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练习1 选择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Cu—64
1.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 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丙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A.表中a的值为4.6 B. 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X只含碳、氧元素
2.已知 H2S气体与SO2气体混合可迅速反应 2H2O)。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充入a个H2S分子和b个 分子,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硫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是( )
3.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 a一定是反应物
C.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 2 :1
4.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5.取4份等质量的 ,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 和 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收集到的氧气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表。已知各反应前后所涉及的含钾元素的化合物均可溶于水。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加入物质 无 KMnO4 MnO2 Mn
收集到的氧气质量/g 0 m1 m2 m3
不溶物的质量/g 0 w1 we2 w3
A.不加入其他物质时,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B. KMnO4 是KClO3分解制氧气效果最好的催化剂
C.产生氧气的质量关系为
D.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
6.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 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 NiCl2 能与 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 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7.现有 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3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 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生成 MgCl2 的质量为9.5g
C.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
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MgCl2
8.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说明 Cu不能转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 bc段发生的反应为
9.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铜、氯化铁、碳酸钠、硫酸钠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 Ba(OH)2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 )
A.盐酸、氯化铁 B.硫酸、氯化铁
C.盐酸、硫酸钠 D.硫酸、硫酸铜
10.有一定量含 HCl、CuSO4 的溶液,往其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如图所示。则溶液中溶质 HCl的质量是( )
A.20g B.40g C.9.8g D.7.3g
11. 某溶液由 NaOH、HCl、H2SO4 和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和 一定存在
B. NaOH、H2SO4 和 MgCl2 一定不存在
C. HCl和 一定存在
D. HCl一定存在,NaOH、H2SO4 一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12.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OH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提示: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 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 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C. AB段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 B点和C 点溶液的pH相等
13.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 点挂一个重为G 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14.对于反应: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Y一定是氯化钠
B. X 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18
C. X可能是 或
D. Y可能是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 ( )
16.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17.下列现象: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④户外输电线绝缘皮损坏。其中可能导致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8.用如图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 )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45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拉力的功率是99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9.如图,重力不计的一木板AC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木板 AC长9m,在A端挂一边长为50cm的正方体P,一台电动车由B点向C点运动。当车在起点B时,P对地面的压强为4500Pa,且
OA=2m,OB=1.5m。若车的质量为50kg,g取10N/kg,则( )
A.若车由B点以0.3m/s的速度向右运动且保持木板静止,车最多可以运动20s
B.木板保持静止情况下,车由 B点向右最多可以运动7m
C.若车由B点向右运动2.5m,P 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 Pa
D.物体 P重1200N
20.图1中力 F1 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 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 F2(如图2)。此过程滑轮组( )
A.总功为F2s B.额外功为
C.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
21.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 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 机械效率:
B.手的拉力: ;机械效率:
C.手的拉力: 机械效率:
D.手的拉力: 机械效率:
22.如图所示电路中,R阻值和小灯泡额定电压已知,无电压表也能测出该灯泡额定功率的是( )
23.有R1、R2 两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图像分别如图甲、乙。将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已知干路电流为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电阻R1 的阻值是电阻R2 的阻值2倍
B.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2倍
C.电阻R1 两端的电压是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的2倍
D.电阻 R1 与电阻R2 的电功率相等
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为滑动变阻器,R 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滑片 P 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不正确的是 ( )
A. R 阻值是5Ω B.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 12.8W
C.电路的最小总功率是0.8W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Ω
25.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冰箱是串联
B.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能使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C.若在图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电灯或开关,甲处应装电灯,乙处应装开关
D.断开开关S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 点都不会触电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 V保持不变,灯L上标有“2.5 V1.25W”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当开关S闭合后,移动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A 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0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可能为2W D.灯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5 W
2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28.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 可知,比热容c与热量Q成正比,与m 和△t成反比
B.50℃的水比20℃的水比热容大
C.一杯水的比热容比半杯水的比热容大
D.把煤块碾碎成煤屑时,比热容不变
29.关于燃料和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3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的比热容与B 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 A的比热容与B 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 多
D.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3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U 保持不变。灯上标有“4V 2W”字样,灯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当开关S断开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 V1与 V2 的示数之比为1: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改变了0.2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
B.当S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P=9.8W
C.电源电压U=9V
D.当S断开时,相等的时间内R1 与 R2 消耗的电能之比是1:4
高频考点练习 1选择题
1. D 2. B 3. C 4. C 5. D 6. B 7. C 8. C 9. A 10. D11. A 12. D 13. C 14. C 15. B 16. C 17. D 18. C 19. C20. D 21. C 22. C 23. D 24. C 25. B 26. D 27. A 28. D29. A 30. A 3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