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花牛歌 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花牛歌 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1 18:53: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现代诗二首花牛歌》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 - 引导学生仿照诗歌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花牛的可爱、悠闲,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拟人、反复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 教材知识点:现代诗的语言简洁、形式自由,常常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在《花牛歌》中,“花牛”就是一个核心意象,诗人通过描写花牛的各种动作和状态,如“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展现出花牛的悠闲自在。例如“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这里将花牛拟人化,赋予它人的动作“坐”,同时通过“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这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花牛的憨态可掬。 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能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仿照诗歌进行创作,要求有一定的诗意和童趣。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一定难度。例如,诗中的花牛不仅仅是一头牛,更是诗人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的一种寄托。学生需要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体会这种情感内涵。 1. 朗读法 -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例如,在初读诗歌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分析诗歌内容时,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诗歌描写了花牛的哪些活动;在体会诗歌意境时,进行齐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 2. 情境教学法 - 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花牛在草地上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牛的形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例如,在讲解“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时,播放蓝天白云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的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对诗歌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花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写花牛?”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讨论“花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时,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有的说花牛很可爱,有的说花牛很悠闲,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 想象法 -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将诗歌中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例如,在学习“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时,让学生想象花牛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太阳是如何“偷渡”西山青峰的,通过想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字母卡片。 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 - 引导学生仿照诗歌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花牛的可爱、悠闲,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 导入 1.1 播放一段关于牛在草地上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牛的动作和神态。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牛在草地上都做了些什么呀?”让学生自由回答,如吃草、走动、躺下等。 1.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牛的现代诗,不过这头牛有点特别,它叫花牛。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花牛歌》,看看这头花牛都在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2.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2.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2.2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这首诗一共描写了花牛的哪些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读音是否准确、是否流利等方面进行评价。 2.3 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边听边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让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 3. 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3.1 学习第一节 - 学生齐读第一节:“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 教师提问:“从这一节中,你能感受到花牛是怎样的形象?”引导学生抓住“坐”和“压扁”这两个词,体会花牛的憨态可掬。 - 教师讲解“剪秋罗”这种植物(可以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花牛所在的环境。 - 让学生带着对花牛的喜爱之情再次朗读这一节。 3.2 学习第二节 - 指名朗读第二节:“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 教师提问:“‘眠’是什么意思?花牛在睡觉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理解“眠”就是睡觉的意思,通过“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想象出天空中白云的大片大片的样子,感受花牛睡觉的悠闲环境。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霸占”这个词运用的巧妙之处,将白云拟人化,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 小组讨论:如果自己是花牛,在这样的环境里睡觉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 - 全班齐读这一节。 3.3 学习第三节 -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 教师提问:“这一节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花牛的活泼?”引导学生抓住“滴溜溜”这个词,感受花牛走路时尾巴晃动的可爱模样。 - 教师让学生模仿花牛走路时尾巴晃动的样子,进一步体会花牛的活泼。 - 请一名同学朗读这一节,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花牛走路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3.4 学习第四节 - 齐读第四节:“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 教师提问:“‘偷渡’这个词有什么特别之处?花牛可能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引导学生理解“偷渡”一词将太阳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太阳不知不觉地落山的情景。对于花牛的梦,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如梦到了更多的青草、梦到了在天上飞等。 - 教师总结:这一节通过描写太阳的落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花牛还在草地上做梦,更加突出了花牛的悠闲自在。 -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4. 体会诗歌意境,感受情感 4.1 引导学生回顾整首诗,思考:花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花牛是可爱、悠闲、自由自在的。 4.2 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头花牛呢?”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诗人对花牛这种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3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站在草地上看着花牛,带着对花牛的喜爱和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再次朗读全诗。 5.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吗?” 5.2 教师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 拟人:诗中多次将花牛和其他事物拟人化,如“花牛在草地里坐”“白云霸占了半个天”“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等,让这些事物具有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 反复:诗歌每一节都以“花牛在草地里……”开头,这种反复的手法,不仅强调了花牛的活动地点是草地,还使诗歌具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5.3 让学生在诗中找出运用拟人、反复手法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6. 课堂练习 6.1 仿照诗歌的形式,写一写小动物的活动。 - 示例: 小猫在院子里玩, 碰倒了一盆仙人掌。 小猫在院子里躺, 阳光洒满了它的脸庞。 小猫在院子里跑, 小爪子踩出朵朵梅花。 小猫在院子里睡, 月亮悄悄爬上了窗台。 - 答案:只要学生仿照诗歌的形式,写出小动物的活动,且有一定的童趣和诗意即可。例如: 小狗在花园里跳, 惊飞了一群小麻雀。 小狗在花园里嗅, 花香沾满了它的鼻头。 小狗在花园里卧, 绿叶遮住了它的耳朵。 小狗在花园里梦, 星星点亮了夜的天空。 6.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biǎn piàn)了一穗剪秋罗。 -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liū liú)。 - 答案:biǎn;liū。 6.3 从诗中找出描写花牛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 答案:坐、眠、走、做梦。 7. 课堂总结 7.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诗歌的内容、意境、表现手法等。 7.2 教师强调:通过学习《花牛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花牛的可爱和悠闲,还学会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和表现手法。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多读现代诗,感受现代诗的魅力,也尝试自己创作现代诗。 8. 布置作业 8.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花牛歌》。 8.2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仿照《花牛歌》的形式写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