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物质的分散情况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物质的分散情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30 10:57:46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物质的分散情况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解答】A. 矿泉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B. 牛奶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泥水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果粒橙 B.医用酒精 C.乳胶漆 D.芝麻酱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解答】A. 果粒橙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错误
B. 医用酒精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C. 乳胶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错误;
D. 芝麻酱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3.溶液与浊液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稳定性不同 B.分散质的状态不同
C.分散程度不同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答案】D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析。
【解答】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所以,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故答案为:D。
4.(2024八上·诸暨月考)近年来诸暨在冬季时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那么“霾”可视为(  )
A.溶液 B.纯净物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小滴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尘土颗粒属于固体,分散到气态的空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故答案为:C。
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一般情况下,水为溶剂。
【解答】① 碘酒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剂是酒精;
② 糖水溶液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③ 70%的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④ 稀硫酸是硫酸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故答案为:D。
6.(2023八上·南浔期中)在做《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多进实验室,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解答】正确操作为 :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然后手腕用力摇动震荡试管,故答案为:C。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B.密封、久置后的溶液会分层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判断。
【解答】A.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故A正确;
B.密封、久置后的溶液不会分层,故B错误;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C错误;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水,故D错误。
故选A。
8.(2020八上·西湖期末)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故A错误;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也就是溶液,故B错误;
C.水就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C错误;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9.(2022八上·定海期末)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判断。
【解答】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错误;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层和下层的密度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A。
10.现有一瓶密封的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静置时间长了,底部液体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密封的食盐水是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上下位置咸度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2023八上·临海期中)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A.根据碘、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进行解答;
B.根据碘或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进行解答;
C.根据碘或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进行解答;
D.根据碘易溶于汽油,进行解答。
【解答】A.由碘、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可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溶于酒精,则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溶于酒精,则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衣服上不慎粘上碘酒,碘易溶于汽油,衣服上不慎粘上碘酒,可以汽油清洗,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那么能恒温蒸发析出固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4)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2)以水为例分析;
(3)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恒温蒸发得到晶体。
【解答】A.空心铁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时,它才会漂浮在水面上,故A错误;
B.水就是均一、稳定的,但它不是溶液,而是纯净物,故B错误;
C.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变成饱和溶液,然后才会结晶析出固体,故C错误;
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2023八上·义乌月考)将少量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水⑥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   形成乳浊液(写序号,下同),   形成悬浊液。
【答案】①⑤;⑥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 ①橄榄油是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形成乳浊液;
②醋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③冰块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④白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⑤肥皂水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⑥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则①⑤属于乳浊液,⑥为悬浊液。
14.(2023八上·杭州期中)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⑤肥皂水,⑥泥水,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
(2)它们都属于   。
【答案】(1)①⑧⑨;②④⑥;③⑤⑦
(2)混合物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碘酒;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所以属于悬浊液的是钡餐、血液、泥水;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牛奶、肥皂水、色拉油分散在水中;故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④⑥;于乳浊液的是:③⑤⑦;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15.(2023八上·义乌月考)小金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白糖、④白醋,这4种物质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答案】(1)②③④
(2)均一性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2)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①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
②食盐、③白糖、④白醋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能形成溶液。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
16.(2024八上·拱墅期末)清汤老鸭煲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会越   。
(3)为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主要体现了溶液具有   (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的特点。
【答案】(1)蔗糖和食盐
(2)高(大)
(3)均一性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性解答;
(2)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等物质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生姜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强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所以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提高水的沸点来提高锅内温度的。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
17.(2023八上·杭州期中)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
(1)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则①②处的内容分别是:   、   。
(2)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①蔗糖与水混合,②植物油与水混合,③醋与水混合,④面粉和水混合,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答案】(1)溶质;混合物
(2)①③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征、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包含着溶质和溶剂;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2)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悬浊液。
18.(2023八上·龙泉期中)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1)①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1)B
(2)混合物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①的作用是吸附杂质,直饮水是混合物。
【解答】(1)步骤①的作用是吸附杂质,故B正确。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B;混合物。
1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分析;
(2)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解答】(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
(2)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说明碘未完全溶解,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②溶液具有均一性,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甲图示符合事实。
