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01 08:1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已知OC平分∠AOB,P是距离是OC上一点,PH⊥OB于点H,若PH=5,则点P到射线OA的距离是(  )
A.6 B.5 C.4 D.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边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角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应是(  )
A.P点 B.Q点 C.M点 D.N点
4.BP是∠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BP=20°,∠ACP=50°,则∠P=( )
A.30° B.40° C.50° D.60°
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8,则△EDF的面积为(  )
A.6 B.10 C.12 D.22
6.在正方形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的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是5×5的正方形方格纸,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7.如图,在中,点D是边上一点,已知平分交于点E,连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8.如图,中,.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作正方形、、.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所示分别记为、、、若,则等于( )
A.10 B.15 C.20 D.30
9.如图,已知△ABC和△DCE均是等边三角形,点 B、C、E 在同一条直线上,AE与 BD交于点 O,AE与 CD交于点 G,AC与 BD交于点 F,连接 OC、FG,则下列结论要:①AE=BD;②AG=BF;③FG∥BE;④OC 平分∠BOE,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平分,平分,且,下列结论:①平分;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已知,,,则   .
12.如图,已知AB=CB,要使四边形ABCD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3.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的正方形网格,点A,B,C,D均落在格点上,则   .
14.如图,在中,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   .
15.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1,1)的点共有   个.
16.如图, 中,一内角和一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 连结 ,     .
17.已知如图,,,平分,且,若,则   度.
18.如图,BA1和CA1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A2是∠A1BD的角平分线,CA2是∠A1CD的角平分线,BA3是∠A2BD的角平分线,CA3是∠A2CD的角平分线,若∠A=64°,则∠A=   ,∠A3=   ,若∠A=α,则∠A2018为   。
19.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于点,交的延长线于,连接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20.如图,在中,,,过点B作,且,延长至点E,使,连接并延长交边于点F,若,则   .
三、解答题
21.如图,∠C=∠D=90°,∠CBA=∠DAB.
(1)求证:△ABC≌△BAD;
(2)若∠DAB=70°,则∠CAB=   °.
22.如图,直线与相交于点,是的平分线,.且,求的度数.
23.在中,平分交于点,点是射线上的动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交直线于点,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不与点重合.
(1)如图,点在线段上运动,若,,求的度数;
(2)若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设,求的度数(答案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4.如图所示,,且,求和的度数.
25.如图,在 中, , ,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求点 的坐标.
26.如图,,点、分别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之间,α.
(1)若α,求的值;
(2)如图2,直线交、的角平分线分别于点、,求的值(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在内,,在内,.直线交、分别于点、,若α,,则的值是______.
27.如图甲,已知A、E、F、C在一条直线上,AE=CF,过E、F分别作DE⊥AC,BF⊥AC,且AB=CD.
(1)试问OE=OF吗?请说明理由.
(2)若△DEC沿AC方向平移到如图乙的位置,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22
12.【答案】∠ABD=∠CBD(或AD=CD)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4
16.【答案】66°
17.【答案】
18.【答案】32°;8°;
19.【答案】①②③④⑤
20.【答案】12
21.【答案】(1)证明:在△ABC和△BAD中,

∴△ABC≌△BAD(AAS);
(2)20
22.【答案】
23.【答案】(1)
(2)
24.【答案】
25.【答案】解:过A和B分别作AD⊥OC于D,BE⊥OC于E,
∵∠ACB=90°,
∴∠ACD+∠CAD=90°,∠ACD+∠BCE=90°,
∴∠CAD=∠BCE,
在△ADC和△CEB中,

∴△ADC≌△CEB(AAS),
∴DC=BE,AD=CE,
∵点C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1,6),
∴OC=2,AD=CE=1-(-2)=3,CD =BE=6,
∴OD=CD+OC=6+2=8,
∴则A点的坐标是(-8,3).
26.【答案】(1);
(2);
(3)4.
27.【答案】(1)解:OE=OF;
证明:∵DE⊥AC,BF⊥AC,
∴∠DEF=∠BFE=90°.
∵AE=CF,AE+EF=CF+EF.即AF=CE.
在Rt△ABF和Rt△CDE中,
∵ ,
∴Rt△ABF≌Rt△CDE(HL),
∴BF=DE.
在△BFO和△DEO中,
∵ ,
∴△BFO≌△DOE(AAS),
∴OE=OF;
(2)解:结论依然成立.
理由:由AE=CF,得AF=CE,
结合已知得Rt△ABF≌Rt△CDE,
由BF=DE,从而△BFO≌△DEO,
∴FO=EO,
即结论依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