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89~90页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信息窗1
[教材分析]
“9加几”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9~90页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并能熟练地计算10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9加几”还承担着渗透整体意识的教学重任,是学生今后在计算中主动寻求简便方法的启蒙教学。学习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关于“9加几”,教材首先借助“阅览室”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9加几的问题,再通过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计算9加几,找到规律并运用规律快速口算”以外,还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基础支撑。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依据“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理念,我们首先必须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剖析: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学习都要经历“写算式探究方法—排算式寻找规律—用规律快速口算”的过程,算理学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9加几的算法,同样也是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如果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那么对于本单元剩下的学习任务也会十分轻松。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算法,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
2.经历动手操作和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的过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3.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学具]铅笔(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字,下面的计算题你们会算吗?(课件出示9道10加几的计算)
学生回答。
【评析】老师出出示的是10加几的计算题,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10加几算起来比较简便,同时也为今天的新知做铺垫。
(出示课件:孩子们在阅览室读书的图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教师要专门强调什么是数学信息,如带有数字的信息就是数学信息)
生:书架上有书,上层有9本书,下层有5本书;坐在桌子旁边的有9个小朋友,坐在沙发上的有6个小朋友。
【评析】孩子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这说明老师平时引导孩子们观察信息是有次序的。
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读书?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好不好?谁能列个算式呢?
生:9+6=15(个)。
师:还能怎么列算式呢
【评析】老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很巧妙。老师的追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用不同的算式解决相同的问题。同时,孩子们在列算式的同时把答案说出来了,老师在板书的时候也是把答案写了出来。
师:你们好厉害呀!不只会列算式,还会计算呢。你们能说说是怎么算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加几。(老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看到桌子上的小棒了吗?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摆一摆或者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得到15这个答案的。
老师巡视,学生交流。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15是怎么探索出来的?哪个小组想分享?
生:我是数出来的。(向全班同学展示数小棒)
师:这位同学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我们还能怎么数呢?
生:9,10,11,12,13,14,15。
师:这位同学是接着数的(用课件展示怎么接着数)。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是从6个小棒中拿出来1个,放到9个小棒这里,9个小棒加上1个就变成了10个,然后10个加剩下的5个就是15个。
师:这名同学真厉害,把6分成了1和5,把9和1凑成了10,10加剩下的5个就是15个。我们给这名同学的方法起个名字叫作“凑十法”,好不好?(老师一边板书,一边让同学们跟着一起说,并再次播放课件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6分成1和5呢?
生:因为1要和9要凑成10。
师:为什么要凑成10呢?
生:因为这样好计算。
【评析】通过同学演示和课件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老师再一次追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凑成10,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到了1和9凑成10,10加一位数就是十几,和上课之前的练习题相呼应,用迁移的方法把新知变成旧知,使新知旧知相结合,让同学们更易理解和掌握。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把9想成10,10+6=16,16-1=15。
师:为什么要减去1个呢?
生:因为刚才多加了1个。
师:你总是能带给老师不一样的惊喜,真好,谢谢你!
师:老师为刚才的方法做了一个小结。同学们,以后在计算的过程中用哪种方法都可以,但是你们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呢?
【评析】教师在做总结的时候,并没有限制同学们的计算方法,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让学生自己比较哪种方法简单。这就突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并不是教会孩子们用单一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应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在这么多的方法当中让孩子们自己进行比较并总结“凑十法”相对简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一)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同学们,刚才的凑十法你们学会了吗?试着解决刚才你们提出的第2个问题吧。
教师让同学上台,并用多媒体课件再播放一遍,同时给出思考过程。
【评析】对于绿点问题,老师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解决,并在课件上展示出了思考过程,这体现了新版课标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圈一圈,数一数
师:谁来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怎么圈的?
生:第1题把左边的9个小蝌蚪和右边的1个圈出来,也就是把2分成1和1。第2题把左边的9个小青蛙和右边的1个小青蛙圈出来,把4分成了1和3。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圈呢?
生:因为这样能凑成10。
【评析】这两个练习题比较简单,孩子们能快速地运用凑十法把9和1凑成10,教学效果良好。
(三)算一算,比一比
师:同学们快速地算一算,并比较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上下两道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师:算式不同,为什么结果相同?
生:因为1+4=5,1+7=8,1+8=9,1+6=7。
生:因为5分成1和4,8分成了1和7,9分成了1和8,7分成了1和6。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下面这几道算式你们能快速算出并找到规律吗?
你发现了什么?
师: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呢?
生:它们第1个加数都是9,它们的和里都有1。
师:也就是说他们都是9加几的算式,而且它们和的十位上都是数字1。那和的个位呢?和第二个加数有关系吗?
……
师:(进一步提示)黑板上写的9+6=15的算式,第2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是数字5,和的个位比第2个加数少了几呢?
生:少了1。
师:少的1去哪里了呢?
生:和9凑成了10.
师:所以和的十位上都变成了1。你们有什么发现?说一说吧。
学生答。
四、归纳总结,提炼精华
师:同学们学会了用凑十法来解决9加几的问题,能不能用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凑十法?
学生答。
师(展示大屏幕并让学生读一读):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加剩数。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掌握得非常棒。利用凑十法,你们会不会计算8加几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评析】张老师利用对凑十法的提炼,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结尾处问的会不会计算8加几,既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衔接,也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同学们预习下节课的内容。结果恰到好处!
【总评】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是以后学生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张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利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很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鼓励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如9+6可以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和接着数);可以把9想成10;可以用小棒摆的凑10法。老师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思维的多样化,并注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计算本身,也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只要学生愿意互相交流,老师就给他们时间和机会,最后老师不局限于特定的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学中,老师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一 、重难点突出
本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始终围绕课前设计的“9加几”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本节课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凑十”计算方法。通过设置“9+6”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通过小棒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探究计算“9+几”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计算方法中,优化整理出“凑十法”并能熟练计算“9加几”。张老师还通过练习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计算规律,从具体题目上升到规律总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思维的锻炼和成长,让学生记忆深刻。
二、重视新知识的生成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是新版课标提倡的新理念。张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们有的用数数法、也有的用凑十法,还有的用想象法,通过探究过程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老师留给了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而学生具有生动活泼的思维,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题层层递进
张老师设计或者挑选的练习题难度逐渐加大,步步深入,口答和笔记以及上台展示交替进行。最后一个计算题在有序排列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发现一个加数不变都是9,另一个加数逐渐增加1,得到的结果即它们的和也是逐渐增加1。张老师先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它们的和会逐渐增加1;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得数的个位数和第2个加数的关系。
耐心地倾听、积极地引导、合理地调控,学生的劲头很足,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励,精彩表现不断出现,可以说,这节课学生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