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六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2.5-2.7)(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测六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2.5-2.7)(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01 16: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周测六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2.5-2.7)
、选择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  )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的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D.程门立雪
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
B.乙是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
C.甲、乙相比,乙影响我国降水范围更广
D.夏季风的进退与东部雨带的推移密切相关
山东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观察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吻合(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特征明显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下列关于台州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D.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下列所述关于气候与其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  )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如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做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现象所做推论正确的是(  )
A.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B.演示的是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C.陆地升温比海洋慢 D.海洋的气温日较差为15℃
、填空题
下面是小明在电话中给父母描述的海南岛的天气:“蓝天上只有一丝一丝的云飘动着,天气很热,现在是下午2时,气 温高达34℃,好在阵阵的凉风从东南方的海面上吹来,把一些小椰树吹得一晃一晃的,才使人感到有点凉意.”
请用气象预报用语把此时海南岛的 天气再描述一遍:   .
读如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   地,温差达到了   ℃。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地是海洋,   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   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
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4℃,最低气温是17℃,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明天最高温度为24℃,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阳春三月,杭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如图是新昌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
(1)气象消息中说今天最低气温是零下3℃,出现的时间应在   。
(2)气象消息中的湿度51%指的是    (选填 “天气”或“气候”)。
(3)北风是指从    (选填 “北方”或“南方”)吹来的风。
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月 7月
(1)图①处的风向为   风。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   。
、实验探究题
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
、解答题
读“亚洲1月和7月的季风图”回答: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   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   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   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   .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   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   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   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同学们往往会利用寒暑假外出旅游。寒假,大多会选择去海南岛,那里长夏无冬;暑假则喜欢去海边城市(如大连),那里相比内陆地区更凉爽宜人。请用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根据教科书图2-57“我国的季风气候”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笔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图中序号所示地域的气候类型为:
①   ,②   ,③   ,④   ,⑤   
(3)你所在地区主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具有哪些气候特征?
周周测六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2.5-2.7)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 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梨花是指霜或者是冰花,说明大风来时,天气的气温降低,所以D合适,应该是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
故答案为:D.
C
【解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燃烧秸秆肥田,增加了碳排放量,会加大雾霾天气发生。
故答案为:C。
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历史典故与天气的结合;
历史典故中诸葛亮借东风主要讲述的诸葛亮借助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操;该典故与天气有关;其他的与天气均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B。
C
【解析】考查我国夏季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主要有两种,一种来自太平洋,一种来自印度洋,其中夏季风的的强弱进退会导致雨带的强弱和推移。来自印度洋的季风由于受到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故其影响范围较小。而来自太平洋的季风,经过的都是平原地区,故其影响范围较广。
A.甲是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是正确的。
B、乙是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是正确的。
C、乙西南季风受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故其影响范围较小,故不正确,符合题意。
D、夏季风的进退与东部雨带的推移密切相关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C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我国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所以,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盛行来自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冬季风,所以,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季风气候显著特点有关。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D
【解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描述的是天气;故A错误;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是一天的气温变化,描述的是天气;故B错误;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是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描述的是气候;故C错误;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是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描述的是气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A
【解析】气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2.地形、3.海陆位置、4.洋流、5.天气状况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2.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等。
A.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干燥少雨,气温年、日较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的特征,A符合题意;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诗句反映的是我国领土的 纬度位置是形成我国南北温差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冬季,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愈高,正午太阳高度愈低,白昼愈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也就愈少,因而气温愈低;反之,纬度愈低,气温则愈高,我国位于北半球,而且幅员辽阔,南北所跨近50个纬度,因此气温相差很大,B不符合题意;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浙江靠近海洋,受季风影响很深,因此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D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等。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A错误;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因素,B错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C错误;
D. 郑州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D
【解析】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沙子的比热容少,升温快降温也快。晴天的太阳辐射比阴天大,所以晴天白天的温度更高;夜间更冷。
昼夜温差最小的是海洋,白天和晚上都是多云的情况;
故答案为:D
A
【解析】 比热容越大,物质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 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所以水在同样吸热或放热条件下,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以泥土、砂石为主,它们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同样吸热或放热条件下,温度变化大,所以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A.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陆地的温差大,A正确;
B. 演示的是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B错误;
C. 陆地升温比海洋快,C错误;
D. 陆地的气温日较差为15℃,D错误;
故答案为:A.
、填空题
晴,最高气温34℃,东南风2~3级
【解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根据资料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晴,最高气温34℃,东南风2~3级。
故答案为:晴,最高气温34℃,东南风2~3级。
(1)A;15
(2)B;A
(3)A
【解析】(1)观察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解答。
(2)根据物质比热容的特征解答。
(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同化CO2的速度也相应增加。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A地,A地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15℃,因此温差达到了15℃。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大,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高的温度少,陆地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升高的温度比较多,因此B地是海洋,A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A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因为A地光照强度更大,因此有机物制造更多。
故答案为:(1)A;15(2)B;A(3)A
(1)14时
(2)纬度位置
【解析】根据影响气候的因素、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答题。
(1) 一天中,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
(2)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等。杭州的纬度低,哈尔滨的纬度高,造成两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1)14时;(2)纬度位置。
(1)日出前后
(2)天气
(3)北方
【解析】根据天气图分析解答。
(1)根据气象消息中说今天最低气温是零下3℃,出现的时间应在日出前后。
(2)气象消息中的湿度51%指的是天气。
(3)北风是指从北方吹来的风。
(1)西北
(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风向和季风的形成原因;
(1)空气流动是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所以风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赤道上方为北方,左边为西方;则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西北;
(2)7月份的季风是东南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所以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的比热容不同导致的;故答案为: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故答案为:(1)西北;(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实验探究题
(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等
【解析】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的影响,而暴雨、洪水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是与季节性相叠加,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
(1) 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大气污染。
(3) 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1)水土(2)大气(3) 植树造林等
、解答题
(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1)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A图,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B图。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偏北风即西北风和东北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偏南风即西南风和东南风。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湿润。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故答案为:
(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答: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
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海南岛长夏无冬,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大,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
故答案为: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1)略
(2)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解析】我国的5种气候类型分布,联系我们所在位置的气候特点。
浙江是沿海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