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作文训练营:博物馆游记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作文训练营:博物馆游记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1 18:1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博物馆游记
审题
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科学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1.你去过博物馆吗?你去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有什么?
2.和同学们简单描述下你去过的博物馆
相同点
不同点
多个展厅
展馆场地大
展览的物品多
展品不同
获得的知识和感受不同
写什么
历史文化的熏陶
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历史的敬畏感。
科学知识的普及
艺术熏陶的体验
精神的传承
通过参观科学博物馆,获取新知,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参观艺术博物馆,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参观纪念馆,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详细描写参观的过程,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
围绕“走进博物馆”,确定博物馆的主题,简短地进行主题的介绍。
表达在参观后的真实体验和思想变化。
确定主题
按一定顺序游览
表达感受及参观后的思想变化
怎么写
怎么写
开头部分
简短介绍参3观的博物馆(或纪念馆)及其主题,如历史、科学、艺术或爱国精神等。
主体部分
1.描述参观的过程:包括看到的展品、听到的讲解和自身的体验。这部分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描述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展品或体验。
2.参观收获和感受:分享参观后的收获和感悟,如知识的增长、思想的启发、情感的共鸣等。这部分也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描述一个或几个重要的收获或感受。
3.也可以描述对历史、文化或科学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参观内容,表达对历史、文化或科学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部分可以分为一个或两个段落,每个段落描述一个或几个重要的认识或理解。
结尾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西安临潼区地下博物馆游记》
确定博物馆主题:军事博物馆
地点:西安临潼区
参观过程:由远及近
抒发感受:气势磅礴、敬佩
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点击添加文本信息
抓住元素
找出细节
抒发感受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了西安临潼区的军事博观馆,参观了兵马俑。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了西安临潼区的军事博观馆,参观了兵马俑。这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只见那一个个秦俑似真人大小,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士兵;有的站立,有的跪坐。总体看起来真是气势磅礴。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了西安临潼区的军事博观馆,参观了兵马俑。这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只见那一个个秦俑似真人大小,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士兵;有的站立,有的跪坐。整个博物馆总体看起来气势磅礴。最叹为观止的是,这么多秦俑的表情居然每个都不一样。这真是世界奇迹。
离开博物馆后,我不由得敬佩起秦始皇来。还有,制作那些铜车马的技艺也给我留下了很多谜团。
《西安临潼区地下博物馆游记》
抓要素
找细节
抒发感受
时间:暑假
地点:西安临潼区、军事博物馆
事件:参观兵马俑
敬佩秦始皇
对谜团的好奇
感叹世界奇迹
主画面:俑群
远景:兵马俑军队
近景:表情不一
小试身手:
跟着构思导图,一步一步把文章丰富起来,你也试着写一写吧。
跟我学构思
《洛阳博物馆》
抓要素
找细节
抒发感受
时间:周六
地点:洛阳博物馆
事件:参观古代文物展厅
学到很多知识
对家乡的热爱
期待发现更多洛阳的秘密
一入门:巨大的石刻佛像
展厅里的青铜器
展板上的洛阳历史故事
《自然博物馆》
开头部分
主体部分
抒发感受
时间:暑假
地点:自然博物馆
设置悬念(一进门,我就被奇妙的氛围包围了)
学到很多自然知识
对大自然的向往
热爱大自然
首先:海洋生物区
接着:森林生态区
最后:互动区
善用远近结合的方法进行描写
按一定的展厅顺序,运用转折词语
抒发感受,表达情感
博物馆里的藏品多,同时,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的藏品更具特色。 可以针对某一件藏品进行描写。采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方式对整个展厅或是某件产品进行介绍。
参观博物馆可以以游记的形式来行文。但切忌记流水账。根据展厅的顺序,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转折词,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不同的博物馆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同的。通过对参观博物馆后的情感抒发,升华文章。例如,在参观后获得的新知,对神秘的探究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对世界奇迹的赞叹等等。
跟着课文学写作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颐和园》
1.通读原文,找出文章中的转折词
2.试着把整篇文章的思维导图画出来
《颐和园》
开头部分
主体部分
结尾部分
确定主题:北京颐和园
长廊的景色
万寿山脚下的景色
万寿山上的景色
昆明湖的景色
颐和园的景色说不尽,希望细细欣赏
积累时刻
文段积累
运河上的舟楫
摇曳着从远方驶来
穿过春秋战国的烟火
载来诸子百家的争鸣
浆声帆影,汇通南北
河长水悠,化成人文
两千年,涵咏成一首壮阔的歌
水能载舟亦覆舟
千帆过尽万木春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回到过去
回到未来
回到光速极速
回到基本还原
向前走,是快,是探索
往后看,是慢,是灵感所在
——香港故宫博物馆
文段积累
他们说,那里诗礼昌盛
艺术璀璨、四通八达
百戏喧腾、俯拾即是机遇
怀抱热望,少年踏上逐梦之旅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
长安,越来越近
——西安博物院
无论是生命的须臾一刹
还是浓墨重彩的拐点
当我们为其赋予一个基座的时候
光芒四射的背景
代表瞬间的伟大
——广东美术馆
作业:
1.带上笔记本,摘抄些博物馆里的文字,和同学们一同分享
2.写一篇博物馆的游记,读给家人,同伴听一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