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25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1956-1976)
曲折发展的二十年:1956至1966年,既有成功的探索,更有失误的做法,成就是主要的;1966年至1976年是全局性的错误,仍取得一定成就。
具体表现:
1.政治上:正确的探索未坚持
中共八大科学分析了主要矛盾,整风运动中途而废;阶级斗争不断升级:反右派扩大化,“文革”则发展为阶级斗争为纲;党和群众对左的错误作了一些抵制和抗争。
2.经济上:经济建设曲折起伏
正确方针难以持久:八大的综合平衡方针,八字方针,七千大会方针和文革中周恩来的调整,邓小平的整顿;经济受政治干扰而起伏,特别是文革中更偏离了经济建设中心;错误做法影响恶劣:包括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中经济工作的瘫痪。
3.外交上:从困难到突破
60年代,国际形势紧张:中美敌对,中苏破裂,外交处于困难局面,但和第三世界关系有所发展;70年代突破:中美缓和建交,中日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4.思想文化上:尖端科技成就显著
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双百”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5.社会生活:政治时代色彩较强
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课标要求:
1.了解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
2.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教训;
3.理解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命题分析:
1.突出主干知识,试题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化,新材料、新情境;
2.注重考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是考查的重点,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
备考建议:
1.重点关注: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风貌。
2.从民生的角度认识国民经济调整的成就等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时空定位及主要线索:
教学内容:
考点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考点2:“文化大革命”
考点3:伟大的建设成就
教学过程:
考点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一)背景:
材料 1956年2月苏共召开的二十大,第一次公开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揭露了“个拜”造成的恶果。中共中央对此十分重视,书记处、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在这些会议上,中共“以苏为鉴”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毛泽东当时多次指出:苏共二十大“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4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又说“感谢赫鲁晓夫揭开了盖子,我们应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
——摘编自王保贤《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与苏共二十大》
归纳为:
1.国内:
①物质基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②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③现实问题: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缺乏经验)
2.国际:
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
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和对他的个人崇拜;
③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更加注意结合本国建设实际;
④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敌视、孤立新中国。
(二)表现:
1.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1)时间: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内容:
①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的关系的问题;
②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3)意义:
①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③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问题思考: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论十大关系》与苏联模式的不同?这表明了什么?
材料 根据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强调指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是一条“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工业化方针。
——《论十大关系》
提示:
(1)不同: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关注重工业与农业 协调发展;
(2)表明:
中国初步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双百”方针:(1956年4月)
(1)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2)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讲话:“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3)实质:
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性和多样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
(4)意义:
①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②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历史纵横: “双百方针”
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内容: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实质:
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性和多样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
意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3.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
①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要矛盾变化;
②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2)内容:
①指出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3)意义:
①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
②但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来。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背景:
材料一 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所做的秘密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同年6月和10月,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动乱。从此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
——萧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十年史》
材料二 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间,全国发生了20起共约一万多工人罢工、请愿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30起一万多大、中学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在农村也发生了闹退社的风潮,如浙江省农村发生请愿、哄闹等事件多起,广东省农村先后退社的有十多万户。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归纳为:
①苏共二十大造成思想混乱;
②国内存在对社会主义改造不满情绪;
③党内存在不良风气。
(2)内容:
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②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团结—批评—团结”)。(3)影响:
①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
5.“八字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1959-1961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目的:为了克服困难
(2)方针和政策:
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①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
(3)核心:调整
①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②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③调整城乡关系: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6.召开七千人大会:
(1)召开:
1962年1月在北京召开,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带头做自我批评。
(2)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召开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经验总结大会,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
7.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意义: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三)影响:国民经济恢复
①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②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③但对“三面红旗”仍完全肯定,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左倾”的指导思想。
综合归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历程:
(2)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探索:(“左”倾错误)
(一)反右倾斗争扩大化:
1.背景:
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
2.开展:
1957年7月在全国开展,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把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
3.后果:
破坏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盟,推动了“左”倾思想的滋长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内容: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评价: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②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三)大跃进运动:
1.含义:
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2.内容:
(1)工业:
①制定出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
②“以钢为纲”、“大炼钢铁”运动。
(2)农业:
“以粮为纲”、农业“放卫星”现象。
3.特点:
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4.实质:
发展社会生产力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5.影响:
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片面发展重工业);
②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毁林烧炭炼钢)。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61)
1.发动: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正式决定在全国农村中建立人民公社。
2.特点:
①“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②“一平二调”:穷富拉平、无偿调用。
3.实质:
生产关系发展超越生产力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4.影响:
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五)后果:
1959—1961年,发生了严重经济困难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左”倾错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
材料 党和人民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许多地区因严重缺粮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非正常死亡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等原因,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1000万。……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较好的日子,结果却出现如此空前的灾难。这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造成的最严重的的后果和教训。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提示:
(1)根源:“左”倾错误泛滥: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大力发展工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缺少,影响农业发展;
经济结构失衡,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影响民生;
人民公社化运动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降低生产积极性;
