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08 08:45:00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8s B.正常人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
【答案】B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0.3s,故A错误;
B.正常人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故B正确;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C错误;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cm,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概念的理解,结合日常经验分析判断。
2.(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所示,以科学家名字作为功和能量的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焦耳 D. 瓦特
【答案】C
【知识点】力学;热学
【解析】【解答】以科学家名字作为功和能量的单位的是焦耳。
故选C。
【分析】牛顿是力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单位;焦耳是能量单位;瓦特是功率单位。
3.(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在羽毛球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开球拍的羽毛球可以继续前行是因为羽毛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羽毛球被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的作用,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击球时球拍和球都会发生形变,故B错误;
C.动员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速度,即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效果、摩檫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分析判断。
4.(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 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正确;
B. 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B错误;
C.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
D. 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特点、结合图片分析其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是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5.(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石块和玩具气球在水中下沉,所处深度增大,由
可知石块和玩具气球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则气球的体积逐渐减小,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
可知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逐渐减小。
故选B。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浮力公式分析判断。
6.(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自行车是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及使用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停止蹬车,车不会立即停下来物体受到惯性
B.自行车刹车把省力杠杆
C.自行车轮胎表面有凸起的花纹增大摩擦力
D.骑自行车匀速上坡的过程机械能变大
【答案】A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停止蹬车,车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刹车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轮胎表面有凸起的花纹,这样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匀速上坡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杠杆的种类、摩檫力大小决定因素、机械嫩的知识分析判断。
7.(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是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参加比赛时质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加速冲刺的滑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B.乙图: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C.丙图:被推出的冰壶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向前滑行
D.丁图:沿曲线滑行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C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速度增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从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手与冰壶不再接触,手对冰壶的作用力消失,冰壶靠惯性向前滑行,故C正确;
D.花样滑冰运动员保持一定造型在冰面上沿曲线滑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员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物体运动状态、重力、惯性、合力的知识分析判断
8.(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潜水艇的艇身装有水舱,如图所示,一潜水艇正悬浮在水中,若要使该潜水艇上浮,则应该(  )
A.增大水舱内气压,从而增大潜水艇所受浮力
B.增大水舱内气压,从而减小潜水艇所受重力
C.减小水舱内气压,从而增大潜水艇所受浮力
D.减小水舱内气压,从而减小潜水艇所受重力
【答案】B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力学
【解析】【解答】要使潜水艇上浮,则重力应小于浮力,由于潜水艇浮力不变,则应增大水舱内气压,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来减小重力。
故选B。
【分析】根据潜水艇工作原理: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分析判断。
9.(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下列关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
D.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多,因此选用热值大的燃料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答案】C
【知识点】力学;热学
【解析】【解答】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运动路程无关,故A错误;
B.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但质量和密度都不变,不为零,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故C正确;
D.由
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选用热值大的燃料,燃料的利用率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质量和密度、惯性、热值、燃料利用率的概念分析判断。
10.(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了2J B.做的有用功是2.4J
C.拉力的功率是1.2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答案】B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B.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做的有用功是
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了2J,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C.由图可知,,则拉力做的总功为
则拉力的功率为
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B。
【分析】根据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公式分析求解。
11.(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的示意图。关于对木块受力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①错误;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处于不同方向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③正确;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④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析判断。
12.(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B.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C.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
D.飞艇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答案】D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A错误;
B.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故B错误;
C.物体漂浮时
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都是漂浮状态,重力不变,所受的浮力也不变,故C错误;
D.飞艇浸没在气体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飞艇受到的浮力为
飞艇的受到的重力为
因为
则有
故飞艇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浮力公式:可知,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是和的大小,依次分析判断。
13.(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硬纸片,将一枚鸡蛋放在硬纸片上,用手指快速将硬纸片弹飞,鸡蛋没有随着硬纸片飞出,而是掉入了水中,这是由于鸡蛋具有   ;如图乙所示,杯子里装满了水,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没有流出,证明了   的存在;如图丙所示,在空玻璃杯子里放一乒乓球,沿图示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跳出玻璃杯,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
