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数学上点拨与精练
第23章 旋转复习与小结
一、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典例剖析】
例1-1.如图,在Rt△ABC中,∠BAC=90°,如果将该三角形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点B′恰好落在边BC的中点处,求旋转角的大小.
【针对训练】
1.如图,D是△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D,把△ACD绕点A顺时针旋转60°恰好得到△ABE,其中D,E是对应点,若∠CAD=18°,求∠EAC的度数.
2.如图所示,△ABC的∠BAC=120°,以B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BCD,把△ABD绕着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ECD的位置,若AB=3,AC=2,求∠BAD的度数和线段AD的长.
3.如图,在Rt△MBC中,∠ACB=90°,AC=BC,点D为AB边上的一点,将△B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E,点B,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E,连结BE.
(1)求证:∠BCE+∠ACD=180°.
(2)当BC=3,BD=时,求BE的长.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2,-1).B(1,-2),C(3,-3).
(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C1;
(2)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3)将△A2B2C2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3B3C3,求线段A2C2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知识点2 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中心对称的判定: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区别与联系:
(1)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两个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中心对称是指其中一个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指该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图形重合.
(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联系:如果把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拼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中心对称图形看成以对称中心为分点的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中心对称有一个对称中心——点;图形绕中心旋转180°,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直线.图形沿直线翻折180°,翻折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联系:如果一个轴对称图形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那么它必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两条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但中心对称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典例剖析】
例2-1.下列卫视台标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针对训练】
1.阅读与思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旋转对称图形观察如图中的正六边形,点O是它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将这个正六边形绕着点O旋转6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重合.一般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小于360°)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它的对称中心.
任务:
(1)中心对称图形 _____旋转对称图形.(填“是”或“不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 _____,既是旋转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_____,旋转7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有 _____.
2.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C=9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旋转180°,点B落在点B'处,求BB'的长度.
3.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中点,已知AC=4,BC=6,
(1)画出△BCD关于点D的中心对称图形;
(2)根据图形说明线段CD长的取值范围.
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A1B1C1与△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则B1的坐标为 _____;
(2)△A1B1C1的面积为 _____.
知识点3 利用旋转进行证明和计算
综合利用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结合图形进行证明和计算。
【典例剖析】
例3-1.菱形ABCD中,∠ABC=60°,△BEF为等边三角形,将△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G为线段DF的中点,连接AG、EG.
(1)如图1,E为边AB上一点(点A、E不重合),则EG、AG的关系是 _____,请说明理由.
(2)将△BEF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针对训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连接AE,DE.
(1)求证:∠CBD=∠CAE;
(2)若∠ADC=30°,AD=3,BD=5,求DE的长.
2.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BOC=150°,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旋转得到△ADC,连接OD,OA.
(1)求∠ODC的度数;
(2)若OB=4,OC=5,求AO的长.
3.如图,E点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EF⊥AE于E点并交BC边于F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试说明:EE′平分∠AEF.
方法总结
旋转法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B为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连接AB,以AB为一边向下作等边△ABC,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 _____.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AD=10,对角线BD=10,点P在AB上运动,连接DP,CP,将DP,CP绕点P顺时针旋转90°,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C′,D′,连接BC′,BD′,C′D′,当△BC′D′为直角三角形时,AP=_____.
对称法
3.如图,点E,F在正方形ABCD的边AB,CD上,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D,BC上分别取点M,N,使得MN⊥EF且平分正方形ABCD的面积.(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4..综合与实践: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满足,连接EF,求证:.
李伟同学是这样解决的:
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此时AB与AD重合,再证明,可得结论.
(1)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且,,求BE的长;
(2)类比(1)证明思想完成下列问题: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若固定不动,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在旋转过程中,等式始终成立,请说明理由.
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1.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格点,顶点都是格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已知格点A(-2,1)与点B关于y轴对称,点C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
(1)写出点B的坐标,点C的坐标,并在图中描出点B、C;
(2)求△ABC的面积;
(3)平面内有一格点D,若格点△ACD与△ABC全等,写出所有点D的坐标.
2.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的坐标(-2,0),
(1)图中点B的坐标是_____;
(2)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_____;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D的坐标是_____;
(3)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_____;
(4)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找一点E,能满足S△ADE=S△ABC的点E有_____个;
(5)在y轴上找一点F,使S△ADF=S△ABC,那么点F的所有可能位置是_____.
