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学案四 三种性质力的理解和分析
一、力、重力、弹力和胡克定律
1、力和力的图示
(1)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4)力的图示: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5)力的示意图:只需要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线段.
2、重力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3、弹力和胡克定律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几种弹力的方向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绳的拉力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 胡克定律
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公式: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顿每米,符号:N/m,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
【例1】(2015福建泉州一中期末)如图所示,重物A和B用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滑轮挂在静止的轻弹簧下,已知A重40N,B重18N,滑轮重4N,弹簧的劲度系数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针对训练 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2 N,则细线中的张力T及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
A.5 N和6 N B.5 N和2 N C.1 N和6 N D.1 N和2 N
二、摩擦力
1、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大小:当相对运动趋势增强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而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Fmax之间,即0<F≤Fmax.
2、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F=μFN,其中μ是比例常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
【例2】(2015安庆二中期末)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 )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3
2 静止 0.5
3 直线加速 0.6
4 匀速直线 0.4
5 直线减速 0.2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6 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5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都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针对训练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A、B、弹簧组成的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下图所示,求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例3】如下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针对训练 如下图所示,木箱A中放一个光滑的铁球B,它们一起静止于斜面上,如果对铁球B(不包括木箱A)进行受力分析,则铁球B受力个数为( )
A.3个 B.4个 C.2个 D.1个
课时训练
1.关于重力的大小及重心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人民英雄纪念碑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关于纪念碑对广场地面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就是纪念碑所受的重力
B.F是由于广场地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纪念碑上
D.F的作用点在广场地面上
3.(2015福州八中期末)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静摩擦力不一定随正压力增大而增大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方向一定不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如下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
C.C不受摩擦力作用
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5.(2015杭州期末联考)如图所示,某商场的台阶式自动扶梯,台阶面水平,扶手是成一定倾角的斜面。某顾客乘坐扶梯,随手将一小物体放在了倾斜扶手上,人、物体随梯一起匀速运动。匀速上行时,人受台阶的摩擦力为,扶手上物体受摩擦力为;匀速下行时,人受台阶的摩擦力为,扶手上物体受摩擦力为。关于这些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沿扶手向上
B.、均沿扶手向上,、均沿扶手向下
C.、均为零,沿扶手向上,均沿扶手向下
D.、均为零,、均沿扶手向上
6.(2015四川资阳期末)某钢管舞演员握住竖直的钢管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关于她的一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沿钢管匀速上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若沿钢管匀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若匀速向上攀爬,她握钢管的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D.她沿钢管匀速下滑时,手对钢管的握力比减速下滑时大
7.(2015哈尔滨六中期末)A、B、C是三个质量、材料完全一样的物块,三物块通过两根轻弹簧M、N相连接,弹簧M的劲度系数为k1,弹簧N的劲度系数为k2,k1=3k2.现三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两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且伸长量均为.由此可以判断,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至少应等于( )
A.k1Δx B.k2Δx C.(k1-k2)Δx D.(k1+k2)Δx
8.如下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 B.B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
C.C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 D.D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
9.(2015福建泉州一中期末)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搁在光滑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悬挂小球的细线处于竖直张紧的状态,则细线上的拉力( )
A.小于mg B.大于mg C.等于mg D.等于零
10.如下图所示一个M=2 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
(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砂子时.
(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砂子时.
答案精析
【例1】
【答案】压力为22N(3分),弹簧伸长量0.08m(4分)
【解析】对A,支持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N= GB- GA=40-18=22N,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N’= N=22N,方向竖直向下。
对滑轮的轴心,F=kx=2GB+ G轮,故弹簧的伸长量x==0.08m
针对训练
【答案】BC
【解析】弹簧如果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它将有收缩到原状的趋势,会向下拉A,向上提B,则B项正确;如果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将向两边恢复原状,会向上顶A,向下压B,则C项正确,故选B、C
【例2】
【答案】B
【解析】当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0.5N时,木块仍静止,而当拉力等于0.6N时做加速运动,故可知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5 N,选项B正确A错误;1、2两次实验的静摩擦力分别为0.3N和0.5N,而3、4、5三次实验中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都等于0.4N,故选项CD错误;故选B。
针对训练
【答案】8 N 9 N
【解析】没有施加力F时,木块A、B受力平衡,所受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
FA=FB=F弹=kx=400×0.02 N=8 N
木块B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m=μGB=0.25×60 N=15 N
施加F后,对木块B有:F+F弹则B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为:FB′=F+F弹=9 N
施加F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A′=F弹=8 N
【例3】
【答案】B
【解析】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再对M受力分析,受重力、m对它的垂直向下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地面对M有向上的支持力,共受到4个力;故选B
针对训练
【答案】A
【解析】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对球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箱子对球平行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三力平衡:共3个力.
课时训练
1.【答案】D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物体重力的计算式G=mg,其中g的值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同一地点,g值相同,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不同高度,g值一般不同,因此,不能说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A错误;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B错误;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均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时,重心的位置才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故C也错误;由重力的产生可知,D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既然F是纪念碑对广场地面的压力,那么F的施力物体是纪念碑,受力物体是广场,A错误;F是由于纪念碑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错误;F的作用点在广场地面上,C错误,D正确.
3.【答案】B
【解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如果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产生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与正压力无关,不一定随正压力增大而增大,选项B正确;静止的物体如果相对一运动的物体有相对滑动,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选项C错误;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但是与相对运动方向一定相反,选项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对整体分析可知,整体水平方向受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A、D错误;对B分析可知,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AB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B不受摩擦力,故B正确;对C分析可知,C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C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C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当电梯匀速上行时,人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若电梯对人有摩擦力,则人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不受摩擦力;同理可知,当电梯匀速下行时,人也不受摩擦力,即、均为零;无论是匀速上行还是下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在沿扶手向下的分力,方向沿扶手向上,即、均沿扶手向上,故选:D.
6.【答案】B
【解析】钢管舞演员若沿钢管匀速上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选项A错误;若沿钢管匀速下滑,她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选项B正确;若匀速向上攀爬,所受的摩擦力等于重力,大小不变,故选项C错误;她沿钢管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等于重力,大小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向右弹簧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处于静止,故有
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到弹簧M给的向左的弹力,弹簧N给的向右的弹力,因为,所以还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有,
对C进行受力分析,C受到N给的向左的弹力,向右的摩擦力,故有,所以
地面给的最大静摩擦力应能使得A物体保持静止,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为,故A正确
8.【答案】BC
【解析】A: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自由”说明物体A与竖直墙之间不接触,没有弹力和摩擦力,因此A只受重力作用,故A选项错误;
B: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正确;
C:C物体受到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
D:D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悬挂小球的细线处于竖直张紧的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上的拉力T=mg。选项C正确。
10.【答案】(1)1 N (2)1 N (3)4.3 N (4)4 N
【解析】(1)因为m0g=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仍受静摩擦力F2=F1=m0g=1 N.
(3)因为(m0+m1)g=4.3 N(4)因为(m0+m2)g=6 N>Fmax,故物体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F4=μFN=μMg=4 N.
B
A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