【答案】惯性;大气压;小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硬纸片被弹飞前,鸡蛋静止在硬纸片上,用手指将硬纸片快速弹飞,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没有随硬纸片一起飞出去,在重力作用下掉入水中,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2)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说明大气压存在。
(3)当用力吹气时,增大乒乓球上方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气压不变,乒乓球在压强(力)差的作用下会从玻璃杯中跳出,此现象说明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综上第1空为惯性;第2空为大气压;第3空为小
【分析】根据惯性、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14.(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2022至2023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宁忠岩夺得男子1000米冠军。坐在看台观看比赛的观众,以选手宁忠岩为参照物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运动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以选手宁忠岩为参照物,坐在看台观看比赛的观众与宁忠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坐在看台观看比赛的观众是运动的。
【分析】根据参照物与研究对象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其运动状态。
15.(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用10N的水平力,将重力为2N的物体紧压于竖直墙壁上,物与墙的接触面积是40cm2,则墙面受到的压力为   N,压强是   Pa。
【答案】10;2500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竖直墙壁受到的压力
(2) 墙壁受到的压强
综上第1空为10;第2空为2500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和压强公式求解。
16.(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方形水槽,现在把一只碗放入其中,先让碗漂浮在水面上,然后让碗沉入水槽底部(水未溢出)。碗沉入水底时和漂浮时相比较,碗所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碗沉入水底时,水槽内的水深度为20cm,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答案】变小;2000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力学
【解析】【解答】(1)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则碗沉入水底时和漂浮时相比较,碗所受到的浮力变小。
(2)]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有
综上第1空为变小;第2空为2000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求解。
17.(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用20牛的水平向右的压力把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画出物体对墙面的压力。
【答案】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用20牛的水平力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也为20N;压力作用点在物体与墙的接触面上的中点上,方向垂直于墙面向右,大小为20N。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力的示意图是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表示出来,依次分析作图。
18.(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小明正在抬起一张桌子的一边,如图,请画出此时动力F1的力臂L1。
【答案】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要求,将桌子的右端抬起来时,可将其看成绕C点转动的杠杆,即C为支点;反向延长动力的作用线,从支点C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力臂的特点,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方向的垂直线段作图。
19.(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科有如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按照图甲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木块放在接触面上,桶内无细沙,读出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水平向左匀速拉动重为5N的木板,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二: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水平匀速向左拉动木板,读出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然后改变桶中沙子的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步骤三:保持沙桶中没有沙子,改变接触面的材料(钢板重为5N,毛巾重不计),水平匀速向左拉动木板,读出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传感器示数/N 拉力传感器示数/N
1 木板 20.0 10.0
2 木板 15.0 7.5
3 木板 10.0 5.0
4 钢板 20.0 6.1
5 毛巾(固定在木板上) 20.0 8.9
(1)通过前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小科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3)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乙所示的开罐器就应用到了摩擦知识。这款开罐器设计有齿轮,按图丙所示方法,饮料瓶、调味品和玻璃罐头都能轻松打开。通过齿轮设计可以增大摩擦的原理可以从实验   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答案】(1)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3)1、4、5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通过前3次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木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科的说法不合理。
(3)如图乙所示的开罐器就应用到了摩擦知识,这款开罐器设计有齿轮,按图丙所示方法,饮料瓶、调味品和玻璃罐头都能轻松打开;通过齿轮设计,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压力大小不变,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可以从1、4、5实验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综上第1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第2空: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第3空:1、4、5
【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产生条件,以及实际应用。
(1)通过前3次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木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科的说法不合理。
(3)如图乙所示的开罐器就应用到了摩擦知识,这款开罐器设计有齿轮,按图丙所示方法,饮料瓶、调味品和玻璃罐头都能轻松打开;通过齿轮设计,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压力大小不变,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可以从1、4、5实验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20.(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当他把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放在如图示的位置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向   调整光屏;调整后,在图示位置上恰能成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在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中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   。
(1)若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将光屏向   (左/右)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2)如果他换用一个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可在光具座上的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那是因为镜头的焦距变   (长/短)。
【答案】上;放大;投影仪;右;45-50;长
【知识点】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解析】【解答】因为实验的要求及需要,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此时光屏的高度有些低,故应向上调整光屏;
由图可看出,此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向后会聚,所以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故应将光屏向右调节。
(2)当换用焦距为厘米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应满足,即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厘米,所以光屏应在厘米刻度之间移动;
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或变长),物距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故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是因为镜头的焦距变长。
综上第1空为上;第2空为放大;第3空为投影仪;第4空为右;第5空为45-50;第6空为长
【分析】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点以及物距、像距、焦距、所成像之间的关系。
21.(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也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图乙中,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   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原状”)。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
