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1.1 歌表演 大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1.1 歌表演 大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30 11: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鹿》歌表演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歌表演 大鹿》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鹿的特征和动作。歌曲结构简单,易于学习,同时又蕴含丰富的表现力,非常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和表演。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并在歌表演中发挥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并能够跟随音乐做出基本的律动。他们天性活泼,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对于动物题材的歌曲往往有很高的兴趣。然而,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在歌唱技能方面,学生可能存在音准不稳定、节奏感不强等问题。在表演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因害羞而不敢大胆表现。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信,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大鹿》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愉悦情感。
2. 艺术表现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学会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
尝试将歌唱与表演结合,形成完整的艺术表现。
4.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中描绘的大鹿形象,认识自然界中动物的特征。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学会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 教学难点:
将歌唱与表演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地表现歌曲内容。
克服部分学生的羞涩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六、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与歌曲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和表演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参考。
3. 分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
4. 游戏教学法:设计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
5. 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创造力。
七、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2. 教学课件:包含歌曲音频、歌词、配图、视频素材
3. 简易乐器:三角铁、手鼓等
4. 道具:鹿角头饰(可选)
5. 教学挂图:大鹿图片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种美丽的动物。(展示大鹿图片)看,这是什么动物?
生:大鹿!
师:没错,这就是大鹿。谁能说说大鹿有什么特点呢?
生1:大鹿有漂亮的鹿角。
生2:大鹿跑得很快。
生3:大鹿的眼睛很大很漂亮。
师:说得太好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大鹿的歌曲,还要把它表演出来,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8分钟)
1. 初步聆听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大鹿》的歌曲。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特点。(播放歌曲)
(音乐播放完毕)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这首歌很欢快。
生2:歌词里描述了大鹿的样子。
师:非常好!这首歌确实很欢快,它生动地描绘了大鹿的形象。
2. 节奏感知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跟着节奏拍手。(再次播放歌曲,带领学生拍手)
师:大家做得很棒!你们发现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吗?
生:节奏很有弹跳感,像大鹿在跳跃。
师:说得太好了!这个富有弹性的节奏正好表现了大鹿轻盈活泼的特点。
(二)探究(10分钟)
1. 歌词学习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歌词。(展示歌词)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
(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语气和节奏)
师:歌词中描述了大鹿的哪些特点?
生1:大鹿有一对大眼睛。
生2:大鹿会扭头看。
生3:大鹿会跳跃。
师:很好!这些都是大鹿的特点。我们在唱歌的时候,要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
2. 旋律学习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旋律。我们分成两句来学,我先唱,你们跟着我重复。
(教师分句示范,学生跟唱,注意纠正音准问题)
师:现在我们把两句连起来唱。
(带领学生完整演唱一遍)
(三)示范(7分钟)
1. 表演动作创编
师:唱歌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表现大鹿。比如,当我们唱到"大眼睛"时,可以这样做(教师示范用手比划大眼睛的动作)。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动作?
生1:唱到"扭头看"时,可以扭头。
生2:唱到"跳起来"时,可以原地跳一下。
师:这些想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试试。
2. 综合表演
师:现在,让我们把歌唱和动作结合起来。我来示范一遍,大家仔细看。
(教师示范完整的歌表演)
师:看完老师的示范,你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环节三:巩固延伸(8分钟)
1. 分组练习
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表演,然后再交换。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巡视指导)
2. 游戏活动:"大鹿快跑"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当音乐响起时,大家要像大鹿一样又唱又跳。音乐停止时,要立即停下来,做出歌词中的一个动作。准备好了吗?
(带领学生进行游戏,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大鹿》这首歌,不仅学会了唱,还学会了表演。通过这首歌,我们认识了大鹿的特点,感受到了音乐的美。
作业:
1. 在家练习演唱《大鹿》,并思考如何把表演做得更好。
2.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下次上课我们一起分享。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提问,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全方位感知歌曲,培养音乐感受力。
(2) 探究音乐环节:采用分步骤教学法,从歌词到旋律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歌曲。通过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分组练习和游戏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十一、板书设计
歌表演:大鹿
1. 歌曲特点
欢快的节奏
优美的旋律
生动的歌词
2. 大鹿的特点
大眼睛
扭头看
轻盈跳跃
3. 表演要点
准确演唱
富有表情
动作协调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对《大鹿》这首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创编表演动作时,他们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然而,在歌唱环节,部分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针对性的音准训练游戏。在表演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因害羞而不敢大胆表现,这提醒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时间安排方面,探究环节稍显紧张,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这一环节的时间,或者在之后的课程中进行补充。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知识,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未来可以考虑将这种将音乐学习与自然知识结合的方式应用到其他课程中,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