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单元教学规划 5.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课时教案(含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单元教学规划 5.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课时教案(含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4:2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苏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岩石与矿物
单元主题 本单元《岩石与矿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特别是地球表面广泛分布的岩石与矿物,通过观察、分类、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岩石与矿物不仅是地球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学习这一主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初步认识和尊重。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理解岩石与矿物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的分布与重要性。 掌握岩石的基本分类(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及其特征。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及其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等)。 学习内容: 岩石的形成过程与分类。 常见矿物的识别方法。 岩石与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简单的岩石与矿物实验探究。 学业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岩石进行初步分类。 能够识别并描述几种常见矿物的特征。 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实验,探究岩石与矿物的性质。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岩石与矿物的多样性,同时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岩石样本、进行矿物硬度测试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岩石与矿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的年龄阶段,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然而,他们对岩石与矿物的了解可能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通过直观展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岩石与矿物的清晰概念,并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树立岩石与矿物是地球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 理解岩石与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变化。 科学思维: 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岩石与矿物的特征。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并验证关于岩石与矿物的假设。 探究实践: 能够独立完成岩石与矿物的观察、分类和实验探究活动。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进行科学探究。 态度责任: 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探索自然的热情。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岩石与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单元结构化活动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岩石与矿物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单元主题。 2. 理论学习: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分类及矿物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3. 观察实践:分组进行岩石样本的观察,记录其特征,尝试进行分类。 4. 实验探究:进行矿物硬度测试、光泽观察等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5. 综合应用:讨论岩石与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材料、珠宝饰品等。 6. 总结反思: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达成评价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观察实践、实验探究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及问题解决能力。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岩石分类报告、矿物特征描述等作业的质量和创新性。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第十八课《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素养: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的矿物特征,理解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形成过程及分类标准,掌握基本的矿物鉴别方法。
2. 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并得出结论。
3. 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矿物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 信息素养:学会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获取矿物知识,提高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矿物的定义、特性及分类标准。掌握几种常见矿物的识别方法。认识到矿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矿物形成的地质过程,特别是复杂的地质作用对矿物种类和分布的影响。将抽象的矿物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在探究活动中有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界中矿物奇观的视频,如宝石矿洞、五彩斑斓的岩石层等,同时配以引人入胜的旁白,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初步感受矿物的美丽与神奇,为后续学习设置悬念,引发探究欲望。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矿物的初识(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的矿物样本(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光泽、硬度等特征。 学生分组,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一步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探究活动二:矿物的分类活动设计: 介绍矿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 提供一组矿物卡片,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所学分类原则对卡片上的矿物进行分类。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分类结果及理由。 探究活动三:矿物的形成 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矿物形成的地质过程动画,如岩浆冷却凝固、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等。 学生观看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至少两种矿物的形成过程。 探究活动四:矿物与生活 活动设计: 分组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矿物制品(如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准备图片或实物展示。 每组上台展示,说明该制品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用途。 探究活动五:矿物的保护与利用 活动设计: 组织一场小型辩论会,主题为“矿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收集资料,准备论点,进行辩论。 通过实物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对矿物的直观认识,掌握基本观察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加深学生对矿物分类原则的理解,锻炼分类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地质过程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矿物的形成原理,增强记忆力。 通过生活实例的展示与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矿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矿物资源的价值、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培养其辩证思维和责任感。
(三)生活应用 设计一个“绿色生活小贴士”环节,鼓励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节约矿物资源、减少浪费的建议。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形成班级绿色生活公约。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四)知识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或板书总结。 - 学生口头或书面总结学习收获,提出疑问或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持续探索未知领域。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矿物是自然界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固定的____和____的天然化合物。
答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2.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
答案:金刚石
3.玻璃的主要原料是____和____。
答案:石英砂;纯碱
4. 常见的矿物分类依据有____、____等。
答案:化学成分;晶体结构
(二)、判断题
1. 所有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
答案:√
2. 矿物的光泽越亮,价值就越高。()
答案:×
3. 煤炭是一种金属矿物。()
答案:×
(三)、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矿物通常用作珠宝?
A. 石膏 B. 石英 C. 滑石 D. 石灰石
答案:B
2. 矿物资源是()
A. 可再生资源 B. 不可再生资源 C. 太阳能资源 D. 气候资源
答案:B
3. 下列哪个过程与矿物的形成无关?
A. 岩浆冷却B. 流水沉积 C. 生物作用 D. 人类开采
答案:D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一种你熟悉的矿物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示例:石英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矿物,它的硬度高、光泽好,且化学性质稳定。在生活中,石英常被用于制作玻璃、陶瓷、石英钟等。玻璃是石英砂经过高温熔融后制成的,具有透明、坚硬、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交通等领域。
为什么要珍惜和保护矿物资源?
答案示例:矿物资源是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基础材料。然而,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为了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矿物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