公共食堂造成极大的粮食浪费。
(2)其他原因: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破裂等。
考点2: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一)原因:
材料一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归纳为:
1.根本:
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
2.主要: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治不健全;
4.林彪、江青等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主要原因);
5.外部:
受60年代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影响,美国、苏联对中国施加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
(二)过程:
(三)经济的调整:
(1)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实质:纠正“左”倾错误),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
(四)性质:
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五)影响(危害):
1.文革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基本人权遭到践踏(如刘少奇);
3.文化科技事业遭到破坏;
4.对教育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了人才的断层。
注意:“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有两大领域的成就:一是外交领域,二是科技领域。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而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
核心素养: 概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经验教训。(历史解释)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提示:
(1)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
(2)经济为主:要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尊重规律: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4)加强法治: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5)发展速度: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6)社会环境: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考点3:伟大的建设成就
(一)国内建设成就(1949—1978):自主学习
历史纵横: “三线建设”
含义:
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
背景:
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
建设重点:
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 为一、二、三线。重点放在西南、西北。
指导方针:
“备战、备荒、为人民”。
意义:
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原因:
(1)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2)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
(3)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
3.意义:
(1)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
(2)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学思之窗:
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二)外交成就:
1.60年代外交:曲折发展 选必修1
(1)背景:
①国际:美苏威胁国防安全;亚非拉发起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
②国内:阶级斗争思维影响。
(2)特点:
①“两只拳头打人”反美反苏;
②争取中间团结第三世界。
(3)影响:
①同时与美苏两大国对抗,使我国外交环境严重恶化;
②发展与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改善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但与小国建交增加财政负担。
问题思考: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根本: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②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
③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增强。
④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2)影响:
①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交往的大门;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知识拓展: 中美关系的三个公报
1.《上海联合公报》:19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周思来总理在上海答署:美国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并对此不表异议”
2.《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发布,宣布两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在公报中首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八一七公报》:签署于1982年8月17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国向中方明确的承诺: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质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提示:
1.原因:中美两国共同的诉求
(1)美国方面: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遏制苏联)。
(2)中国方面:
①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
②是应对苏联的威胁的需要;
③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的需要。
2.影响:
(1)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2)在国际上掀起了一次同中国建交的高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①原因:
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中美关系改善及日本友好党派、团体的的努力。
②1972年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③影响: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综合归纳:
(一)中国与美国、苏联关系的阶段特征及成因
1.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中美关系:
①特征:
美国孤立和敌视中国。
②原因:
是美国奉行称霸世界的政策,敌视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恐惧和不安。
(2)中苏关系:
①特征:
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
②原因:
新中国初期,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1)中美关系:
①特征:
美国同中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原因:
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2)中苏关系:
①特征: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②原因:
为了对外扩张,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造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
3.第三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1)中美关系:
①特征:
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在美国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
②原因:
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2)中苏关系:
①特征:
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
②原因:
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
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3.国家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
4.国家间关系的演变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安徽卷)下图所示为1956年4月上海市寿成区人民政府签发的恢复结婚证,印有“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
劳动生产”字样。这可用以说明( )
A.人民政府倡导新风尚
B.传统婚姻制度亟待改变
C.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
D.经济互助稳定婚姻关系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从信息区人民政府签发恢复结婚证以及“互爱互敬和睦团结,同心协力劳动生产”等标语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人民政府倡导新风尚的举措,A项正确;传统婚姻制度已经改变,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非在讨论经济互助与婚姻关系的稳定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4·甘肃卷)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自1961年起,中国队连续在三届世乒赛中战绩辉煌,宣告世界乒坛“中国时代”的到来;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综上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 )
A.掀起全球乒乓球热潮
B.实现了体育强国梦想
C.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
D.已成为民族文化象征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且中国队在乒乓赛中的优秀战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70年代,“小球转动大球”,以民促官,乒乓球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乒乓球对他国的影响力,排除A项;“实现了”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乒乓球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是乒乓球在我国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属性,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浙江卷1月)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 )
A.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解析】据材料“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56年的八大,结合八大的内容,B项正确。1953年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排除A项;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4·浙江卷1月)1970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他的第一个外交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历史证明,尼克松政府“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有利于( )
①越南战争的结束 ②中国与法国的建交
③中国与日本正式建交 ④古巴导弹危机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尼克松政府“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越南战争的结束,同时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日本正式建交。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1964年中国与法国的建交,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不符合材料时间。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5.(2023·山东卷)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解析】 据材料“国家与工厂的关系……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可知毛泽东认为国家与工厂之间的关系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下,各个生产单位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强调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性,A项正确;这一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视的国家的行政指导,并不是市场调节,排除B项;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推行的是公私合营,并不是平衡公私关系,排除C项;三大改造时期,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不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江苏卷)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解析】 根据材料“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随着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国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C项正确;根据材料“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时空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科技交流不能摆脱冷战影响,排除B项;中国开展特色外交是手段而非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