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2)——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湿地公园里生活着丰富的生物种类,下列哪种动物在自然生活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在湿地的湖水中?( )
A.鲤鱼 B.乌龟 C.带鱼 D.青蛙
2.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其中起着协调游泳作用的结构是( )
①鳞片
②鱼鳃
③头部
④躯干部
⑤尾部
⑥鱼鳍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3.如图年画中的鱼寓意“年年有余”。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 B.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
C.用于呼吸的器官是鳃 D.游泳主要通过鳍摆动
4.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乌龟的形态和习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乌龟的体表有甲壳 B.乙:乌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C.丙: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丁:乌龟与蝾螈同属于两栖动物
5.蜥蜴的下列特征主要体现出适应陆地环境的是( )
①体表有角质的鳞片
②四肢爬行
③用肺呼吸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哺乳类与鸟类相比,主要特点是( )
A.胎生、哺乳 B.体温恒定
C.两条血液循环路线 D.大脑发达
7.“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骨轻而薄,中空,减轻体重
B.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C.体温恒定,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D.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飞行
8.下列某一种动物的头骨如图所示,该动物最可能是( )
A.野牛 B.梅花鹿 C.野狼 D.猫头鹰
9.鲨鱼和鲸都善于游泳,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脊柱 B.体表覆鳞片 C.胎生哺乳 D.用鳃呼吸
10.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图是我们所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缢蛏,其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________动物。
(2)B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是因为________会限制其发育和生长。
(3)C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号称“农田卫土”,其成体用________呼吸。
(4)E的很多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如身体呈_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5)F的受精方式为________(填“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
(6)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以上六种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与A属于同一类的还有________(填序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鲤鱼是一种淡水鱼,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之中,因此可能出现在湿地的湖水中,A不符合题意。B、乌龟分布广泛,生活在海洋、淡水和陆地上,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因此可能出现在湿地的湖水中,B不符合题意。C、带鱼是海鱼,生活在海洋中,不能生活在淡水中,因此不可能出现在湿地的湖水中,C符合题意。D、青蛙活动的水环境基本都是淡水环境,因此可能出现在湿地的湖水中,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鱼在水中生活,靠⑤尾部和④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并在各种④鳍协调作用下游泳,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错误。
4.答案:D
解析:A.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甲壳,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
B.乌龟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也能在水中游泳,B正确。
C.乌龟属于爬行动物,陆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可以防止卵内水分蒸发,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正确。
D.乌龟的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蝾螈属于两栖动物,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①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可以起到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作用,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①正确。
②四肢爬行与适应陆地环境无关,②错误。
③用肺呼吸,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③正确。
④爬行动物卵生,卵外有卵壳保护,生殖离开了水,是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④正确。
所以①③④正确。
故选:C。
6.答案:A
解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等。双重呼吸是鸟类所特有的特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一般有毛,体腔以膈区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有的齿退化,心脏四腔,分为两心房和两心室,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线路,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其中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点。可见A符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A.鸟的骨骼坚固且轻而薄,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可以减轻身体体重,利于飞行,A正确。
B.鸟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气时气体都经过肺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B错误。
C.鸟类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C正确。
D.鸟类的胸骨上的肌肉发达,胸肌附着在胸骨上,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D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野牛、梅花鹿都是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只有臼齿和门齿,猫头鹰属于鸟类,没有牙齿。而图中该动物的牙齿有犬齿,所以应为野狼的牙齿,因为野狼为肉食性动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故选:C。
9.答案:A
解析:A.鲨鱼是鱼类,鲸是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常见的鱼鳞都是骨鳞,它们像是一片片瓦片覆盖在鱼儿的身上。但是鲨鱼的鳞片是盾鳞,盾鳞分为釉质、齿腔和髓腔,跟牙齿的结构是比较相似的。但是鲸是哺乳动物,没有鳞片,B错误。
C.鲨鱼是鱼类,卵生;鲸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错误。
D.鲨鱼是鱼类,用鳃呼吸;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D错误。
故选A。
10.答案:(1)软体
(2)外骨骼
(3)肺和皮肤
(4)流线
(5)体内受精
(6)B
解析:(1)A是缢蛏,其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
(2)B蝗虫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会限制其发育和生长,因此蝗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
(3)C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E属于鸟,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5)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6)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题干中的A缢蛏、B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青蛙、D蜥蜴、E鸟、F家兔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因此与A属于同一类的还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