转化思想
3.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EAD=180°,△ABC不动,△ADE绕点A旋转,连接BE、CD,F为BE的中点,连接AF.
(1)如图①,当∠BAE=90°时,求证:CD=2AF;
(2)当∠BAE≠90°时,(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结合图②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ABC中,AB=AC,把△ABC绕A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连接BD,CE交于点F.
(1)求证:△AEC≌△ADB;
(2)若AB=2,∠BAC=45°,当四边形ADFC是菱形时,求BF的长.
九年级数学上点拨与精练
第23章 旋转复习与小结
一、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典例剖析】
例1-1.如图,在Rt△ABC中,∠BAC=90°,如果将该三角形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点B′恰好落在边BC的中点处,求旋转角的大小.
【解析】如图,证明AB′=BB′;证明AB′=A B,得到△ABB′是等边三角形,故∠BAB′=60°.
解:如图,∵在Rt△ABC中,点B′为BC的中点,
∴AB′=BB′;
又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A B,
∴AB′=AB=BB′,△ABB′是等边三角形,
∴旋转角∠BAB′=60°.
【针对训练】
1.如图,D是△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D,把△ACD绕点A顺时针旋转60°恰好得到△ABE,其中D,E是对应点,若∠CAD=18°,求∠EAC的度数.
【解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AE=60°,即可求解.
解:∵把△ACD绕点A顺时针旋转60°恰好得到△ABE,
∴∠DAE=60°,
∴∠EAC=∠EAD-∠CAD=42°.
2.如图所示,△ABC的∠BAC=120°,以B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BCD,把△ABD绕着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ECD的位置,若AB=3,AC=2,求∠BAD的度数和线段AD的长.
【解析】根据∠BAC+∠BDC=180°得出A、B、D、C四点共圆,根据四点共圆的性质得出∠BAD=∠BCD=60°.推出A,C,E共线;由于∠ADE=60°,根据旋转得出AB=CE=3,求出AE即可.
解:法1:∵△ABC的∠BAC=120°,以BC为边向形外作等边△BCD,
∴∠BAC+∠BDC=120°+60°=180°,
∴A,B,D,C四点共圆,
∴∠BAD=∠BCD=60°,∠ACD+∠ABD=180°,
又∵∠ABD=∠ECD,
∴∠ACD+∠ECD=180°,
∴∠ACE=180°,
即A、C、E共线,
∵把△ABD绕着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ECD的位置,AB=3,
∴AB=CE=3,
∴AD=AE=AC+AB=3+2=5;
3.如图,在Rt△MBC中,∠ACB=90°,AC=BC,点D为AB边上的一点,将△B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E,点B,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E,连结BE.
(1)求证:∠BCE+∠ACD=180°.
(2)当BC=3,BD=时,求BE的长.
【解析】(1)利用角的和差定义求解即可;
(2)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E=BD=,∠CAE=∠CBD=45°,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证明:∵∠DCE=∠ACB=90°,
∴∠DCE+∠ACB=180°,
∴∠ACE+∠ACD+∠ACD+∠DCB=180°,
∴∠BCE+∠ACD=180°;
(2)解:∵AC=CB=3,∠ACB=90°,
∴AB=3,∠CAB=∠ABC=45°,
∵将△B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E,
∴△BCD≌△ACE,
∴AE=BD=,∠CAE=∠CBD=45°,
∴∠BAE=90°,
∴BE===2.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2,-1).B(1,-2),C(3,-3).
(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C1;
(2)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3)将△A2B2C2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3B3C3,求线段A2C2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解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的位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即可;
(2)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对应点的位置,画出图形即可;
(3)根据题意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先求得:OA2==,OB2==,OC2==3,再利用线段A2C2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S-S扇形DOE,即可求得答案.
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将△A2B2C2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3B3C3,如图,连接OC3交于D,连接OC2交于E,
∵A2(-2,-1),B2(-1,-2),C2(-3,-3),
∴OA2==,OB2==,OC2==3,
∴OA2=OB2=OD=OE=,
由旋转得:OA2=OA3,OB2=OB3,OC2=OC3,A2C2=A3C3,∠C2OC3=DOE=90°,
∴△OA2C2≌△OA3C3(SSS),
∴=,
∴线段A2C2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S-S扇形DOE=-=.
