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5.1 9加几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5.1 9加几教学设计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01 11: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89页信息窗1。
[教材分析]
“9加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习进位加法的开始,也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呈现的是阅览室小朋友读书的情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能根据加法意义列出算式,引入9加几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学习。教材结合学具直观形象地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凑十法”的方法,最后在个性化的原则下,引导学生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
2.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运算的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9加几”的算理。
[教具] 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 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活思维
课件出示:10+2= 10+4= 10+5= 10+7= 10+9=
学生快速口算,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口算练习训练学生口算能力,激活学生思维,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十加几等于十几,为学习9加几做好知识技能的铺垫。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提供情境图,学生观察发现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1:桌子周围有9个同学在读书,沙发上有6个同学在读书。
预设2:书架上层有9本书,下层有5本书。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们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在读书?
预设2: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这两个问题提的都很有价值,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阅览室情境,为学生有序地观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提供背景素材。在对主题图有序地观察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一)理解含义,构建模型
师:谁会列式?
预设1:9+6=
预设2:6+9=
师:你们为什么都列加法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二)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师:刚才有同学说9+6等于15,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把你们的想法清楚的说给同桌听一听。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想一想怎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5。赶快开始吧。
同桌互动,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学生展示交流:
1.点数法
预设1:我先数出9根小棒代替桌子周围的同学,再数出6根小棒代替沙发上的同学。求一共有多少人,我就从9开始往后再数6个数,10、11、12、13、14、15。就知道是15了。
2.凑十法
预设2:我是先摆出9根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然后从6根小棒里面拿走1根和9根组成10,这10根和剩下的5根合起来就是15。
师:你为什么从6根小棒里面只拿走1根呢?
预设2:因为这边的9根小棒只需要再加1根就够10根了。
师:同学们,刚才这种先取再合的操作方法数学家叫它凑十法。用数学的方式怎样记录呢?
师生结合小棒记录并说完整说一说记录的含义。
3.把9当10再减1
师:除了点数法、凑十法、还有一位同学用的是这种方法。谁看懂了?
(课件呈现)
预设3:把9当作10,10+6=16, 16-1=15。
师:这个想法很独特。谁来解释一下,这里为什么要减去1?
预设:因为我们要算的“9+6”比“10+6”少了1,所以要减去1。
师:噢,原来它和凑十法一样,都是把原本不好算的“9+6”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来算,是个好方法。我们给这种方法也起个名字,叫做“把9当10再减1”。
(三)对比优化,感悟简便
师:同学们,把眼光聚焦到黑板上,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通过前面的交流,我们收获了3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9+6=15。在这些方法里面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说说理由
生交流方法和理由。
师:看,同学们不仅会思考还会应用,这些都是数学学习的好习惯。现在快速的解决第2个问题。谁来列式并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预设:9+5=14 我是……
【设计意图】结合小棒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外显的操作行为与内隐的算理建立联系。在给学生空间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操作将算理通过物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思考、交流、分享,体会不同的算法,在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发散思维的同时,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四、练习巩固,内化提高
(一)圈画凑十,深化算法
师:同学们,“9+6”和“9+5”都会算了,换个算式你们还会吗?拿出课前发给你们的练习单,先在图中圈一圈,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是多少,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教师巡视,选取错例展示分析。
(二)快速口算,强化算法
师:增加难度,你们还会算吗?(课件出示)
学生开火车口算。
(三)对比观察,发现规律
师:数学学习光会计算可不行,还要用你们的慧眼去探索隐藏的秘密。老师把这些算式进行了整理,竖着从上往下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预设1:第1个加数都是9。
预设2:9这个加数不变时,第2个加数变大,和也随之变大。
师:反之,从下往上观察,这个加数以及和又有什么变化?
生: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小,和也随着变小。
课件出示:
师:横着从右往左观察,和末位上的数字与第2个加数又有什么规律?
课件出示:
生:和末位上的数字与第2个加数少1。
师:少的1去了哪里?
生:少的1和9凑成了10。
师:我发现同学们的数学眼光越来越好了,为你们的学习表现点个赞.
【设计意图】上面的习题安排具有十分明确的导向性: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为目标夯实基础;再通过最后一题的相关式题的有序排列启发学生感受这些式题之间的关联,渗透函数思想,增强推算意识,积累经验。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9加几的算式,后续还会学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算式,今天的这些方法是否也适用与那些算式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回头梳理、归纳总结的习惯,为后面学习20以内其它进位加埋下一颗种子,学生迁移类推计算8加几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