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1 18: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
结合三幅地图的不同之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春秋时期(争霸)战国(兼并)战争不断。
西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传统的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
权力下移,传统的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
春秋时期(争霸)战国(兼并)战争不断。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 平王东迁 B 列国纷争 C 华夏认同 D 王室衰微
1.农业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牛尊
二、经济之变——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冶铁场景构想图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通过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的方式,实现自给自足。
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
1.农业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牛尊
二、经济之变——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冶铁场景构想图
2.工商业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涌现;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二、经济之变——经济发展
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史记 货殖列传》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铁犁牛耕
私田开垦
公田抛荒
新兴地主阶级
自耕农、
佃农
改革变法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经济之变——经济发展
(1)经济
(2)政治
(3)军事
(4)思想
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法家学说成为推行变法的思想武器
三、政治之变——变法运动
(一)背景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起来,但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
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3
公元前594年
鲁国“初税亩”
公元前685年
齐国“相地而衰征”
公元前538年
郑国“作丘赋”
公元前408年
秦国“初租禾”
公元前645年
晋国“作爰田”
公元前548年
楚国“书土田”
鲁国
齐国
楚国
秦国
晋国
郑国
1.春秋税制改革
三、政治之变——变法运动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乐毅改革
2.战国主要变法
三、政治之变——变法运动
BC356年 商鞅变法(1)内容
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④“废井田,开阡陌”
⑥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土地制度:
农商政策:
经济:
政治:
社会:
军功爵制:
行政管理:
小家庭化:
连坐制度:
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⑤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三、政治之变——变法运动
2.商鞅变法
材料1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积极性,顺应小农经济发展,增加税赋收入
材料2 “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列入家族谱)”—— 朱绍侯《商陕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打击旧贵族,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战斗力
材料3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员治理。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有利于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BC356年 商鞅变法(1)内容
经济:
政治:
社会:

土地制度、农商政策:
军功爵制、行政管理:
小家庭化、连坐制度
(2)评价
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之变——变法运动
BC356年 商鞅变法(1)内容
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④“废井田,开阡陌”
⑥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土地制度:
农商政策:
经济:
政治:
社会:
军功爵制:
行政管理:
小家庭化:
连坐制度:
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⑤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三、政治之变——变法运动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争辩;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说、学派,就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问题进行争论。
(一)含义
思考: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P13思考点)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
⑴政治:王权衰微,诸侯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⑵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为文化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⑶阶层: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
⑷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二)背景
社会存在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社会意识
春秋
“仁”

西周等级礼乐制度
私学
春秋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兼爱
新兴地主阶级
以法
逍遥
相生相胜
新兴地主阶级
(三)内容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仁、礼
以德治国
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
反对战争
以贤治国
根据材料,比较儒、道、墨、法四家在治国思想上的异同。
重刑罚
以法治国
(三)内容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根据材料,认识道、阴阳家哲学中的思考。
(三)内容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古代朴素唯物论
根据材料,认识道、阴阳家哲学中的思考。
朴素辩证法
(三)内容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性质:
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满足更多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要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四)评价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结合两幅地图的不同之处,思考当时的社会形势。
五、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7
华夏意识的建立
华夏说的来源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朝孔颖达
“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华夏认同
民族大融合
民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五、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井田制逐渐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确立。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不断遭到破坏。
诸侯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和强化地主阶级专政。 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
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____________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5.民族关系上: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华夏族与周边民族以政治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相互交融。
封建土地私有制
新兴地主阶级
争霸、兼并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
社会大转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逐渐建立起来
春秋战国
争霸兼并
铁犁牛耕
变法运动
百家争鸣
政治大纷争
经济大发展
制度大变革
思想大解放
民族大交融
华夏认同
一、背景:(四)文化下移,士阶层崛起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四、思想文化之变——百家争鸣
墨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君主要以法、术、势治国;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思维拓展:孔子政治主张是否获得统治者认可?为什么?
孔子政治主张遭冷遇的原因:以仁爱、德治、教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时代需要。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东奔西走,屡次碰壁,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③朴素的辩证法:事物皆有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断转化
哲学思想:
①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
②人生观: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道自然无为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其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治大国,若烹小鲜
25
2.表 现
孟子
核心:“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义利观:先义后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性论: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01
02
03
04




儒家
26
1. 政治上:隆礼重法
2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3.“君舟民水”的观点
4. 天命观:“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5. 性恶论:礼乐规范,使人向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
荀子




儒家
28
庄子
“齐物”,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
“逍遥”的人生态度,旁观、超然、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道家
邹衍
邹衍:(约前305—前240)亦称驺衍。战国时齐国人。稍晚于孟子。为阴阳家代表人物、 五行创始人。
主要观点:
①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②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历史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克的顺序而循环。




阴阳家
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时鲁国(一说宋国)人,名翟。墨家创始者。曾为宋国大夫。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病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训》),乃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徒属满天下,形成墨家学派。与儒家对立,并称“儒墨显学”。
主要观点:
①尚俭:反对浪费,主张“非乐”、“非葬”,“去无用之费”。
②兼爱: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③非攻:即反对不义的攻伐,并斥之为“天下之巨害”。
④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墨家
韩非子
韩非:原称韩子,后人为与唐韩愈区别,改称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末韩国人。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事荀子。曾数次上书韩王安修明法度,不见用。著作传入秦国,得秦王政赏识。后出使秦国,得见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获中。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
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法家
①变革观:厚今薄古,变法革新,“法后王”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②法治观: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③集权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相结合
④伦理观:性恶论,用刑罚使人恐于犯罪。
1.经济上
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
(1)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步没落。
(2)社会关系的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
(3)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的潮流。
3.军事上: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5.民族关系上:在频繁往来和密切练习中,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
百家争鸣
一、背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