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 17 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设计
一 、 教材分析
(一) 地位分析
自武昌一役胜利,用革命方式救国于水火的潮流势不可挡。然而,革命的对象究竟是谁? 革命的道路选择哪条? 革命的力量怎样壮大? 革命的方向去往何处? 中国共产党一路探索, 在试错中日渐明朗 。 其中的关键就是本节新知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23 年 2 月,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镇压, 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 1924 年中国共产党 与中国国民党开展合作,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
1927 年, 蒋介石 、 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大肆屠杀共 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 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力量的重要性 。从南昌的撤退, 到湘赣边界的挫折, 到井冈山的星火, 到瑞金的异彩, 党不 断地探索革命的新道路。
1935 年, 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敌 “围剿”,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突围初期, 红军损失惨 重, 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形势下作出正确决策。全新的中央核心和军事指挥力量带着红军打开 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实事求是, 扎根于民, 一致抗日, 是当务之急, 也正是这一群“新” 人, 携着中国人民, 最终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坦途。
(二) 内容分析
本课正文有三个子目: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通过全 面解读课文 、明确课文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和领会课标要求, 我提炼出三个教学关键问题: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价值, 重点关注在历史解释中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成长, 明确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和方向探索的贡献。
在 “过程”这个关键问题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自绘路线图重走长征路, 提炼时空信息, 讲述征之“远”和“难”。在“价值”这个关键问题的教学中, 指导学生自创剧本新演遵义 会议, 实现情景再现, 理解它 “生死攸关”的作用 。 结合课后活动 2, 发起 “听同学讲一讲 他的 ‘沼泽地’和 ‘腊子口’ ”话题, 生成正向的价值判断, 实现情感升华。
二 、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明确、达成和检测学习目标的基本能力, 因此我重在设计多样性和 针对性的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式, 并及时、有效地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他们对长征故事和诗歌 多有耳闻, 对长征历史的认知水平却参差不齐, 因此我借用文学还原历史, 也用唯物史观分 析历史。我会尝试融入前沿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 设计不同思维情境和多层问题链, 搭建多 种参与平台, 刺激学生多感官能动, 以期学生在生成新知的同时, 保有课堂新鲜感、认可学 科魅力并肯定自我成长。
三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核心知识): 提取材料信息, 归纳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 梳理中央红军征 途大事, 讲述其 “远”和 “难” 。
过程与方法 (关键能力): 辨图、析史, 演剧, 述己, 提炼信息、有效关联、准确表述, 生成新知, 重建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必备品格): 体察“不怕”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全面考察新生变化, 及时捕捉精神体现, 生成正向的价值判断。
四 、 教学立意
第 1 页 共 3 页
围绕课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之 “征”, 结合诗《七律·长征》 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句, 设计探征之始 、述征之 “远”和 “难” 、察 “不怕”之价值这条明线, 以“征”贯穿 始终, 落实背景 、过程 、价值三个教学关键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中国革命的 新局”两条暗线中, 觉察融合, 反思冲突, 升华主题——长征永远在路上, 铭记来路, 方知 去路。
五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将征途人 、征途事置于时代, 重“走”征路, 构建时空观念, 认识遵义激烈的夜 会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难点: 对征途人 、征途事全面考察, 再“生”判断, 在历史解释中践行唯物史观, 理解 陕北会师虽仅余千人, 但征程胜利却毋庸置疑。
六 、 教学活动
环节一: 导入
学生活动: 表述 9 个时间点的大事, 解读它们反映的中国革命形势。
教师活动: 强调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被镇压、到南昌的撤退, 到湘赣边界的挫折, 到井 冈山的星火, 到瑞金的异彩, 党在不断地成长中探索革命的新道路。
环节二: 生成
(一) 探征之始
学生活动: 读材料“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击国民党军队第一至四次‘围剿’概况表”和教 材第 81 页 “相关史事”, 提取信息, 思考并回答: 1 、 第五次反围剿有何不同? 2 、 陷入危 境的红军怎样抉择? 再归纳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
教师活动: 小结点明关键问题: 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导致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从而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 突围西进 。其初衷是战略转移, 保存基干 力量, 重建根据地。
(二) 述征之 “远”和 “难”
学生活动: 读教材第 81 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讲述征之 “远” 。 教师活动: 提供可靠数据统计, 为空间感知的 “远”, 辅以实证。
学生活动: 读选自《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五段材料, 并结合教材第 82-83 页内容, 运用历史解释素养, 用表格梳理中央红军征途大事, 讲述其难, 感知红军不怕困难、攻克困 难的行动。
征之 “难” 难之果
1 、 敌军围追阻截 血战湘江 、 四渡赤水 、 巧渡金沙江 、 飞夺泸定桥 、 突破腊子口 吴起镇会师 、 会宁会师
2 、 需用物资匮乏 扒树皮 、 挖草根 、 嚼皮带 、 啃腐骨
3 、 民族关系复杂 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4 、 自然环境恶劣 舍辎重 、 攀悬崖 、 翻雪山 、 过草地
5 、 党内策略分歧 遵义会议
教师活动: 展示学生的梳理成果, 及时评价, 小结点明关键问题: 一切困难迎刃而解的 转折始于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三) 察 “不怕”之历史和现实价值
学生活动: 表演历史短剧 ——遵义会议, 提炼会议决策的内容完成表格, 理解其意义, 体察其价值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凝练其精神, 关注新时代 长征精神的内涵 。 思考: 为什么陕北会师仅余千人, 但征程胜利却毋庸置疑?
第 2 页 共 3 页
会议决策 决策意义 历史地位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 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左”的错误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征程收获 收获意义 历史地位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的胜利 打开了中国革命 新局面。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唤醒了征途民众 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汇聚了抗日力量 铸就了长征精神
教师活动: 解读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性 —— 中央核心(组织上) 和军事指挥 (军 事上) 力量的变化; 诠释“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内涵 ——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 具体实际结合) 、方向 (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 和力量 (以陕甘宁根据地为中 心渐成燎原之势) 的变化。
环节三: 小结
自拟身份, 将 、 兵 、 脚夫等, 运用地图重走长征路, 用第一人称描述见 、 闻 、 思 、 行、 果,重建新知的同时, 关注民族和国家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情感升华 ——长征永远在路上。 环节四: 反馈
绘制自我实现的“长征”线路图, 并讲给同学听一听: 怎样走过来路的“沼泽地”, 又将 如何攻克前路的“腊子口”?
七 、 教学反思
(一) 既得满足
1 、 学生学习:
学生清楚课程学习目标并通过回答问题链、绘制路线图、演出历史短剧等活动建设课堂, 在广泛和深入地思维碰撞中检视目标达成情况。
2 、 教师教学
课程教学环节清晰, 围绕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依次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易化难点和内 化解释, 并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3 、 课程性质
明确立意, 整合资源, 设问题链驱动教学, 及时评价, 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家国情 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情境体验, 重视程序性知识的生成。
4 、 课堂文化
重视学生课堂参与面, 考虑学生认知差异, 设计多样情境, 关注高级知识技能, 尝试在 思考 、 民主 、 创新和关爱的氛围中, 师生共建务实且个性的课堂。
(二) 成长空间
适度取舍, 大胆创新, 提升“立德树人”可行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此路漫漫, 永无 止境。
参考资料:
1 、 【美】 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 《长征 ·前所未闻的故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2 、 【美】 埃德加 ·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