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藏羚羊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已濒临灭绝,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藏羚羊的生存能力很弱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外来物种的入侵 D.偷猎者疯狂捕杀
2.引起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物种入侵 B.环境污染 C.物种退化 D.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
3.如图显示了某地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原因。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保护野生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 )
A.禁止人为偷猎 B.加强爱护动物的宣传
C.控制外来物种引入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4.人类的活动对植物有很大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不利于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是( )
A.将珍稀树种全部移栽到室内种植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繁殖基地
D.合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
5.下列行为或措施可能会给相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带来风险的是( )
A.隆中风景名胜区禁猎禁伐
B.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C.建立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D.弃养网购的非洲蚂蚁
6.“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的宣传口号,“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沟,“大”指大熊猫(如图)。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宣传教育 B.法制管理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迁地保护
7.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将动物领养回家 D.建立种子基因库
8.“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必须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B.立法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迁入动物园、植物园
9.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濒危动物迁地保护 B.大量引进外来生物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颁布保护生物的法律法规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材料二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3万个,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约有1938个类群。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木丛、草原、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
材料三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 20% 60% 12% 8%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在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2)材料二中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的多样性。其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_。
(3)分析材料三,鸟和哺乳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环境污染。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因此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偷猎者的疯狂捕杀,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观图可知,哺乳动物和鸟类面临着严重威胁的重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野生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D正确。
4.答案:A
解析:A.将珍稀树种全部移栽到室内种植不利于植物的成活,不利于保护野生植物资源,A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措施,B不符合题意。
C.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繁殖基地可以通过迁地的方式保护野生植物资源,C不符合题意。
D.不滥用植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有利于保护野生植物资源,D不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非洲蚂蚁属于外来物种,喂养网购的非洲蚂蚁,可能会危害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6.答案:C
解析:AB.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需要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AB不符合题意。
C.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最为有效的措施,C符合题意。
D.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选B。
8.答案:C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选:C。
9.答案:B
解析:A.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迁地保护,A正确。B.引进外来生物,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生物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C正确。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正确。故选B。
10.答案:(1)加快
(2)生物种类;生态系统;基因的多样性
(3)栖息地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所以,资料1中,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幼狮用利爪本能地突袭目标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都属于植食性哺乳动物,同属于脊椎动物亚门中的哺乳纲。植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犬齿退化,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白齿适于磨碎食物。
(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的动物群集行为。由题干可知,鹿群中有组织、有分工,这说明鹿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所以,鹿的肛门周围有白色的毛发,又称后盾,平时被尾巴遮挡,当遇到敌害时会将尾巴翘起露出白色的毛发,其他成员看见后会作出相应的躲避动作,这事例说明动物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