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激趣导入
比一比
哪个大?哪个小?
比一比
哪个重?哪个轻?
猜谜语
四条大腿粗又圆
两把长刀硬又尖
全身披挂银盔甲
后面甩根细皮鞭
4 曹冲称象
我会认
曹
cáo
字词积累
称
chēnɡ
称重 名称 爱称
书写指导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在认准字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基础上读通文章,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读一读
时间:
人物:
古时候
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们
员
yuán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1.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2.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你们想知道大象多重吗?该怎么量呢?
根
ɡēn
柱
zhù
议
yì
论
lùn
重
zhònɡ
柱子
立柱
冰柱
书写指导
底下
到底
海底
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才有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比较句子:
自由读第3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法称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大象。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办法不可行的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
直摇头
秤称
提不动
不行
还有什么办法呢?
杆秤
大秤
过秤
书写指导
杆秤
一杆
枪杆
做梦
做人
做事
齐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比较句子: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线
xiàn
止
zhǐ
岁数
岁月
年岁
书写指导
站立
站队
车站
帆船
小船
船员
书写指导
然后
自然
虽然
第一步: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小组交流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第一步......第二步......”来描述。
第三步: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
第四步: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思考: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同。
同学们在课后第二题中,把序号填一填!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再读第5自然段,思考:“微笑”“点一点头”说明了什么?
曹操觉得曹冲的办法非常好,所以“微笑”“点一点头”,表示对曹冲的赞许。和前面听到官员的办法“直摇头”形成鲜明的对比。
曹冲的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了吗?
为什么曹冲的方法好呢?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的人。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的人。
聪明、爱动脑筋遇
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聪明、爱动脑筋遇
砍
kǎn
量
liànɡ
曹
称
员
跟
柱
议
论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一起来开小车
我读懂了课文
1、曹冲是( )的儿子,才( )岁。
2、课文讲了( )想办法称出了
( )的事情。
曹操
七
曹冲
大象的重量
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法称象?用“—”画出来。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大象。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①先
②
再
③
然后
禾尔称一称,
禾平多大秤。
多音字
课后训练
1、仿写句子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又 又 像 像
(提示:白云,太阳,月亮)
(2)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3)曹冲才七岁。
2、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提示:穿衣服的步骤,放学回到家的安排)
(4)曹操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