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本试卷六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5.1km=5.1km×1000m=5100m B.5.1km=5.1km×1000=5100km
C.5.1km=5.1×1000=5100m D.5.1km=5.1×1000m=5100m
2.生活中经常对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笔盒落到地上的时间约为0.5s B.你的同学小枫身高约为160dm
C.人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μm
3.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秒表 B.铯原子钟 C.沙漏 D.日晷
4.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cm 8.60cm
B.1cm 1.6cm
C.1mm 8.60cm
D.1mm 1.60cm
5.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四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2 cm、3.79 cm、3.81 cm、3.52 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735 cm B.3.74 cm C.3.807 cm D.3.81 cm
6.中国最早的铜镜可以追溯至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出土的历朝历代的铜镜数量庞大、制作精美。如图所示铜镜的直径最接近的是( )
A.1cm B.10cm
C.100cm D.10dm
7.有一把在0℃准确的钢直尺,用它在20℃环境中测量甲铜棒的长度得l1=1米,在-20℃环境中测量乙铜棒长度得l2=1米,设0℃时甲乙两棒的长度分别为、,则正确的判断是( )
A.<1米,<1米 B.>1米,<1米 C.<1米,>1米 D.>1米,>1米
8.小亮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18.52 cm 、18.52 cm 、18.10 cm 、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测量误差 B.小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C.数据“18.50 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 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51 cm
9.(多选)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关于误差和错误,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别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C.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可以减小误差,总有一天可以减小到没有
D.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不能够避免的
10.(多选)如图:甲、乙两位同学都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甲测量的结果是2.8cm,乙测量的结果是2.81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换用塑料卷尺测量该木块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偏大
B.甲、乙测量的结果不同,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
C.甲、乙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都有误差
D.甲、乙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1cm和1mm
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根据图,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f= cm。
1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木块的长度是 cm。
13.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为小金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则测量值为 cm;
(2)如图乙该机械停表的示数为 s。
14.使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这是一种 (选填“误差”或“错误”)。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用刻度尺测铅笔长度时,请选择一条正确的视线并用虚线延长。
16.如图所示的停表读数为4min38.5s,请在图中画出停表指针的位置。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下图需用三角板辅助测量壹元硬币的直径,请在图上画出三角板正确的放置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小美和伙伴们在操场上玩沙包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沙包落地时,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各有不同。善于观察的她们想探究“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生活中的感受,她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她们从实验室借来能控制速度的弹射器、一个小钢球、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抛出点离地高度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1 2 1 0.64
2 2 2 1.28
3 2 4 2.56
4 4 4 3.61
5 6 2 2.21
(1)小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物体,当抛出点的离地高度相同时, 。
(2)伙伴小丽根据实验序号1和4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抛出点的离地高度越高,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越长。”你认为小丽的结论可靠吗? ,原因是 。
(3)你认为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还和 因素有关。
19.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秒表,在计时模式下,按下“ ”按钮,电子秒表开始计时。按下“ ”按钮,电子秒表停止计时,屏幕上会显示记录的时间。按下“ ”按钮后电子秒表显示的时间会重置为零。(选填“A”、“B”、“C”)
(2)某小组同学为了测量如图所示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他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球还会经过B、C、D三点,其中B为最低点,D为另一侧的最高点,随后摆球在AD间往复摆动。
Ⅰ.若要用秒表测量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记录小球经过路径 的时间(选填“1”、“2”、“3”、“4”)
路径1:A-B-D 路径2:A-B-D-B-A
路径3:B-D-B 路径4:B-D-B-A-B
Ⅱ.某同学上述测量时间的方法是否准确 请简要说明。 。
20.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后的分析与论证。
实验次数 降落伞绳长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面积 降落伞的高度 降落伞的总质量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
1 1m 圆形 0.5m2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2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2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1)比较1、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 有关,降落伞 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2)比较2、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 有关,降落伞 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3)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 无关,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 无关;
(4)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 有关,降落伞 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这里说的 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甲、乙两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记录为2.05cm,乙同学记录为2.0cm,两同学记录均正确,请问两人的记录为什么不同?
22.小辉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一块泡沫塑料板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1)请写出他测量错误的数据,并说明理由;
(2)泡沫塑料板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16分。)
23.(8分)一列长200m的列车穿过1700m的山洞,完全在山洞时用了50s的时间,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m/s?(4分)
(2)若这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长700米的大桥,会用多长时间?(4分)
24.(8分)开学了,小宇乘坐高铁去杭州上大学。爸爸15∶00从家出发,开车以图甲所示速度送小宇去北京南站乘坐高铁,行驶30min后,小宇看到A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求:
(1)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小宇家距离A地有多远的路程?(3分)
(2)乙图中标志牌上的两个数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3)在不违背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从A地到北京南站行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3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D B C D AB C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15.0
12. 1 1.25
13.(1)3.49 (2)99.9
14. 偏小 误差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
16. 17.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1)水平抛出的速度越大,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就越长
(2) 不可靠 没有控制水平抛出的速度相同
(3)物体体积(合理即可)
19.(1) B A C
(2) 2 不准确;由于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很短,接近人的反应时间,如果直接用秒表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
20.(1) 面积 面积
(2) 总质量 总质量
(3) 形状 绳长
(4) 高度 高度
(5) 控制变量法 变量
21.两人记录的结果不同是因为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详解】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在2.05cm中,0.05cm是估读值,2.0cm是准确值,所以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2.0cm中,0是估读值,2cm是准确值,所以乙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故两人记录的结果不同是因为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22.(1);比较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cm,而对应的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0.01cm,所以是错误的。
(2)15.82cm
【详解】(1)比较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cm,而对应的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0.01cm,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泡沫塑料板长度的平均值为
23.(1)30m/s
(2)30s
【详解】(1)完全在山洞时的路程为
列车的速度为
(2)通过长700米的大桥,行驶的距离为
所用的时间为
24.(1)35km
(2)见解析
(3)0.5h
【详解】(1)由图甲可知,车行驶的速度为v=70km/h,行驶的时间
t=30min=0.5h
小宇家和A地之间的距离
s=vt=70km/h×0.5h=35km
(2)由图乙可知,“80”表示最大行驶速度为80km/h;“40km”表示该地离北京南站的距离为40km。
(3)在不违背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从A地到北京南站行驶的最短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