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论语》十二章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30 07: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10课《论语》十二章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逾矩( )
(3)人不堪其忧( )
(4)不舍昼夜( )
2.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亦有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5.选文中的这几章,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请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二)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被后人尊为“______”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四十而不惑 惑: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不亦说乎 说: 博学而笃志 笃:
3.翻译句子。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5.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三)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四十而不惑
(4)饭疏食饮水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 (2)切问而近思。
3.“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传”“习”之本是什么?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③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河南)人,生平不详,汉桓帝的义士。②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③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1)值胡贼攻郡_____________
(2)友人语巨伯_____________
(3)贼 既至____________
(4)不忍委之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从选文中可以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崇高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答案】1.(1)生气,恼怒;(2)法度;
(3)能忍受;(4)舍弃。
2.(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知道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4.示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从心所欲、择善而从。
5.示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解答本题注意“愠”是“恼怒”的意思;“矩”是“法度”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注意“罔”“殆”的字形。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应注意“故”“为”“好”等关键词的理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理解以及识记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同学们要熟记常用成语的意思,弄清其出处并诵读积累。
5.本题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性解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示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二)【答案】1.丘仲尼教育家至圣先师
2.迷惑,疑惑以……为乐趣 通“悦”,愉快 忠实,坚守
3.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意思对即可)
⑵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意思对即可)
4.坚定不移安贫乐道 (意思对即可)
5.理由明确即可。
【解析】1.这是对中国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了解,只要认真看课下注释或查阅资料即可。
2.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或虚词的含义。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这三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为“妻子”,“绝境”“叹惋”“豁然开朗”。
4.在这一则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由此看出颜回的态度是“贫贱不移”;由颜回“不改其乐”的做法,体现其精神品质是:安贫乐道。
5.座右铭指的是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只要能写出句子对自己所起到的激励、警戒即可。
(三)【答案】1.⑴按时⑵替⑶迷惑,疑惑⑷ 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2.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⑵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3.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过失与失误,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之中的缺漏与失误;忠、信。
4.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解析】1.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虚词六种文言知识。课内文言文词语解释的考查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日常加强归类记忆,就肯定不会失分。如果是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2.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⑴ 句中的“故”属于一词多义词,翻译时要注意。
3.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深入理解。必须要考虑句子的意思,弄懂反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第二小题属于筛选概括题型,只要理解了文意,答案自然而出。
4.解答此题要联系下文的内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内容,不能脱离句子的语意范围来考虑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别人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点。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答案】1.(1)恰逢,赶上(2)告诉,对……说
(3)已经(4)丢下,舍弃
2.(1)败坏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2)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重道义的国家。
3.重友情,讲道义,轻生死(忠于友情,舍生取义等)。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词义的理解掌握能力。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注意“值”译作“恰逢,赶上”;“语”译作“告诉”;“委”译作“丢下,丢弃”。
2.此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翻译时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尤其要注意重点词的解释。本题注意意“败”“以”“岂”“辈”“之”的正确翻译。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谈感受或启示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关键情节提取生发感受或启示,不要本末倒置,不顾枝干只管细枝末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分析文章中的“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表现荀巨伯的重友情,讲道义;“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表现荀巨伯轻生死,忠于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