知识点2 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中心对称的判定: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区别与联系:
(1)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两个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中心对称是指其中一个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指该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与原图形重合.
(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联系:如果把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拼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中心对称图形看成以对称中心为分点的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中心对称有一个对称中心——点;图形绕中心旋转180°,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直线.图形沿直线翻折180°,翻折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联系:如果一个轴对称图形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那么它必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两条对称轴的交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但中心对称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典例剖析】
例2-1.下列卫视台标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第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第二个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第三个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第四个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针对训练】
1.阅读与思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旋转对称图形观察如图中的正六边形,点O是它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将这个正六边形绕着点O旋转6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重合.一般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小于360°)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它的对称中心.
任务:
(1)中心对称图形 _____旋转对称图形.(填“是”或“不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 _____,既是旋转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_____,旋转7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有 _____.
【答案】(1)是;(2)E;(3)A、C;(4)B、D;
【解析】(1)根据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2)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解:(1)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是;
(2)不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E,既是旋转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C,旋转7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有B、D.
故答案为:E;A、C;B、D.
2.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C=9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旋转180°,点B落在点B'处,求BB'的长度.
【解析】在Rt△OB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B的长度,BB′=2OB,据此即可求解.
解:如图在直角△OBC中,OC=AC=BC=1cm,则OB=
则BB′=2OB=2cm.
3.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中点,已知AC=4,BC=6,
(1)画出△BCD关于点D的中心对称图形;
(2)根据图形说明线段CD长的取值范围.
【解析】(1)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找出各顶点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即可.
解:(1)所画图形如下所示:
△ADE就是所作的图形.
(2)由(1)知:△ADE≌△BDC,
则CD=DE,AE=BC,
∴AE-AC<2CD<AE+AC,即BC-AC<2CD<BC+AC,
∴2<2CD<10,
解得:1<CD<5.
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A1B1C1与△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则B1的坐标为 _____;
(2)△A1B1C1的面积为 _____.
【答案】(1)(2,2);(2)2.5;
【解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B1的坐标即可;
(2)根据格子图得出△A1B1C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计算出面积即可.
解:(1)∵△A1B1C1与△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B(-2,-2),
∴B1的坐标(2,2),
故答案为:(2,2);
(2)由网格图知,△ABC的各边上分别为,,,
即△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1B1C1的面积=△ABC的面积=,
故答案为:2.5.
知识点3 利用旋转进行证明和计算
综合利用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结合图形进行证明和计算。
【典例剖析】
例3-1.菱形ABCD中,∠ABC=60°,△BEF为等边三角形,将△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G为线段DF的中点,连接AG、EG.
(1)如图1,E为边AB上一点(点A、E不重合),则EG、AG的关系是 _____,请说明理由.
(2)将△BEF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EG⊥AG
【解析】(1)延长EG交AD于N,证明△NDG≌△EFG,进一步得出结论;
(2)延长AG至Q,使MQ=AG,连接FQ,交AB于R,△AGD≌△QGF,进而证明△QFE≌△ABE,进一步得出结论.
解:(1)如图1,
延长EG交AD于N,
∵△BEF是等边三角形,
∴∠BEF=60°,EF=BE,
∴∠AEF=180°-∠BEF=120°,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AB=AD,
∴∠BAD=180°-∠ABC=120°,
∴∠BAD=∠AEF,
∴AD∥EF,
∴∠NDG=∠GFE,
在△NDG和△EFG中,
,
∴△NDG≌△EFG(ASA),
∴DN=EF,EG=GN,
∴DN=BE,
∵AD=AB,
∴AD-DN=AB-BE,
即AE=AN,
∴AG平分∠EAD,EG⊥AG,
∴∠EAG=,
∴EG=AG,
故答案为:EG⊥AG,EM=AG;
(2)如图2,
(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延长AG=至Q,使GQ=AG,连接FQ,交AB于R,
在△AGD和△QGF中,
,
∴△AGD≌△QGF(SAS),
∴FQ=AD,∠AG=GQ,∠ADG=∠QFG,
∴AD∥FQ,
∴∠ARQ=180°-∠BAD=60°,
∴∠FRB=∠ARQ=60°,
∵△BEF是等边三角形,
∴EF=BE,∠BEF=60°,
∴∠ARB=∠BEF,
∴∠QFE=∠ABE,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
∴FQ=AB,
在△QFE和△ABE中,
,
∴△QFE≌△ABE(SAS),
∴EQ=AE,∠QEF=∠AEB,
∴∠QFE-∠AEF=∠AEB-∠AEF,
∴∠AEQ=∠BEF=60°,
∴△AEQ是等边三角形,
∴EG⊥AQ,∠AEG=,
∴EG=.
