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2 07:4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绘画等资料,激发历史想象力。
3.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途径极其丰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时事。在中国近代社会,报纸作为主要大众传媒手段,发挥了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新闻出版业有何发展?同时期教育文化事业又有何发展?
探究新知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新式教育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兴办新式学堂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了解洋务运动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百日维新期间兴办的新式学校。
【教师活动】讲述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学生活动】知道科举制度废除的过程和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教师活动】提问:新式教育的学习内容到底“新”在何处?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面思考。
【学生活动】教学内容不同:从儒家四书五经,到逐步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从考取官职转变为培养外交、科技人才。
(二)新闻出版社的发展
【教师活动】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近代中国的报刊业也发展起来。提问: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哪个?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教师活动】提问: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不同时期的重要报刊》表格,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知识,说出不同时期的报刊所宣传的思想。
【教师活动】介绍商务印书馆的概况。
【学生活动】知道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师活动】讲述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在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学生活动】了解近代中国重要的出版机构。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一)文学成就
【教师活动】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提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哪些?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教师活动】通过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说明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出示教材第127页《材料研读》,请学生谈谈对这段话含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后回答:鲁迅的《狂人日记》主要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问题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的这段话揭示了封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虚伪的面具。
(二)美术成就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齐白石作品〈虾〉》,讲述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出示图片《〈愚公移山〉(局部)》,讲述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鸿篇巨制,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学生活动】欣赏齐白石和徐悲鸿的作品,知道齐白石和徐悲鸿的艺术造诣。
(三)音乐成就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聂耳》,提问:聂耳创作了哪些名曲?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教师活动】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是谁创作的?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田汉。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冼星海》,介绍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学生活动】知道《黄河大合唱》表现的精神内涵。
(四)解放区的文艺作品
【教师活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知道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和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大型歌剧《白毛女》等。
(五)电影的发展
【教师活动】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无声电影。提问: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什么?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教师活动】讲述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可能会表达哪些思想?社会现实与文艺创作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理解社会现实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推动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近代以来,教育、新闻出版乃至文学艺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创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到新学制的颁布,中国近代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方便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作品。
板书设计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新式教育
(一)兴办新式学校
(二)废除科举制
二、新闻出版业
(一)报纸刊物
(二)出版社
三、文学艺术
文学、绘画、音乐、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