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3*不懂就要问
广东香山县人,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
(1866-1925)
三民主义
大元帅府
题字
纪念邮票
3.*不懂就要问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
2
3
关注课前学习提示。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3*不懂就要问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生字拼读你最棒
词语朗读小能手
多音字
挨
āi (挨着)
背
bēi(背包)
ái (挨打)
bèi (后背 背心 )
圈
quān(圆圈)
juàn (羊圈)
bēi
bèi
我的弟弟穿上他的新背( )心,背( )上新背( )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
我会选
bèi
bēi
bēi
圈:A.quān B.juàn
1.石块在水面激起一圈( )圈波纹。
2.猪吃完食后乖乖地走到猪圈( ) 里,懒洋洋地躺下了。
A
B
私 塾:
吓 呆:
戒 尺:
厉 声:
学 问:
照 例:
鸦雀无声:
摇头晃脑:
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在本课形容同学们正背得起劲的样子。
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吓,害怕。害怕得呆住了。说明非常害怕。
旧时私塾先生用来打学生手心的板子。
严厉的声音。
在课文中指知识。
照,按照;例:规定。按照一向的做法。
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词语解释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1
3
2
4
5
6
7
8
9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学习第一自然段
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
那时候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呢?画出有关词语。
私塾:是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思考:1.孙中山每天到私塾以后是怎样学习的?
2.有哪些词语能表现他学习的情景?
3.先生听后,有什么反应?
学习第二自然段
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先生是怎样教课的?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为什么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这说明了什么?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当孙中山壮着胆子向先生提出请求时,同学们表现得怎么样?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摇头晃脑
吓呆了
鸦雀无声
指时间很短。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
先生又是怎样对待孙中山的呢?带着这一问题默读4—7自然段,并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
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孙中山不满足于学习现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请求时,使全班同学都吓呆了,同学们为什么会吓呆了呢?
害怕先生用戒尺打自己的掌心。
难道孙中山就不怕挨打吗?孙中山是怎样说的?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孙中山的答话。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不懂就要问》是说一遇到问题就要去问别人吗?
感悟
这篇课文通过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勇于提问,积极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更多的知识。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的名人或现代人物勇于提问,善于思考,勤奋学习。而获得重大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