【针对训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连接AE,DE.
(1)求证:∠CBD=∠CAE;
(2)若∠ADC=30°,AD=3,BD=5,求DE的长.
【解析】(1)结合旋转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B=∠DCE=60°,AC=BC,由“SAS”可证△BCD≌△ACE,可得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BD=5,再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导∠ADE=90°,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即可获得答案.
(1)证明:由旋转可知∠DCE=60°,CD=CE,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AC=BC,
∴∠ACB=∠DCE=60°,
∴∠ACB+∠ACD=∠DCE+∠ACD,
∴∠BCD=∠ACE,
在△BCD和△ACE中,
,
∴△BCD≌△ACE(SAS),
∴∠CBD=∠CAE;
(2)∵△BCD≌△ACE,
∴AE=BD=5,
∵∠DCE=60°,CD=CE,
∴△CDE是等边三角形,
∴∠CDE=60°,
又∵∠ADC=30°,
∴∠ADE=∠ADC+∠CDE=90°,
在Rt△ADE中,DE===4.
2.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BOC=150°,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旋转得到△ADC,连接OD,OA.
(1)求∠ODC的度数;
(2)若OB=4,OC=5,求AO的长.
【解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1)由旋转的性质得,CD=CO,∠ACD=∠BCO,
∵∠ACB=∠ACO+∠OCB=60°,
∴∠DCO=∠ACO+∠ACD=∠ACO+∠OCB=60°.
∴△OCD为等边三角形.
∴∠ODC=60°.
答:∠ODC的度数为60°.
(2)由旋转的性质得,AD=OB=4.∠ADC=∠BOC=150°
∵△OCD为等边三角形,
∴OD=OC=5.
∵∠BOC=150°,∠ODC=60°,
∴∠ADO=90°.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AO===.
答:AO的长为.
3.如图,E点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EF⊥AE于E点并交BC边于F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试说明:EE′平分∠AEF.
【解析】由把△ADE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可知△ADE≌△ABE′,则AE=AE′,即可求出∠AEE′以及∠E′EC.
证明:∵△ADE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ADE≌△ABE′,
∴AE=AE′,
∵∠EAE′=90°.
∴∠AEE′=45°,
∴∠FEE′=90°-45°=45°=∠AEE′.
即EE′平分∠AEF.
方法总结
旋转法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B为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连接AB,以AB为一边向下作等边△ABC,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 _____.
【答案】2
【解析】以OA为对称轴作等边△AMN,由“SAS”可证△ANC≌△AMB,可得∠AMB=∠ANC=6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EN=30°,EO=ON=6,则点C在EN上移动,当OC'⊥EN时,OC'有最小值,即可求解.
解:如图,以OA为对称轴作等边△AMN,延长CN交x轴于E,
∵△ABC是等边三角形,△AMN是等边三角形,
∴AM=AN,AB=AC,∠MAN=∠BAC,∠AMN=60°=∠ANM,
∴∠BAM=∠CAN,
∴△ANC≌△AMB(SAS),
∴∠AMB=∠ANC=60°,
∴∠ENO=60°,
∵AO=4,∠AMB=60°,AO⊥BO,
∴MO=NO=,
∵∠ENO=60°,∠EON=90°,
∴∠AEN=30°,EO=ON=4,
∴点C在EN上移动,
∴当OC'⊥EN时,OC'有最小值,
此时,OC'=EO=2.
故答案为:2.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AD=10,对角线BD=10,点P在AB上运动,连接DP,CP,将DP,CP绕点P顺时针旋转90°,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C′,D′,连接BC′,BD′,C′D′,当△BC′D′为直角三角形时,AP=_____.