故答案为:(1)碘;汽油;(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1 / 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物质的分散情况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
2.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果粒橙 B.医用酒精 C.乳胶漆 D.芝麻酱
3.溶液与浊液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稳定性不同 B.分散质的状态不同
C.分散程度不同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4.(2024八上·诸暨月考)近年来诸暨在冬季时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那么“霾”可视为(  )
A.溶液 B.纯净物 C.悬浊液 D.乳浊液
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2023八上·南浔期中)在做《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B.密封、久置后的溶液会分层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2020八上·西湖期末)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9.(2022八上·定海期末)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10.现有一瓶密封的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静置时间长了,底部液体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11.(2023八上·临海期中)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12.(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那么能恒温蒸发析出固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二、填空题
13.(2023八上·义乌月考)将少量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水⑥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   形成乳浊液(写序号,下同),   形成悬浊液。
14.(2023八上·杭州期中)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⑤肥皂水,⑥泥水,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
(2)它们都属于   。
15.(2023八上·义乌月考)小金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白糖、④白醋,这4种物质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6.(2024八上·拱墅期末)清汤老鸭煲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蔗糖和食盐。蔗糖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会越   。
(3)为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主要体现了溶液具有   (选填“稳定性”或“均一性”)的特点。
17.(2023八上·杭州期中)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
(1)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则①②处的内容分别是:   、   。
(2)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①蔗糖与水混合,②植物油与水混合,③醋与水混合,④面粉和水混合,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18.(2023八上·龙泉期中)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1)①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解答】A. 矿泉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B. 牛奶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泥水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解答】A. 果粒橙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错误
B. 医用酒精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C. 乳胶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错误;
D. 芝麻酱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析。
【解答】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所以,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小滴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尘土颗粒属于固体,分散到气态的空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一般情况下,水为溶剂。
【解答】① 碘酒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剂是酒精;
② 糖水溶液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③ 70%的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④ 稀硫酸是硫酸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多进实验室,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解答】正确操作为 :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然后手腕用力摇动震荡试管,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判断。
【解答】A.溶液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故A正确;
B.密封、久置后的溶液不会分层,故B错误;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C错误;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水,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故A错误;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也就是溶液,故B错误;
C.水就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C错误;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判断。
【解答】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错误;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层和下层的密度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密封的食盐水是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上下位置咸度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A.根据碘、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进行解答;
B.根据碘或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进行解答;
C.根据碘或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进行解答;
D.根据碘易溶于汽油,进行解答。
【解答】A.由碘、高锰酸钾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可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溶于酒精,则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溶于酒精,则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衣服上不慎粘上碘酒,碘易溶于汽油,衣服上不慎粘上碘酒,可以汽油清洗,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4)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2)以水为例分析;
(3)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恒温蒸发得到晶体。
【解答】A.空心铁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时,它才会漂浮在水面上,故A错误;
B.水就是均一、稳定的,但它不是溶液,而是纯净物,故B错误;
C.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变成饱和溶液,然后才会结晶析出固体,故C错误;
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①⑤;⑥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 ①橄榄油是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形成乳浊液;
②醋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③冰块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④白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⑤肥皂水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⑥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则①⑤属于乳浊液,⑥为悬浊液。
14.【答案】(1)①⑧⑨;②④⑥;③⑤⑦
(2)混合物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碘酒;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所以属于悬浊液的是钡餐、血液、泥水;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牛奶、肥皂水、色拉油分散在水中;故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④⑥;于乳浊液的是:③⑤⑦;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15.【答案】(1)②③④
(2)均一性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2)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①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
②食盐、③白糖、④白醋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能形成溶液。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
16.【答案】(1)蔗糖和食盐
(2)高(大)
(3)均一性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性解答;
(2)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等物质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生姜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强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所以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提高水的沸点来提高锅内温度的。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
17.【答案】(1)溶质;混合物
(2)①③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征、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包含着溶质和溶剂;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2)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悬浊液。
18.【答案】(1)B
(2)混合物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①的作用是吸附杂质,直饮水是混合物。
【解答】(1)步骤①的作用是吸附杂质,故B正确。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B;混合物。
19.【答案】(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分析;
(2)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解答】(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
(2)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说明碘未完全溶解,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②溶液具有均一性,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甲图示符合事实。
故答案为:(1)碘;汽油;(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