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龟兔赛跑》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龟兔赛跑》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欣赏课曲目。这首音乐作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著名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的情节。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和乐器音色,巧妙地刻画了乌龟和兔子两个角色的特点,以及赛跑过程中的各个场景。这首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传递了"骄傲自满必败,持之以恒能成功"的寓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作品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非常适合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素材。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音乐有天然的兴趣,喜欢听故事,也乐于表现自己。大多数学生已经熟悉"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为理解音乐作品提供了基础。然而,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还在发展中,可能难以准确识别不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此外,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在创意表达方面,学生们普遍喜欢模仿和创造,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情节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音乐中不同角色(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特点。
体会音乐如何表现故事情节的变化。
培养对音乐节奏、旋律和音色的敏感度。
2. 艺术表现
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中的不同角色和情节。
学会用声音或身体动作模仿音乐中的特定片段。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如绘画、表演)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 创意实践
根据音乐创编简单的动作或表情。
鼓励学生想象并创造性地表达如何用音乐讲述其他故事。
尝试用身边的物品创造简单的音效来配合故事情节。
4. 文化理解
了解音乐如何作为讲述故事的一种方式。
认识音乐在表达情感和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理解"龟兔赛跑"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如何表现不同角色和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将音乐与故事情节相结合。
2. 教学难点:
识别不同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和表现效果。
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学生将音乐与情节变化联系起来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 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用动作表现音乐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不同表现手法。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5. 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创编与音乐相关的动作和表演。
6.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7. 情境教学:创设故事场景,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七、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2. 音频:《龟兔赛跑》音乐
3. 视频:动画版《龟兔赛跑》故事(无声)
4. 图片:乌龟和兔子的卡通图片
5. 乐器:小鼓、三角铁
6. 绘画工具:彩笔、纸张
7. 道具:可选用乌龟和兔子的头饰或玩偶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听一个特别的音乐故事。在开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热烈回应)听说过!
师:太好了!那谁能简单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生1:是讲乌龟和兔子比赛跑步的故事。
生2:兔子跑得快,但是半路睡着了,最后乌龟赢了比赛。
师:说得真好!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用音乐来讲述这个故事,会是什么样子呢?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8分钟)
1. 初次聆听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这首《龟兔赛跑》的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想象音乐中的画面。(播放音乐)
师:睁开眼睛吧。谁能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1:我听到了快快慢慢的声音,好像是兔子和乌龟在跑。
生2:我觉得中间有一段很安静,可能是兔子在睡觉。
师:观察得真仔细!这首音乐确实生动地描绘了龟兔赛跑的过程。
2. 角色音乐特点分析
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我们重点关注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特点。(再次播放音乐)
师:乌龟的音乐是什么样的?
生:慢慢的,稳稳的。
师:没错!那兔子的音乐呢?
生:快快的,跳跳的。
师:太棒了!现在,我用小鼓来模仿乌龟的步伐(示范),用三角铁来模仿兔子的跳跃(示范)。大家跟着节奏,用手拍一拍。
(二)探究(10分钟)
1. 音乐与情节结合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动画,但是没有声音。请大家根据画面的变化,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你记忆中的音乐变化。准备好了吗?
(播放无声动画,学生做动作)
师:真棒!现在我们分成两组,"乌龟组"和"兔子组"。当你听到属于自己角色的音乐时,就做出相应的动作。准备好了吗?开始!
(播放音乐,学生表演)
2. 音乐创意表达
师:如果是你来为这个故事作曲,你会怎么表现呢?比如,兔子睡觉的时候,你会用什么音乐?
生1:我会用很轻很慢的音乐。
生2:我想用打呼噜的声音。
师:这些想法都很有创意!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你觉得合适的声音或动作,来表现故事的结尾部分。
(三)示范(7分钟)
师:让我们再听一遍完整的音乐。这次,我会指出一些重要的部分,大家要特别注意听。
(播放音乐,教师适时指出关键段落)
师:听,这里是比赛开始的号角声。现在是乌龟慢慢爬的声音。哦,兔子跑起来了,听到了吗?
环节三:巩固延伸(8分钟)
1. 音乐绘画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彩笔和纸,我们要边听音乐边画画。画出你最喜欢的场景,要根据音乐的变化来画哦。
(播放音乐,学生作画)
2. 故事续编
师:音乐讲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如果要用音乐来讲述"狼来了"的故事,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1:可以用很紧张的音乐表示狼来了。
生2:羊群可以用轻快的音乐。
师:这些想法都很棒!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龟兔赛跑》这首音乐,学习了如何用音乐来讲述故事。我们发现,音乐可以表现不同的角色和情节,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记住,音乐不仅能带给我们快乐,还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作业:
1. 在家中再次聆听《龟兔赛跑》,画出你最喜欢的场景,并写下你的感受。
2. 思考并写下:你从这个故事和音乐中学到了什么?
3. 尝试用家中的物品创造简单的音效,来表现一个你喜欢的故事片段。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故事引入和闭眼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角色音乐特点分析和音乐与情节结合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结合动作表演和分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加深对音乐特点的理解。
(3) 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音乐绘画和故事续编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个环节不仅强化了音乐学习,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意能力和联想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龟兔赛跑
1. 故事情节:
起跑 - 比赛 - 兔子休息 - 乌龟超越 - 结局
2. 音乐特点:
乌龟:缓慢、稳定
兔子:快速、轻快
3. 音乐表现:
节奏 - 旋律 - 音色
4. 故事寓意:
坚持不懈 vs 骄傲自满
5. 创意延伸:
音乐讲故事
十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龟兔赛跑》这首音乐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引入、动作表演、分组活动和创意表达等,学生们不仅理解了音乐如何表现不同角色和情节,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音乐元素识别环节,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此外,在创意表达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害羞,不太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这提醒我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鼓励他们。整体而言,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并在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方面有所进步。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