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教学目标:
1.运用初中语文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梳理红军五次“反围剿”的基本情况,从兵力和战术方面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知道红军长征的起因和时间。
2.通过湘江战役惨烈,认识工农红军领导集团的错误,知道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3.借助《红星照耀中国》对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具体事件描述,选取最受震撼的片段进行分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与伟大精神。从书中选择一位人物进行介绍,学习红军革命者身上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顽强品质。
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红军长征原因的理解,遵义会议地位的理解以及长征精神的领悟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对红军长征也有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是纪实文学,斯诺亲临苏区,对中国共产党人、红军进行采访整理成这部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们来共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结合这部书,深入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新课讲授
长征之因
过渡:从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之后,到1937年,是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1930年,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对红军连续进行四次围剿,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第四章,也自己梳理出红军四次“反围剿”记录表。其中这几位同学做的都是比较好的,清晰明了。
提问:通过梳理,我们知道中国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在兵力上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在兵力上都是国民党多于红军
提问:但四次反围剿都取得胜利,采用的都是什么惯用战术?
预设:游击战、运动战
提问:前四次的军事活动领导人是谁?
预设:毛泽东
过渡:1933年9月,蒋介石准备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对各个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最大的一次“围剿”——第五次“围剿”。其中50万用来对付中央苏区的红军,也就是江西。然而这次反围剿结果是?(失败)
探究:中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提问:先来看五次反围剿兵力对比表,从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预设:兵力的悬殊不是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
提问:再来对比双方战术,从材料二中可知,国民党用的什么战术?
预设:持久战、堡垒战
教师讲述:堡垒是由钢筋混泥土制成,极难攻克且造价极高。蒋介石为了灭掉中国红军,付出巨大代价修建堡垒对苏区进行封锁。我们从这幅图中这些绿色圈圈都是国民党的堡垒线,蓝色是国民党进军路线,确实形成了一种聚而歼之的状态。对此,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战术呢?我们来看这两段材料。
提问:男生读材料三, 回答他们是谁?
预设:博古、李德
提问:女生读材料四,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预设:李德、博古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这种冒险主义在后来遵义会议中定为“左”的错误。
教师:为了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中国红军紧急开始战略转移。长征之途开始了。
长征之途
1.血染湘江
教师讲述:从1934年10月,一个多月的时间,红军冲破了国民党三道封锁线。我们来看到红军长征路线图右下角的蓝色线段,从江西到湖南、广西。对此蒋介石非常愤怒,决定亲自部署第四道防线。他看破红军想要前往四川的计划,借助必经之路湘江的天险,建碉堡410座,投入兵力近30万,以全州、灌阳、兴安为包围圈,企图在湘江东岸逼红军决战,将其歼灭。然而在博古、李德的领导下,红军不仅没有迅速渡江争取时间,反而带着瓶瓶罐罐,和大件物品缓慢行军,使红军非常疲惫。
学生任务:在湘江战役中,出现了惨烈的一幕,请同学们朗读人物扫描。
提问: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了多少兵力?
预设:从8万到3万。
教师:湘江战役后,红军广大指挥员对“左”倾领导者越来越不满,认为仗再不能这样打下去了。再这样打下去,所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于是他们听从毛泽东的意见,放弃湘西,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2.遵义会议
提问:自主学习,回答遵义会议的基本信息。
预设:略
提问:如何理解第一个意义?
预设:如果没有及时纠正错误,确定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红军很有可能无法完成战略转移,革命也不会成功。
教师:李德是共产国际的人,共产党从向来听从共产国际的话,到遵义会议中勇于批评他们、改正错误,结合实际情况,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长征路线
提问:我们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已经清楚知道红军长征的路线,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学生自己制作的路线图,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下来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其中最让你钦佩的故事片段是什么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三)长征之果
提问:经历非同一般的艰难险阻,红军长征终于顺利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预设: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教师:经历长征一难,从8万多人到六千多人,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毛泽东写下著名诗篇《长征》,请大家大声朗读。
拓展延伸:
辛弃疾曾说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遇到挫折时,精神偶像的事迹和他们身上的品质总会鼓舞我们。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介绍了这六位人物,课下大家也自行选择了自己的精神偶像,现在请同学们勇敢的介绍你的偶像吧!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体会了长征的艰险,领悟了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长征精神。愿大家珍惜和平的今天,像这些伟人、偶像看齐,励精图治,勤勉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