【答案】(1)平衡;右
(2)4;重力;左端下沉
(3)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左端较重,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沿水平方向平衡。
(2)假设杠杆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力为G,应在B点挂n个相同的钩码,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
所以应在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
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重力相同的钩码时
因此,左端会下沉。
(3)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变大, 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综上第1空:平衡;第2空:右;第3空:4;第4空:重力;第5空:左端下沉;第6空:变大;第7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分析】(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就是平很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1)[1]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 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左端较重,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沿水平方向平衡。
(2)[1] 假设杠杆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力为G,应在B点挂n个相同的钩码,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
n=4
所以应在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
[2] [3]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重力相同的钩码时
因此,左端会下沉。
(3)[1] [2] 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变大, 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22.(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一种用来取水的机械—筒车。图乙是其结构简图,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4m,筒车旋转一周可以取水36kg,所用时间为60s。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求:
(1)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
(2)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做功的功率。
【答案】(1)进入接水槽的水的重力为
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为
(2)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做功的功率为
【知识点】力学
【解析】【分析】(1)根据功的公式:求解;
(2)根据功率公式求解。

(1)进入接水槽的水的重力为
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为
(2)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做功的功率为
23.(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一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其前方2.4 km处有一座平直的桥梁,这座桥梁限重60 t。货车到达桥梁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200 kW,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 m2,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 Pa,g取10 N/kg。
(1)求货车到达桥梁所需的时间;
(2)求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请判断该货车是否允许通过这座桥梁?
【答案】(1)货车到达桥梁所需的时间
(2)货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货车受到的阻力
(3)货车满载时的总重力
G=F=pS=5×105 Pa×1 m2=5×105 N

因为
故货车可通过这座桥梁。
【知识点】力学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求解货车到达桥梁时间;
(2)根据功率公式:和二力平衡求解货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
(3)根据压强公式:求解货车最大满载总重力。
(1)货车到达桥梁所需的时间
(2)货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货车受到的阻力
(3)货车满载时的总重力
G=F=pS=5×105 Pa×1 m2=5×105 N

因为
故货车可通过这座桥梁。
1 / 1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8s B.正常人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
2.(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所示,以科学家名字作为功和能量的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焦耳 D. 瓦特
3.(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在羽毛球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开球拍的羽毛球可以继续前行是因为羽毛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羽毛球被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5.(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6.(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自行车是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及使用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停止蹬车,车不会立即停下来物体受到惯性
B.自行车刹车把省力杠杆
C.自行车轮胎表面有凸起的花纹增大摩擦力
D.骑自行车匀速上坡的过程机械能变大
7.(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是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参加比赛时质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加速冲刺的滑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B.乙图: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C.丙图:被推出的冰壶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向前滑行
D.丁图:沿曲线滑行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8.(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潜水艇的艇身装有水舱,如图所示,一潜水艇正悬浮在水中,若要使该潜水艇上浮,则应该(  )
A.增大水舱内气压,从而增大潜水艇所受浮力
B.增大水舱内气压,从而减小潜水艇所受重力
C.减小水舱内气压,从而增大潜水艇所受浮力
D.减小水舱内气压,从而减小潜水艇所受重力
9.(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下列关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
D.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多,因此选用热值大的燃料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10.(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了2J B.做的有用功是2.4J
C.拉力的功率是1.2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1.(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的示意图。关于对木块受力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12.(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B.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C.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
D.飞艇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13.(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硬纸片,将一枚鸡蛋放在硬纸片上,用手指快速将硬纸片弹飞,鸡蛋没有随着硬纸片飞出,而是掉入了水中,这是由于鸡蛋具有   ;如图乙所示,杯子里装满了水,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没有流出,证明了   的存在;如图丙所示,在空玻璃杯子里放一乒乓球,沿图示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跳出玻璃杯,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
14.(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2022至2023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宁忠岩夺得男子1000米冠军。坐在看台观看比赛的观众,以选手宁忠岩为参照物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5.(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用10N的水平力,将重力为2N的物体紧压于竖直墙壁上,物与墙的接触面积是40cm2,则墙面受到的压力为   N,压强是   Pa。
16.(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方形水槽,现在把一只碗放入其中,先让碗漂浮在水面上,然后让碗沉入水槽底部(水未溢出)。碗沉入水底时和漂浮时相比较,碗所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碗沉入水底时,水槽内的水深度为20cm,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17.(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用20牛的水平向右的压力把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画出物体对墙面的压力。
