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女娲补天》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女娲补天》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1 19: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认识“塌、熄、冶”等生字,会写“隆、塌、露”等生字。 -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 学习女娲补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热爱之情。 - 引导学生从女娲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理解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女娲的形象特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根据教材内容,在描写女娲补天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的动作描写,如“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女娲为了补天不辞辛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分析,理解女娲的形象,这是重点内容之一。 理解女娲补天的神奇之处,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体会女娲的精神品质,并能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女娲“炼石补天”这一情节,石头怎么能被炼成液体来补天呢?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引导学生从神话故事的特点出发,去感受其中的神奇想象,而不是从现实科学的角度去纠结。 1. 情境教学法 -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讲解女娲看到天塌地陷后的景象时,可以播放一段天崩地裂、洪水泛滥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从而更好地理解女娲补天的必要性。 2. 朗读法 -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促悟。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重音,读出女娲的勇敢、坚定以及补天过程的艰难等情感。如在读“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这句话时,要重读“决定”“冒着生命危险”,以体现女娲的勇敢和无私。 3. 问题引导法 -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学习女娲补天的过程时,问学生“女娲在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克服的?”促使学生深入文本,寻找答案,进而理解女娲的品质。 4. 小组合作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问题、分享想法。例如在讨论女娲的精神品质时,让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然后汇总意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字母卡片。 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认识“塌、熄、冶”等生字,会写“隆、塌、露”等生字。 -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 学习女娲补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热爱之情。 - 引导学生从女娲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神话故事的视频片段,如《哪吒闹海》的精彩片段,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回忆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想象、神或英雄人物具有超凡的能力等特点。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么补天的?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塌、熄、冶、隆、塌、露”等生字,正音后让学生口头组词。 - 对于一些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进行重点讲解。如“隆”的右边是“生”字加一横,不要写成“升”;“塌”的右边是“日”加“羽”加“人”,要注意笔画顺序。 - 出示文中的一些词语,如“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等,让学生开火车读,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图片的方式进行解释。例如“熊火”,可以让学生想象大火燃烧时的样子,再结合文中描述天塌地陷后的情景来理解。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课文讲述了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历尽艰难险阻,炼石补天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学习女娲补天的起因(第1 - 2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1 - 2自然段,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如“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通过这些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天塌地陷后的景象是多么可怕,人类正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 - 教师追问:“看到这样的景象,女娲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心情的句子“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体会女娲对人类的同情和关心。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灾难的可怕和女娲的焦急。 2. 学习女娲补天的经过(第3 - 4自然段) - 小组合作学习第3 - 4自然段,思考: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她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的? -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 学生汇报女娲补天的过程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关键步骤:先找五彩石,然后把五彩石炼成液体,最后用这些液体把天补上。 - 对于女娲找五彩石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抓住“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这句话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和不易。 - 在讲到女娲炼石补天的情节时,教师提问:“五彩石怎么能被炼成液体呢?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方面去理解,同时体会女娲的神力。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点读出女娲在寻找五彩石过程中的辛苦和她的坚定决心。 3. 学习女娲补天的结果(第5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女娲补天的结果怎样?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天上的大窟窿被补好了。”“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等语句,感受女娲补天成功后的美好景象。 - 教师提问:“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表达对女娲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四)总结全文,体会人物形象 1.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女娲的形象特点。 -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女娲是一个勇敢、善良、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人。她看到人类遭受灾难,毫不犹豫地决定补天,在补天的过程中,历经重重困难却从不放弃,最终成功拯救了人类。 2. 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 - 教师提问:“这篇神话故事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它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你觉得这种想象美在哪里呢?” -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神话故事中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索,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神奇的想象是神话故事的独特之处,也是它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简单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布置作业: - 把《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制作一张手抄报,内容包括故事简介、主要人物形象、自己的感受等。 (六)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 lóng qǐ(隆起) tā xià(塌下) pēn huǒ(喷火) zhēng zhá(挣扎) - 答案:隆起、塌下、喷火、挣扎。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女娲补天的原因是(天塌地陷,人类遭受巨大灾难),她补天的过程是先(找五彩石),然后(把五彩石炼成液体),最后(用液体把天补上)。 - 答案:天塌地陷,人类遭受巨大灾难;找五彩石;把五彩石炼成液体;用液体把天补上。 3. 读句子,回答问题。 -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女娲怎样的精神? - (2)你能仿照这个句子,用“先……然后……最后……”写一段话吗? - 答案:(1)体会到女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2)示例:我做手工时,先准备好彩纸、剪刀和胶水,然后按照步骤剪出各种形状,最后把它们粘贴在一起,一个漂亮的手工作品就完成了。 在教学《女娲补天》这一课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也能体会到女娲的精神品质。在导入环节,视频的引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生字词教学中,注重对易错字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了生字的书写和读音。在精读课文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如在让学生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时,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提示和引导,让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