【答案】6或8±
【解析】当△BC′D′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三种可能①∠BD'C=90°,②∠C'BD'=90°,③∠BC'D'=90°,分类求AP.
解:延长AB交C'D'于点M.
将DP,CP绕点P顺时针旋转90°,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C′,D′,
∴PD=PD',PC=PC',∠DPD'=∠CPC',
∴∠DPC=∠D'PC'
∴△DCP≌△D'C'P(SAS),
∴CD=C'D'=12,∠PDC=∠PD'C',
∵AB∥CD,
∴∠PDC=∠DPA,
∴∠PD'C'=∠APD.
∵∠DPD'=90°,
∴∠APD+∠D'PM=90°,
∴∠D'PM+∠PD'M=90°,
∴∠PMD'=90°
∴AB⊥C'D'.
当△BC′D′为直角三角形时,
①∠BD'C=90°,
∴BD'⊥C'D',
∵AB⊥C'D',
∴A,B,D'在同一直线上.
∵∠DPD'=90°,
∴DP⊥AB,
∵AD=DB=10,
∴AP=AB=6.
②∠C'BD'=90°.
作DN⊥AB于N,延长AB交C'D'于M,
∵AD=BD=10,AB=12,DN⊥AB,
∴AN=BN=6,
Rt△ADN中,AD=10,
∴DN==8,
∵AB⊥C'D',
∴∠DNP=∠PMD',
∵∠DPD'=90°,
∴∠DPN+∠D'PM=90°,
∵∠DPN+∠PDN=90°
∴∠PDN=∠D'PM,
∵PD=PD',
∴△PDN≌△D'PM(AAS),
∴DN=PM=8,PN=D'M,
Rt△BC'D'中BM⊥C'D',
∴△BMD'∽△C'MB,
∴,
∴BM2=C′M D'M.
设AP=x,BP=12-x,
∴NP=D'M=x-6,
∴BM=PM-BP=8-(12-x)=x-4,
∴C'M=C'D'-D'M=CD-D'M=12-(x-6)=18-x,
∴(x-4)2=(x-6)(18-x).
解得x1=8+,x2=8-.
③∠BC'D'=90°不合题意 舍去.
故答案为:6或8±.
对称法
3.如图,点E,F在正方形ABCD的边AB,CD上,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D,BC上分别取点M,N,使得MN⊥EF且平分正方形ABCD的面积.(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析】根据平分正方形面积的直线经过正方形的中心,再过此中心作EF的垂线即可解决问题.
解:因为平分正方形面积的直线经过正方形的中心,
连接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的垂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M和N,
如图所示,MN即为所求出的直线.
4..综合与实践: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满足,连接EF,求证:.
李伟同学是这样解决的:
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此时AB与AD重合,再证明,可得结论.
(1)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且,,求BE的长;
(2)类比(1)证明思想完成下列问题: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FG摆放在一起,A为公共顶点,,若固定不动,绕点A旋转,AF、AG与边BC的交点分别为D、E(点D不与点B重合,点E不与点C重合),在旋转过程中,等式始终成立,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1)过A作AG⊥BC,交BC延长线于G,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CG=AD=10,再运用勾股定理和方程求出BE的长;
(2)运用旋转性质和勾股定理判断说明等式成立.
【解题过程】
解:(1)如图2,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
四边形中,,,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已知,根据已知材料可得:.
设,则,
∴.
在中,,
∴,
解得.
∴.
(2)如图3,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至位置,
则,,,旋转角.
连接,在和中,
,
∴.
∴.
又,
∴,
∴.
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1.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格点,顶点都是格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已知格点A(-2,1)与点B关于y轴对称,点C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
(1)写出点B的坐标,点C的坐标,并在图中描出点B、C;
(2)求△ABC的面积;
(3)平面内有一格点D,若格点△ACD与△ABC全等,写出所有点D的坐标.
【解析】(1)根据轴对称、中心对称的点坐标特征进行判断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3)根据对称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1)∵点A(-2,1)与点B关于y轴对称,
∴点B的坐标为(2,1),
又∵点C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
∴点C的坐标为(-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的点如图所示:
(2)S△ABC=AB AC=×4×2=4,
答:△ABC的面积为4;
(3)点D的坐标为(2,-1)或(-6,1)或(-6,-1)或(2,1).
