒸发后溶质会留下的现象,理解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原理。 利用磁铁的磁性特性,展示磁铁吸引铁质物质的分离方法,加深对物质磁性属性的理解。 虽然直接操作复杂,但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密度差异在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
(三)生活应用 生活应用实例: 1. 厨房中的分离:如用漏网过滤豆浆中的豆渣,利用蒸发原理制作果酱。 2. 环保中的分离:污水处理中的固液分离,利用磁选技术回收钢铁厂废水中的铁质物质。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知识总结 知识总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包括溶解性、磁性、密度等。 掌握了过滤、蒸发、磁铁吸引等基本的物质分离方法。 理解了物质分离技术在日常生活及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明确学习成果,提升学习成就感。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过滤操作中,用来支撑滤纸和截留杂质的仪器是_____。
答案:漏斗
蒸发时,水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
答案:液,气
磁铁能吸引的物质是_____。
答案:铁质物质
利用物质的_____差异,可以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
答案:物理性质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分离沙子和水?( )
A. 过滤 B. 蒸发 C. 搅拌 D. 沉淀
答案:C
2.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能被磁铁吸引?( )
A. 塑料尺 B. 铜钥匙 C. 铁钉 D. 铝笔盒
答案:C
蒸发操作中,加热时应使用( )加热。
A. 大火 B. 小火 C. 酒精灯外焰 D. 酒精灯内焰
答案:C
(三)、判断题
1. 过滤操作可以分离出所有类型的混合物。( )
答案:错
2.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数量会减少。( )
答案:对
3.磁铁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 )
答案:错
4.密度大的物体会自动沉在密度小的物体下面。( )
答案:对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过滤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步骤包括组装过滤器、放置滤纸、倒入混合物、收集滤液等。注意事项有: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液体应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漏斗内,以防冲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以防液滴飞溅。
2. 蒸发操作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蒸发过程中,液体受热不均,底部液体温度较高易沸腾溅出,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
(五)、实验操作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从含有沙子和盐的水中分离出沙子和盐。
实验材料: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火柴、含有沙子和盐的水。
2. 实验步骤:
将含有沙子和盐的水倒入烧杯中,准备好过滤装置。
将滤纸对折两次,使其形成四层,然后放入漏斗中,用水润湿滤纸,确保滤纸与漏斗内壁紧密贴合。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注意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收集过滤后的滤液于另一烧杯中,此时滤液中主要为盐水。
将盐水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加热过程中,应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最终,蒸发皿中留下的固体即为分离出的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