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范翠华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历史
邮件
单位
夏津县第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14、理性之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第4课:《理性之光》(启蒙运动内容及影响),与前三课《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形成了本单元从人文主义到科学理性时代的单元线索,形成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的完整的单元主题。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本课作为西方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西方人文主义自起源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14—15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重新焕发活力并长足发展,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根据“新课标”要 求,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注意搜集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理 解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最后,设计一个课堂活动,回顾整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异同。
教学重点: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启蒙运动的特点、影响、实质及评价。???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年龄在十五、六岁 之间,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学生在初中对启蒙运动已有所了解,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的主张并不陌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 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 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的下发和课前的自主学习对启蒙 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张: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思想巨人的理性精神,启蒙运动的意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作用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在针对其特点、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列举: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主张的内容。
归纳理解:启蒙运动的特点,理性主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运用: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实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与文艺复兴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继承与发展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课前自主微视频学习,提出疑难。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体验历史。课上质疑、探究重难点,学生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在历史评价方法指导下尝试运用,并展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探究,史料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献身于捍卫正义事业的史实和康德以“人”为主体的哲学观,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为追求真理、实现自身价值而拼搏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示了资产阶级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勇担社会重任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通过分析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构建资本主义的理性王国,自由、民主、平等的法制社会,同时要进一步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不仅对欧洲资产积极革命,甚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微课程《启蒙运动的背景》,?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2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启蒙运动,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3 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4 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利用展示17、18世纪背景的历史材料《启蒙运动的背景》
观看了解历史素材,体会启蒙运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根源,论从史出,得出结论。
PPT 视频、漫画
探究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以思想家的口吻阐述自己主张政治,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
?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PPT,学生可以回看,暂停课前微视频
总结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互评
PPT
展示
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
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
?
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学习微视频
学生观看微视频后,运用所学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微视频
建构体系
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
学生自主建构
概念图
训练
学案【巩固练习】多媒体【当堂达标】
学习基础知识,学生能力运用
小组合作探究,必答抢答。
评价
小组评价
整体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题目选项评价
老师板书
小组长汇报分数
网络评价平台,
数据分析
研讨疑难,当堂解决
明确讨论疑难题目,必讨论,个性化疑难
学生讨论展示解决疑难
?
历史启示和感悟
?
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
PPT
作业,学生历史思维训练
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制作并推送TWT(创新新思维训练)
学生完成TWT的训练并完成
TWT公众网络平台
七、教学特色200字左右
?
?
?
人文主义就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15世纪,欧洲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家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到了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
1、有效整合岳麓版与人教版教材内容。我觉得新课程和新教材给我们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留下了解读与创作的空间,我们更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紧扣新课标,进行大胆取舍。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2、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这样将教学环境资源——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实行优势互补,既发挥了各自的科学性、直观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有效整合“学情”与“教情”。这样,既对我们后面的教学有帮助,充实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何乐而不为呢?
4、关于课程整合的观点同行们还有许多更详细的论述,比如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建立资源共享库等。在此就不便展开。当前,新课改正在深刻地、全面地影响着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5.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
课件23张PPT。 第14课理 性 之 光
——启蒙运动学习目标
1、理解记忆启蒙运动的概况(原因、含义、意义等)
2、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3、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一、探寻启蒙之源(背景)
二、感受理性之光(内容)
三、品味启蒙之果(影响)
四、回响人文之魂(历程)探究过程何谓“启蒙”?
何谓“理性”?1、启蒙【 Lumière 】---明亮、照耀、光明
指在17—18世纪由欧洲资产阶级展开的启迪开导人们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给处在
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最显著的特点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2、理性 即 人的思考和判断,理性主义要求用人的
思考去判断问题,而不是依赖外界的权威。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即 自由﹑平等﹑民主等最基本的权利。(每题1分,方式抢答)
(1)时间 (2)性质 (3)指导思想(4)理性含义(5)特点
一、探寻启蒙之源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较高。但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影响材料四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科学: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一、探寻启蒙之源原因? 【当堂达标】(2分)
(笔记一) 要求记忆启蒙运动的背景
1、经济:
2、政治:
3、思想:
4、科技:
下列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及其意义分别是什么呢?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二、感受理性之光走进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概况——一幅地图
启蒙思想的内涵——五个人物
自我介绍模板(组内分工合作,角色扮演)我是……(姓名)
我的地位……
我来自……(国籍)
我的作品……
我主张……
影响了-------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
二、感受理性之光社会契约: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主权在民)
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
反暴君政体、建民主共和国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君主立宪(民主政治)伏尔泰
孟德斯鸠《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尊重他人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启蒙运动领袖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三权分立学说 《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笔记二)二、感受理性之光国别C【随堂练习】(每题2分)
1、(1)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是指:——————————分别归
————————————————机构行使。
他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目的是防止专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2)、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后演变成——————政体类型,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实践三权分立思想的有——————————和——————————————。
问题1关于孟德斯鸠2.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①他提倡自然权利说 ②他倡导君主立宪制③他崇尚人的平等④他主张自由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比同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的批判现存制度,更热情的歌颂理性 ③伏尔泰是欧洲18世纪的统治者 ④伏尔泰的启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CC问题2关于伏尔泰4.卢梭被誉为宣传理性至上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这是因为他认为:
A.人民应当推翻暴君,实现“主权在民”建立民主共和国
B.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当推翻教皇
C.教士贪婪成性,人民应当粉碎教会势力
D.现存制度压制自由,应当重建开明制度
5. 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对未来社会加以构想,提出了许多社
会学说,其中卢梭提出了①天赋人权说②社会契约论③三权分立学说④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问题3关于卢梭二、感受理性之光6.康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7.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① 提出理性批判哲学② 最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③ 开始了自然哲学的研究④ 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 、③④
问题4关于康德二、感受理性之光性质 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哪些重要影响呢? 分项分析方法指导: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我们可以? 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外交等活动:快速记忆启蒙运动的影响。(2分)三、追寻启蒙之果(笔记三)经济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 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
外交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为人类
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宗教神学,等级特权
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封建专制制度
宗教神学体系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为名,批着宗教“外衣”抛开宗教的“外衣”
理性思考判断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民主、
人权、法制、三权分立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
发展历程,以及每个时期的思想核心。(2分)
1、起源:
2、复兴:
3、发展:
4、成熟:四、回响人文之魂单元线索人人
性人权
理性四、回响人文之魂(笔记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希腊先哲前5世纪14世纪15世纪17世纪16世纪18世纪小结升华五、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陈乐民《启蒙札记》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群言出版社2012年版。
帕尔默《启蒙到大革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史仲文《改变世界的人文大师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年版
国家博物馆的“启蒙的艺术”展览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 A级:8-10分,B级:5-7分, C级:1-4分六、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
A级:8-10分,B级:5-7分, C级:1-4分六、学习评价——结果性评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