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引领学生通过描写心爱之物,体悟中华文化中人们赋予物品特殊情感的传统,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 语言运用:指导学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描述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和来历,充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有条理地组织文章内容。
4. 审美创造: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感悟。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心爱之物,写出其独特之处以及自己对它的深厚喜爱之情。
2. 难点:如何将心爱之物写得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真切地表达出真挚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特别的物品,它们或许并不昂贵,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我们的心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就像琦君笔下的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看似普普通通,但对于作者来说却不同寻常。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读一读上面的习作提示,看看写作主题和要求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心爱之物”。板书课题
(2)提问学生:“你们是否已经想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呢?为什么它是你的心爱之物呢?”
(3)互动交流: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以及喜爱的原因,进而引发全班热烈讨论“心爱”的深刻内涵。
2. 精心指导写作
(1)观察心爱之物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心爱之物,仔细观察其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玩具、动物、日用品、学习用品、礼物......)
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描述心爱之物的外观,例如可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互动环节
同桌之间相互描述自己心爱之物的外形,然后互相点评描述得是否准确、生动。
(3)讲述来历
请学生分享心爱之物的来历,可以是礼物、奖励或者偶然所得等。
着重强调在讲述来历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听众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件物品的特殊意义。
(4)小组互动环节
小组内分享心爱之物的来历故事,评选出最感人的故事。
(5)表达喜爱之情
提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心爱之物呢?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或者帮助?”或者对你有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比如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在困难时给予的安慰等。
(6)全班互动环节
全班交流自己与心爱之物之间的难忘故事,共同分享快乐和感动。
(7)写作指导要点
①结构指导
详细讲解文章的结构,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心爱之物是什么,中间分别描写外形、特点、来历和喜爱之情,结尾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对心爱之物的喜爱。
②习作技法
强调语言要生动形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还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或名言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3. 例文分析,示范引领。
(1)展示一篇优秀的《我的心爱之物》例文,让学生默读。
(2)引导学生分析例文:
作者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它的来历是怎样的?作者在讲述来历的时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自己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
(3)学生互动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文的优点和可以学习的地方,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4. 学生写作
(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开始专心写作。
(2)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5. 作品精彩展示与评价
(1)选择几篇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明确评价标准包括: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生动、结构是否合理、情感是否真挚等。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专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总结:
(1)回顾本次习作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写作要点。
(2)总结学生在本次习作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心爱之物,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板书设计:
我的心爱之物
一、外形(比喻、拟人等)
二、特点
三、来历(情感融入)
四、喜爱之情(事例)
五、结构(总分总)
教学反思:
在导入部分增加交流“心爱”内涵的环节,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持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真情实感。以公开课的标准来看,本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丰富的互动和深入的分析,有望帮助学生在写作能力和情感认知方面取得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