18.(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小明正在抬起一张桌子的一边,如图,请画出此时动力F1的力臂L1。
19.(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科有如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按照图甲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木块放在接触面上,桶内无细沙,读出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水平向左匀速拉动重为5N的木板,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二: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水平匀速向左拉动木板,读出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然后改变桶中沙子的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步骤三:保持沙桶中没有沙子,改变接触面的材料(钢板重为5N,毛巾重不计),水平匀速向左拉动木板,读出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传感器示数/N 拉力传感器示数/N
1 木板 20.0 10.0
2 木板 15.0 7.5
3 木板 10.0 5.0
4 钢板 20.0 6.1
5 毛巾(固定在木板上) 20.0 8.9
(1)通过前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小科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3)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乙所示的开罐器就应用到了摩擦知识。这款开罐器设计有齿轮,按图丙所示方法,饮料瓶、调味品和玻璃罐头都能轻松打开。通过齿轮设计可以增大摩擦的原理可以从实验   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20.(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当他把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放在如图示的位置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向   调整光屏;调整后,在图示位置上恰能成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在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三种光学器件中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   。
(1)若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将光屏向   (左/右)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2)如果他换用一个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可在光具座上的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那是因为镜头的焦距变   (长/短)。
21.(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也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图乙中,在A点挂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   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原状”)。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
22.(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一种用来取水的机械—筒车。图乙是其结构简图,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4m,筒车旋转一周可以取水36kg,所用时间为60s。接水槽离倒水处的高度忽略不计,求:
(1)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
(2)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做功的功率。
23.(2024高一上·望城开学考)一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其前方2.4 km处有一座平直的桥梁,这座桥梁限重60 t。货车到达桥梁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200 kW,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 m2,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 Pa,g取10 N/kg。
(1)求货车到达桥梁所需的时间;
(2)求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请判断该货车是否允许通过这座桥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0.3s,故A错误;
B.正常人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故B正确;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C错误;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cm,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概念的理解,结合日常经验分析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力学;热学
【解析】【解答】以科学家名字作为功和能量的单位的是焦耳。
故选C。
【分析】牛顿是力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单位;焦耳是能量单位;瓦特是功率单位。
3.【答案】D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的作用,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击球时球拍和球都会发生形变,故B错误;
C.动员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速度,即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效果、摩檫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分析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 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正确;
B. 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B错误;
C.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
D. 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特点、结合图片分析其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是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5.【答案】B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石块和玩具气球在水中下沉,所处深度增大,由
可知石块和玩具气球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则气球的体积逐渐减小,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根据
可知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逐渐减小。
故选B。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浮力公式分析判断。
6.【答案】A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停止蹬车,车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刹车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轮胎表面有凸起的花纹,这样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匀速上坡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杠杆的种类、摩檫力大小决定因素、机械嫩的知识分析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速度增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从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手与冰壶不再接触,手对冰壶的作用力消失,冰壶靠惯性向前滑行,故C正确;
D.花样滑冰运动员保持一定造型在冰面上沿曲线滑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员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物体运动状态、重力、惯性、合力的知识分析判断
8.【答案】B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力学
【解析】【解答】要使潜水艇上浮,则重力应小于浮力,由于潜水艇浮力不变,则应增大水舱内气压,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来减小重力。
故选B。
【分析】根据潜水艇工作原理: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分析判断。
9.【答案】C
【知识点】力学;热学
【解析】【解答】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运动路程无关,故A错误;
B.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但质量和密度都不变,不为零,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故C正确;
D.由
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选用热值大的燃料,燃料的利用率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质量和密度、惯性、热值、燃料利用率的概念分析判断。
10.【答案】B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B.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做的有用功是
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了2J,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C.由图可知,,则拉力做的总功为
则拉力的功率为
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B。
【分析】根据滑轮组的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公式分析求解。
11.【答案】C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①错误;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处于不同方向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③正确;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④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析判断。
