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1 18: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近代化: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
思考:哪些内容属于“近代化的探索”?哪些内容属于“民族危机的加剧”?


①+②
A+B+C
A
B
C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泛指与西方国家相关的事务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活动。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内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学习西方技术
预学任务:自主浏览课本p20-23后,完成《学思案》p12-13预学任务。
问题 1、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3.时间:19世纪 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口号: (前期)、 (后期)
(2)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_____”为口号,先后创办 、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 ”的主张,开办 、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新式教育 兴办 ,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建立新式海陆军 组建新式 ;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成立
(3)洋务运动的评价
地位:洋务运动是 运动。
作用:客观上促进了 的产生。
【自主寻疑】2分钟

自强
求富
自强
求富
轮船招商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新式学校
洋枪队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1840
1842
1851
1856
1860
1864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
(内忧)
思考: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
一、洋务运动
1.背景
外患:
内忧: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恭亲王奕
中央
地方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2.时间
3.目的
4.代表人物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领导阶级:洋务派(封建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的两个阶段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世纪
前期
后期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安庆
上海
福州
安庆内
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军事工业 主办人 特点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最早
最大
最全
福州船政局
性质:
阅读课文并结合地图完成表格: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5.主要内容
时间:
口号:
第一阶段
19世纪60-70年代
自强
官办
三大军事 江南福安谋自强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阅读课文并结合地图完成表格:
开平
上海
武昌
汉阳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民用企业 主办人 行业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李鸿章
张之洞
航运
能源
重工业
轻工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性质:
官督商办
时间:
口号:
求富
第二阶段
19世纪70年代起
四大民用 湖汉开船为求富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材料一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建成一家军工厂。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我们从德国请来的工程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没有人看明白。——李鸿章的日记
(3)兴办近代新式教育
依据材料,分析军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人才紧缺
a.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b.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兴办近代新式教育
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主要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1861年恭亲王奕訢创办的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c.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第一批留美幼童
詹天佑
中国铁路之父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作用: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4)军事
a.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
b.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在台湾建行省
北洋舰队“镇远号”和“定远号”铁甲舰
李鸿章
北洋海军
规模最大
①新式陆军
②新式海军
洋务运动破产原因:
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漫画及视频反映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6、结果:失败
根本原因
材料一: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7.评价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性质)
进步性: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救运动是行不通的,改革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近代史
二、边疆危机
【东北】沙俄强占大片领土
【西南】中法战争
【东南】美、日侵略台湾
【西北】阿古柏bǎi侵略新疆、俄国出兵伊犁
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四面受敌
(2)经过:1867年,美国借口“罗佛”号船事件,两次派遣海军陆战队到台湾南部琅桥(今恒春)登陆寻衅,均被当地高山族人民击退,使美侵台野心未能得逞。
(3)结果:此后美国便改换手法,转而采取勾结、支持日本进行侵略,自己从中渔利的政策。
1.美国侵略台湾
(1)背景: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凯觎中国东南海疆。
美国侵略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
日本侵占琉球
改为冲绳县
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率兵入台
二、边疆危机——美国侵略台湾
(1)起因:1871年11月,中国邻邦琉球的一艘渔船因遭遇飓风飘流至台湾,部分船员为高山族人误杀。
(2)借口:此事与日本毫不相干,日本竟以此作为侵略。
(3)经过:1874年5月,日本在美国帮助下派兵侵犯台湾,在琅桥遭到台湾人民反击后退踞龟山,设立都督府。
(4)结果:10月,清政府接受英、美、法等国站在袒护日本立场上的“调停”,与日订立《台事专条》,日军限期从台湾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
2.日本侵略台湾
意义: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
二、边疆危机——日本侵略台湾
塞防与海防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大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李鸿章
新疆
西藏
台湾
朝鲜
1、背景:
(1)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2)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伊犁。
(3)当时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势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
二、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2、过程:
① 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命刘锦棠入疆,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3、新疆建省:
③1878年,成功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
④中俄交涉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中俄就伊犁问题交涉,清政府先后派崇厚、驻英法公使曾纪泽赴俄谈判。俄国肆意要挟,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清军士气亦为之一振。俄国最终在谈判桌上让步,双方签订《中俄伊犁改订条约》俄国归还伊犁,但仍攫取不少利益。
1884年,新疆建省,改西域为“新疆”。
4、意义:
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二、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注释: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道柳。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清代·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其二》
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二、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刘永福受邀助越抗法。
1883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2.战争经过
(1)马尾战役:1884年,法国军舰闯入福建马尾军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
(3)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
(2)进犯台湾: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刘铭传率部击退。
冯子材
刘永福
二、边疆危机——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
1885年6月,清政府以胜求和,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二、边疆危机——中法战争
3.结果
课堂小结
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2、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
4、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5、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6、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7、主要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兴办新式教育(3)创办近代民用工业(4)建立新式海陆军
8、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9、评价:①地位②积极性③局限性
1、东南:台湾危机
2、西北:左宗棠收复新疆
3、西南:中法战争(1883-1885)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1.洋务运功失败的根本原因?
2.洋务运动的地位?如何客观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局限性、启示)
3.新疆行省设立的时间和意义?
4.台湾行省设立的时间和意义?
根本原因:只学技术,不改制度。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进步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救运动是行不通的,改革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1884年新疆建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1885年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管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