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苏教版)
认识=和>、<
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情境,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多”、“少”的概念。
知识与技能
学生认识并理解等号(=)和不等号(>、<),能够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相应的符号使用。
思维与表达
学生通过比较和练习活动,发展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交流与反思
学生在课堂总结和素养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组交流,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知识链接
跳绳的有几人?拍皮球的呢?比一比。
6
探究新知
跳绳的有几人?拍皮球的呢?比一比。
一个对一个,正好同样多,可以用“=”连接。
3
3
探究新知
3
3
=
等号
┇
上下两条横线一样长。
读作:3等于3。
探究新知
打篮球的有几人?和跳绳的比一比。
5
3
>
3
5
<
大于号
┇
读作:5大于3。
小于号
┇
读作:3小于5。
随堂小练
1.
┇┇
┇┇
( )比( )多
( )比( )少
┇┇
┇┇
┇┇
( )比( )少
( )比( )多
4
>
2
2
<
4
3
<
4
4
>
3
随堂小练
3
2
0
4
>
<
2
=
2
2.
随堂小练
5
5
=
5
4
>
4
5
<
3.
随堂小练
(1)一共有( )张数字卡片。
5
5
1
2
2
3
2
4
(2) 排第1, 排第( ),排第4的是( )。
(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
4.
2
5
2
3
> > > >
5
1
2
2
3
2
4
随堂小练
5格
4格
3格
最长
5.哪种颜色的线最长?
随堂小练
>
>
下面的方框里可以画几个 ?
拓展练习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知识梳理
1.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进行比较时,如果数量同样多,用“=”连接。
2.如果两个数不相同时,谁比谁多用“>”连接;谁比谁少用“<”连接。(开口朝左是大于号,开口朝右是小于号)
课后作业
1. 完成同步作业。
2. 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