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2.1 唱歌 数蛤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2.1 唱歌 数蛤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30 11: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歌《数蛤蟆》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数蛤蟆》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富有趣味性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易学,节奏鲜明活泼,歌词生动有趣,非常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歌曲巧妙地将数数练习融入其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加深对自然界中小动物的了解和喜爱。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在音乐方面,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模仿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然而,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可能在准确把握节奏和音准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在唱歌的同时进行数数时。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能力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数蛤蟆》歌曲的活泼节奏和有趣旋律。
识别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和基本节奏型。
培养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度,特别是对蛤蟆叫声的模仿。
2. 艺术表现
能够准确演唱《数蛤蟆》,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学会在演唱中准确地进行数数,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性。
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 创意实践
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模仿蛤蟆的叫声。
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配合歌曲演唱。
探索用身边的物品创造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伴奏。
4. 文化理解
了解儿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歌曲中蛤蟆这一动物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培养对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数数部分的节奏。
在演唱中准确进行数数,同时保持音准。
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深入理解歌曲内容。
2. 教学难点:
在演唱数数部分时保持节奏的稳定性和音准的准确性。
协调唱歌、数数和动作表现。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六、教学方法:
范唱法:教师示范演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演唱模范。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蛤蟆的叫声和动作,增强表现力。
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组,实施差异化教学。
创造法: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和节奏,培养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和视频)
《数蛤蟆》歌曲音频
蛤蟆图片或玩偶
简易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小鼓、沙锤等)
数字卡片(1-10)
小白板和马克笔(用于即时记录和展示)
绿色丝巾或头饰(用于角色扮演)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有趣的小动物。(展示蛤蟆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1:是青蛙!
生2:不对,是蛤蟆!
师:没错,这就是蛤蟆。它们喜欢生活在哪里呢?
生3:池塘里!
师: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蛤蟆是怎么叫的。(播放蛤蟆叫声)
师:你们能模仿蛤蟆的叫声吗?
(学生们开始模仿蛤蟆叫声)
师:太棒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蛤蟆的歌曲,它叫《数蛤蟆》。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10分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数蛤蟆》。请大家仔细听,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
(播放《数蛤蟆》完整音频)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4:歌里数了很多数字!
生5:还有蛤蟆叫的声音。
师:观察得真仔细!这首歌确实把数数和蛤蟆的叫声结合在一起了。现在,我来为大家完整演唱一遍。
(教师示范演唱《数蛤蟆》)
(二)探究(15分钟)
师:刚才我们听到歌曲里有数数,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有多少只蛤蟆。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数)
师: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歌的节奏。请大家跟着我,用手拍打大腿。
(教师带领学生拍打节奏,特别强调数数部分的节奏)
师:接下来,我们把歌曲分成几个小部分来学习。先学习第一句:"一只蛤蟆一张嘴"。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跟随模仿)
师:大家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叫"跳蛤蟆"。当音乐响起时,大家要像蛤蟆一样跳起来,音乐停时就蹲下。
(进行"跳蛤蟆"游戏,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三)示范(5分钟)
师:现在,老师来示范如何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蛤蟆的叫声。
(教师示范用不同音调和情绪表现"呱呱呱")
师:你们也来试试,用开心的语气说"呱呱呱"。
(学生尝试用不同情绪表现蛤蟆叫声)
师:太棒了!我们把这些有趣的叫声加入到歌曲中去吧。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数蛤蟆"的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我会发给你们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解释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时传递卡片,音乐停时拿到卡片的学生要唱出相应的数数部分)
(进行"数蛤蟆"游戏)
师:你们玩得真开心!现在,让我们尝试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蛤蟆。当我们唱到"呱呱呱"时,大家可以做出蛤蟆跳跃的动作。
(学生创编并展示动作)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数蛤蟆》这首有趣的歌曲。我们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数数,甚至模仿了蛤蟆的叫声和动作。记住,音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作业:
1. 在家练习演唱《数蛤蟆》,特别注意数数部分的准确性。
2. 观察家附近的小动物,试着模仿它们的叫声,下次课上分享。
3. 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数蛤蟆》这首歌曲,下次课展示。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图片和声音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模仿蛤蟆叫声,初步感受音乐的趣味性,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音乐环节:
采用分步骤教学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通过游戏和肢体活动,加深对节奏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蛤蟆叫声,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巩固延伸环节:
设计"数蛤蟆"游戏,将音乐学习与数学思维相结合,巩固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十一、板书设计
唱歌:数蛤蟆
1. 歌曲特点:
生动有趣
数数+歌唱
2. 演唱要点:
准确的节奏
清晰的数数
活泼的表情
3. 蛤蟆叫声:呱呱呱
(开心) (生气) (困倦)
4. 创意表现:
声音模仿
动作创编
十二、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对《数蛤蟆》这首歌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模仿游戏、节奏练习和创意表演等,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在数数部分的表现上有明显进步。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这说明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有效。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协调唱歌、数数和动作表现时存在一些困难,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这些学生。此外,学生们在创编动作和模仿声音时展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这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考虑如何更好地将音乐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如数学、自然科学)相结合,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自信、更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将是我下一步教学的重点。最后,我认为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小组合作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