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布老虎》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布老虎》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欣赏曲目。这首歌曲源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歌词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歌曲通过描绘布老虎这一传统民间玩具的特征和动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加深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在音乐方面,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跟随简单的旋律哼唱和做简单的律动。然而,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可能在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在表现歌曲中布老虎的形象和特征时可能缺乏自信。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表现能力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布老虎》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美。
识别歌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培养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审美能力。
2. 艺术表现
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符合节奏的简单律动。
学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布老虎的特征。
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创意实践
创造性地表现布老虎的不同动作和形态。
尝试用身边的物品创造简单的乐器来配合音乐。
探索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 文化理解
了解布老虎这一传统民间玩具的文化背景。
认识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理解并表现布老虎的形象和特征。
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深入欣赏歌曲。
2.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协调音乐聆听、动作表现和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曲欣赏和动作表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模范。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节奏和旋律的理解。
情景教学法:创设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表现歌曲。
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组,实施差异化教学。
创造法: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和简单伴奏,培养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和视频)
《布老虎》歌曲音频
布老虎玩具或大幅图片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小鼓、沙锤、三角铁等)
彩色丝巾(用于模仿布老虎的动作)
制作简易乐器的材料(如空盒子、豆子等)
小白板和马克笔(用于即时记录和展示)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拿出布老虎玩具或展示图片)
生1:哇,是布老虎!
生2:好可爱啊!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布老虎玩具。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3:它的身体是布做的,很软。
生4:它的眼睛很大,看起来很滑稽。
师:观察得真仔细!布老虎不仅是一个可爱的玩具,它还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布老虎》,看看歌曲里的布老虎是不是和我们看到的一样有趣。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10分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布老虎》的歌曲。请大家仔细听,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
(播放《布老虎》歌曲)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5:歌曲很欢快,让人想跟着动起来。
生6:我听到了鼓声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师:非常好的观察!这首歌确实很欢快,节奏也很有趣。现在,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跟着音乐轻轻拍手,感受一下歌曲的节奏。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拍手打节奏)
(二)探究(15分钟)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歌曲的节奏,现在让我们来仔细听听歌词。歌曲里的布老虎是怎样的?
生7:布老虎会走路。
生8:它还会摇尾巴。
师:没错!在歌曲里,布老虎变得活灵活现。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叫"布老虎走一走"。当音乐响起时,大家要像布老虎一样走路,音乐停时就要立刻停下来,好吗?
(进行"布老虎走一走"游戏)
师:太棒了!你们走得真像布老虎。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个动作。当唱到"摇呀摇"时,我们就摇摇身体,像布老虎摇尾巴一样。
(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三)示范(5分钟)
师:现在,老师来示范如何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整首歌曲。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示范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歌曲)
师:看完老师的示范,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9:我觉得可以把动作做得更夸张一些,会更有趣。
生10: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模仿布老虎吗?
师:这些都是很棒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布老虎变变变"的游戏。每个人拿一条彩色丝巾,想象自己是一只布老虎,用丝巾来装扮自己。音乐响起时,大家要随着音乐表演自己的"布老虎"。
(进行"布老虎变变变"游戏)
师: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用身边的物品为这首歌伴奏。看看教室里有什么东西可以发出声音?
(引导学生探索身边物品的声音,并尝试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布老虎》这首有趣的歌曲。我们不仅学会了欣赏,还学会了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歌曲。记住,音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业:
1. 在家练习欣赏《布老虎》,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2. 和家人一起收集关于其他传统玩具的有趣歌曲或故事,下次课上分享。
3. 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下次课带来演示。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实物和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歌曲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音乐环节: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节奏和内容。通过肢体活动,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记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巩固延伸环节:
设计创意性的活动,如"布老虎变变变"游戏和简易乐器创作,将音乐学习与创造性表达相结合,巩固所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音乐实践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
欣赏:布老虎
1. 歌曲特点:
欢快的节奏
生动的形象
2. 布老虎的特征:
可爱
活泼
3. 音乐表现:
声音模仿
动作创编
简单伴奏
十二、教学反思
在这节《布老虎》欣赏课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证明了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传统民间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实物展示、游戏化学习和创意表演等,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特别是在动作创编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这说明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有效。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协调音乐聆听和动作表现时存在一些困难,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这些学生提高音乐协调能力。此外,学生们在创造简易乐器和即兴伴奏时展现出了很强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这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考虑如何更好地将音乐欣赏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自信、更富有表现力地欣赏和表现音乐,将是我下一步教学的重点。最后,我认为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跨学科元素,如将音乐与美术、语文等学科相结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