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资源 学生在三年级时学过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整数加减计算,“相 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也初步理解。学生经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类比、迁移等学习策略也有所体会。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基础。
预习设计 1.看书第47页例1图,提出2道加法和2道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2.分别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与书上例1对照一下是否正确。3.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并思考书第48页试一试中的问题。4.练一练:书第48页1、2题。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出示书上的图,交流预习作业1。并列出算式。谈话揭题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根据上面问题列出的算式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问题1(1)小组交流预习时怎样用竖式计算的?(2)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 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2.同上学习 问题2思考: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3.试一试。4.总结和归纳。(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书第48页练一练1、2题。2.练习八第1~3题。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提高题:①小刚身高1.37米,比小东矮0.06米,小东身高多少米?②一桶水,倒去了2.3千克,剩下的比倒去的还多2.7千克,这桶水原有多少千克? 板块一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板块二用竖式计算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方法。2.讨论竖式,哪一种正确?小结: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3.谈话: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检查下自己的预习作业。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4.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板块三检查预习作业有问题改正。第1题:说说计算中要注意些什么?第2题: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指名口答。第3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如学校到少年宫共有多少千米?小华从家到小少宫比小冬从家到少年宫要多走多少千米?板块四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共同研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