2.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的坐标(-2,0),
(1)图中点B的坐标是_____;
(2)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_____;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D的坐标是_____;
(3)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_____;
(4)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找一点E,能满足S△ADE=S△ABC的点E有_____个;
(5)在y轴上找一点F,使S△ADF=S△ABC,那么点F的所有可能位置是_____.
【答案】(1)(-3,4);(2)(3,-4);(3)(2,0);(4)16;(5)无数;(6)(0,4)或(0,-4);
【解析】(1)根据图示直接写出答案;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纵坐标与原来的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根据四边形ABDC的面积=S△ABD+S△ADC即可解答;
(4)求出△ADE的高为4,即可解答;
(5)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OF的长度即可.
解:(1)根据图示知,点B的坐标为(-3,4);
(2)由(1)知,B(-3,4),
∴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3,-4);
∵点A的坐标(-2,0),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D的坐标是(2,0);
(3)如图,
四边形ABDC的面积=S△ABD+S△ADC=4×4×+4×4×=16.
(4)S△ABC=S△ABO+S△ACO==8,
∵S△ADE=S△ABC,
∴4 h =8,
∴h=4,
∵AD在x轴上,
∴直角坐标平面上找一点E,只要点E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4即可,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E有无数个.
(5)∵S△ADF=S△ABC,AD=4,S△ABC=8
∴OF=4
∴那么点F的所有可能位置是(0,4)或(0,-4).
故答案为:(1)(-3,4);(2)(3,-4),(2,0);(3)16;(4)无数;(5)(0,4)或(0,-4).
转化思想
3.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EAD=180°,△ABC不动,△ADE绕点A旋转,连接BE、CD,F为BE的中点,连接AF.
(1)如图①,当∠BAE=90°时,求证:CD=2AF;
(2)当∠BAE≠90°时,(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结合图②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AF是直角三角形ABE的中线,所以BE=2AF,然后通过△ABE≌△ACD即可求得.
(2)延长EA交BC于G,在AG上截取AH=AD,证出△ABH≌△ACD从而证得BH=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底边的一半,求得BH=2AF,即可求得.
(1)证明:如图①,
∵∠BAC+∠EAD=180°,∠BAE=90°,
∴∠DAC=90°,
在△ABE与△ACD中
∴△ABE≌△ACD(SAS),
∴CD=BE,
∵在Rt△ABE中,F为BE的中点,
∴BE=2AF,
∴CD=2AF.
(2)成立,
证明:如图②,延长EA交BC于G,在AG上截取AH=AD,
∵∠BAC+∠EAD=180°,
∴∠EAB+∠DAC=180°,
∵∠EAB+∠BAH=180°,
∴∠DAC=∠BAH,
在△ABH与△ACD中,
∴△ABH≌△ACD(SAS)
∴BH=DC,
∵AD=AE,AH=AD,
∴AE=AH,
∵EF=FB,
∴BH=2AF,
∴CD=2AF.
4.如图,已知△ABC中,AB=AC,把△ABC绕A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连接BD,CE交于点F.
(1)求证:△AEC≌△ADB;
(2)若AB=2,∠BAC=45°,当四边形ADFC是菱形时,求BF的长.
【解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到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全等,以及AB=AC,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得到两对边相等,一对角相等,利用SAS得到三角形AEC与三角形ADB全等即可;
(2)根据∠BAC=45°,四边形ADFC是菱形,得到∠DBA=∠BAC=45°,再由AB=AD,得到三角形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BD的长,由BD-DF求出BF的长即可.
解:(1)由旋转的性质得:△ABC≌△ADE,且AB=AC,
∴AE=AD,AC=AB,∠BAC=∠DAE,
∴∠BAC+∠BAE=∠DAE+∠BAE,即∠CAE=∠DAB,
在△AEC和△ADB中,
,
∴△AEC≌△ADB(SAS);
(2)∵四边形ADFC是菱形,且∠BAC=45°,
∴∠DBA=∠BAC=45°,
由(1)得:AB=AD,
∴∠DBA=∠BDA=45°,
∴△ABD为直角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BD2=2AB2,即BD=2,
∴AD=DF=FC=AC=AB=2,
∴BF=BD-DF=2-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