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田伟涛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滨州行知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孔子与老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 一章第一课。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 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 化的自豪感
二、学生分析
1.学生的目标高远,但动力不足。
??? 大部分学生有考上重点高校的愿望,但是学习动力和自信却严重不足。这一反差很大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学习动力和自信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动力?
2.学习自觉性和毅力不足。
??? 部 分学生认为,初中学习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监督严格;自己比较懒惰,没有做到及时预习和复习巩固。从在家复习效率来看,如果 家长事务繁忙,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没有进行及时复习和预习,使学习中的问题越积累越多,这 也是缺乏毅力造成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品读国学经典,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
二、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导课及学习目标解读:利用视频让学生欣赏《论语十则》,——设问:你在这些内容中学到有关学习的哪方面?——引入课题。
?? 课件展示课标和学习目标,老师简明扼要依据课标解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首先下发word版的导学案,然后课件展示自主、合作探究要求。
(三)讲授环节:
1.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对当今的影响,用课件展示孔子思想的几方面,老子思想的内容。
2.道教和道家的区别:道家学派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形成的,东汉时期为民间宗教,魏晋时期才开始官方化,并建立其神仙系统。(学生通过对比,对两者的把握更加准确)
3.拓展提升: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重视了吗,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及课件展示的材料,分析、归纳答案)
孔子的思想为什么受到追捧,你认为它的价值是什么?
播放视频:《妈妈洗脚》,让学生学会感恩。
(四)课堂小结:
利用幻灯片显示本课的内容,通过表格进行对比,再次强调备课的知识点、重难点。
(五)课堂评价:运用量规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视频《论语十则》
观看视频
多媒体播放视频
解读学习目标
解读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勾画,突出本节课重点
听教师讲解学习目标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对同学们进行点拨
首先自主学习,完成探究案,然后小组讨论,解答疑惑
Word文件,探究案
教师点拨
讲解孔子、老子的思想
听教师讲解
ppt展示
?
易错警示:讲解道教和道家的不同
学生认真听讲
PPT展示
拓展提升
引导: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重视了吗,为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小组讨论,踊跃回答。
ppt展示
?
中国、世界对孔子的看法
学生观看评价
PPT展示
?
畅所欲言:为什么社会上大力追捧孔子,你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何价值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PPT展示
归纳整合
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
学生积极思考,归纳
PPT展示
课堂评价
制作评价量规,整体评价;小组、个人评价
小组、个人评价;小组长汇报分数;学科班长统计
评价量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以“自主、探究、合作、引领”为主题的个性化课堂教学,力求将课堂向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重点做好如下突破:
1.“自主”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参与学习,有明确的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能够自己总结出方法规律。
2.“探究”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探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不同学科对探究应该有不同的理解,应该有不同的探究方式,要创新符合学科特点的探究学习。
3.“合作”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合作”是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合作形式。要不断创新适合学生、适合学科的合作学习。
4.“引领”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教师的引领作用贯穿学习的全过程,不同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引领方式。教师要在课上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特点,关注重点问题和重点学生,由这些信息决定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学生学习。
?
课件16张PPT。同学们!请准备好课本、双色笔、导学案、《学案导学》最重要的是认真和激情!!!一、快速浏览课本,进一步熟悉本课知识体系
二、结合问题引领,牢固记本课基础知识
问题引领:
1.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历史地位
2.老子的思想主张及历史地位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知识框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孟子荀子发展儒学百家争鸣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时期儒道佛三教合一,儒学更新仍为主流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批判思想12345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6 (四大发明、天文、数学、农业、医学)一、我读论语学习目标
1.品读国学经典,概括圣人思想。
2.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圣人的智
慧。【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和老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第1课 孔子与老子一.完善修改预习案。
二.静心思考,独立完成探究案.有了答题思路,即可到黑板相应区域自由展示。自主学习 展示分工图展示要求:1.书写规范,迅速;
2.务求简练、全面,有提示语,要点化、序号化!智慧碰撞(合作探究)内容: “预习导学”思考题和探究案以及自学中的疑问。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组长做好调控,注重效率;
2.再自由探究交流,迅速直奔展示区,边探究边记录;
3.对展示内容如有需要补充的,尽快用彩色笔二次展示补充
4.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疑问区”;
5.可对“疑问区”问题进行解答。探究1
仁、礼、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正名、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习方法。
探究2
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探究3
原因:(1)是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来谋求霸权;
(2)是孔子思想中,其“仁” 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其“礼”主张恢复周制,不能满足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不适应社会变革需求。探究整理
探究3
借鉴:(1)孔子:仁、为政以德、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2)老子:辩证法
不可取:(1)孔子: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正名
(2)老子:小国寡民、愚民探究整理孔子的思想1.多角度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1)“仁”的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其实现途径是“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主张上,“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即“以德治国”。
(3)社会关系上,“仁”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
(4)地位:“仁”是孔子政治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对建立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全面理解孔子“仁”的思想1.多角度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1)“仁”的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其实现途径是“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主张上,“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即“以德治国”。
(3)社会关系上,“仁”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
(4)地位:“仁”是孔子政治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对建立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易错警示] 道家学派不等同于道教: 道家学派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形成的,东汉时期为民间宗教,魏晋时期才开始官方化,并建立其神仙系统。孔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受到统治者重视了吗?为什么?
没有。
一是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来谋求霸权;
二是孔子思想中,其“仁” 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其“礼”主张恢复周制,不能满足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不适应社会变革需求。提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 《中国古代史》中国看孔子:孔子封号汉代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
清世祖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在大力追捧孔子,你认为孔子思想有什么现实价值?畅所欲言归纳整合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2015-16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编号:02使用时间:2015.09.02 编制人:田伟涛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评价:________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探究案
【学习目标】
品读国学经典,概括圣人思想。
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圣人的智慧。
【主题探究】
国学经典探究
今天现实中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渐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甚至成为一个危险的陷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拿起《论语》,拿起《老子》,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去亲近我们祖先的思想智慧,去寻找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去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原汁原味读论语,体会圣人的魅力】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探究一: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原汁原味读经典,感受老子的智慧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探究二:以上材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思想主张。
探究三:孔子的思想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青睐?孔子与老子思想在今天哪些可以用来借鉴?哪些是不可取的?
【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