12.【答案】D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A错误;
B.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故B错误;
C.物体漂浮时
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都是漂浮状态,重力不变,所受的浮力也不变,故C错误;
D.飞艇浸没在气体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飞艇受到的浮力为
飞艇的受到的重力为
因为
则有
故飞艇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浮力公式:可知,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是和的大小,依次分析判断。
13.【答案】惯性;大气压;小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硬纸片被弹飞前,鸡蛋静止在硬纸片上,用手指将硬纸片快速弹飞,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没有随硬纸片一起飞出去,在重力作用下掉入水中,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2)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说明大气压存在。
(3)当用力吹气时,增大乒乓球上方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气压不变,乒乓球在压强(力)差的作用下会从玻璃杯中跳出,此现象说明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综上第1空为惯性;第2空为大气压;第3空为小
【分析】根据惯性、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14.【答案】运动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以选手宁忠岩为参照物,坐在看台观看比赛的观众与宁忠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坐在看台观看比赛的观众是运动的。
【分析】根据参照物与研究对象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其运动状态。
15.【答案】10;2500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竖直墙壁受到的压力
(2) 墙壁受到的压强
综上第1空为10;第2空为2500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和压强公式求解。
16.【答案】变小;2000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力学
【解析】【解答】(1)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则碗沉入水底时和漂浮时相比较,碗所受到的浮力变小。
(2)]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有
综上第1空为变小;第2空为2000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求解。
17.【答案】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用20牛的水平力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也为20N;压力作用点在物体与墙的接触面上的中点上,方向垂直于墙面向右,大小为20N。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力的示意图是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表示出来,依次分析作图。
18.【答案】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要求,将桌子的右端抬起来时,可将其看成绕C点转动的杠杆,即C为支点;反向延长动力的作用线,从支点C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力臂的特点,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方向的垂直线段作图。
19.【答案】(1)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3)1、4、5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通过前3次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木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科的说法不合理。
(3)如图乙所示的开罐器就应用到了摩擦知识,这款开罐器设计有齿轮,按图丙所示方法,饮料瓶、调味品和玻璃罐头都能轻松打开;通过齿轮设计,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压力大小不变,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可以从1、4、5实验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综上第1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第2空: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第3空:1、4、5
【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产生条件,以及实际应用。
(1)通过前3次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木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科的说法不合理。
(3)如图乙所示的开罐器就应用到了摩擦知识,这款开罐器设计有齿轮,按图丙所示方法,饮料瓶、调味品和玻璃罐头都能轻松打开;通过齿轮设计,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压力大小不变,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可以从1、4、5实验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20.【答案】上;放大;投影仪;右;45-50;长
【知识点】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解析】【解答】因为实验的要求及需要,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此时光屏的高度有些低,故应向上调整光屏;
由图可看出,此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向后会聚,所以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故应将光屏向右调节。
(2)当换用焦距为厘米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应满足,即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厘米,所以光屏应在厘米刻度之间移动;
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或变长),物距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故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是因为镜头的焦距变长。
综上第1空为上;第2空为放大;第3空为投影仪;第4空为右;第5空为45-50;第6空为长
【分析】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点以及物距、像距、焦距、所成像之间的关系。
21.【答案】(1)平衡;右
(2)4;重力;左端下沉
(3)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答】(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左端较重,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沿水平方向平衡。
(2)假设杠杆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力为G,应在B点挂n个相同的钩码,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
所以应在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
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重力相同的钩码时
因此,左端会下沉。
(3)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变大, 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综上第1空:平衡;第2空:右;第3空:4;第4空:重力;第5空:左端下沉;第6空:变大;第7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分析】(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就是平很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1)[1]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 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左端较重,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沿水平方向平衡。
(2)[1] 假设杠杆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力为G,应在B点挂n个相同的钩码,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
n=4
所以应在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
[2] [3]将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重力相同的钩码时
因此,左端会下沉。
(3)[1] [2] 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变大, 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
22.【答案】(1)进入接水槽的水的重力为
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为
(2)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做功的功率为
【知识点】力学
【解析】【分析】(1)根据功的公式:求解;
(2)根据功率公式求解。

(1)进入接水槽的水的重力为
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所做的功为
(2)该筒车旋转一周对进入接水槽的水做功的功率为
23.【答案】(1)货车到达桥梁所需的时间
(2)货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货车受到的阻力
(3)货车满载时的总重力
G=F=pS=5×105 Pa×1 m2=5×105 N

因为
故货车可通过这座桥梁。
【知识点】力学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求解货车到达桥梁时间;
(2)根据功率公式:和二力平衡求解货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
(3)根据压强公式:求解货车最大满载总重力。
(1)货车到达桥梁所需的时间
(2)货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货车受到的阻力
(3)货车满载时的总重力
G=F=pS=5×105 Pa×1 m2=5×105 N

因为
故货车可通过这座桥梁。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