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人民解放战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议。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 ,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反攻发动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部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和积极性也比较高,学生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的了解,应该对本单元知识也非常感兴趣,但是解放战争中中共的战略部署和中共重大战略决策,学生了解并不深入还需要教师系统点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确定 通过运用相关史料、图片、表格、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正确表述历史史实和对历史有效解释,掌握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共自已反击战役及中共土地改革内容,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设计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在历史中作用及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爱国情怀。利用课本地图让学生看图有话说,培养学生时空观,归纳胜利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培养学生历史求物论。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中共共产党的自卫反击战、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教学难点】重庆谈判的背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5.教学准备 课件、网络教学资源、教案。
6.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7.课时安排 1课时
8.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环节一: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观看《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视频,感受中国人民军队的庄严、整齐。 问:我们的中国军队名称是?他是什么时候被命名的呢?这段历史是如何展开的呢? 阅读单元导读,概括人民解放战争的重点内容。学生活动1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力量,认识他们是工农的子弟是人民的子弟。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人民解放军 看单元导读,归纳单元重点知识。 同学观察图片,依据教师讲述并思考,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建国之路将如何选择,和平建国有无可能。 活动意图说明: 观看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活动2 一、战与和的变奏 (一)重庆谈判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背景: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材料二:今后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二)重庆谈判的目的 展示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三封电报,理解国民党谈判的目的 问学生:面对蒋介石精心设计的鸿门宴,中国共产党如何抉择呢 不去:正中蒋介石的圈套,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共产党头上。 (三)重庆谈判的内容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 二、攻与守的易位 (一)战略防御阶段 展示地图,阅读教材113——114页,梳理国共两党的攻与守 (二)战略进攻阶段 阅读教材117页,梳理相关知识点 (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 阅读教材118页,梳理三大战役 (四)胜利进军——渡江战役 阅读教材119页, 合作探究: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 学生活动2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重庆谈判的背景: ①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 ②国民党准备内战,消灭共产党,实现一党专政 ③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团结 根据内容分析国共谈判的目的 国民党: 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②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共产党: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②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自主阅读教材,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攻与守 时间:1947年夏 过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跃进大别山。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时间:1949年4月 结果:占领南京 意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读材料,分析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群众的支持 3.正确的战略战术 4.解放军作战勇敢,不怕牺牲 1、出示图片及文字材料,引导同学思考和平建国的物质、精神条件有哪些? 2、依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对于建国方案的理解是否一致? 教师总结和平建国似乎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讲述毛泽东应邀出席谈判。 教师出示时间轴,并讲述谈判过程和初步成果,突出后期局势急转直下,全面内战爆发,启发学生思考原因,引出重庆谈判的历史细节: 材料五“要完成国家的统一,惟一的前提,是要全国军队国家化,在我国家领土之内,不可有私人的军队,亦不再有任何一党军队……而后国家的统一,乃有真正确实的基础。”——1945年9月4日蒋介石《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指出战后和平建国方针》 材料六“需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教师点拨:国民党:专政独裁;共产党:民主联合 设问二:双方的底气从何而来? 用蒋介石的话引出材料,引导认识国共两党实力的差距。 用毛泽东的话引出战争经过,突出战略的智慧和人民的支持。 (一)战略防御与战略反攻 战略智慧:挺进大别山。引出决战阶段。 (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教师展示材料,指导感悟人民精神的伟大。 材料七:“解放区的人民自己吃糠咽菜,踊跃交公粮,共筹集粮食9.6亿斤。没有飞机、卡车和轮船,支前民工就用小推车推着粮食送往前线。”活动意图说明 1.地图展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利用地图,更容易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2.史料分析,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理解中共取胜的原因。 3.学生全程参与课堂,自主阅读,自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养成自主阅读和学习习惯。 4.任务驱动型的回答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建立知识框架。环节三:情感升华教师活动3 经济生机 土地改革 探究: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政治生机 七届二中全会 解放区的天和国统区的天对比 播放视频,回 答:解放战争印证了什么历史规律? 最后总结学生活动3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不均衡,农民生活艰难 阅读教材116页,自主学习。 时间:1949年3月 内容:1.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两个务必” 区域对比,理解中国共产党得到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国的土地占有比例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年终劳动,不得温饱。 ——1947年《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国民党的失败原因? 教师提问:依据视频思考“委任状”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教师总结并板书相关原因: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并对比,共产党是如何赢得人民的信任的。 决胜的力量并不是天平上的一个个砝码,而是承载这个天平的社会和民众如何选择。转折年代中说“人心的向背,时左右一切的决定新力量”,解放战争像我们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得民心者的天下。尽管正道沧桑,但前途繁花似锦,光明万丈。 活动意图说明 1.国统区与解放区对比,唱《解放区的天》,是课堂更有趣味性,体现跨学科教学。 2.大单元教学使学生建立大单元框架意识。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性作业:完成第七单元综合检测20道选择题。 综合性作业: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拓展性作业:人民解放战争目录制作,用生动又精准的语言,创造属于你的原创书本目录。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历史地图、PPT、设备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主要介绍重庆谈判、内战的过程(从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到战略进攻阶段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再到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的主力,最后解放南京,人民解放战争获得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七届二中全会。 播放《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力量的伟大。利用材料分析重庆谈判的目的,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梳理重庆谈判、战争的过程、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础知识。出示材料,分析中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并引出人民群众。介绍解放区获得了经济和政治生机,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唱歌形式)。相反的国民党的天使黑暗的天(因为滥发纸币和抓壮丁),形成对比,说民中国共产党掌握人心,而国民党在全民的包围之中。由此得出规律“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后播放视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从整体来看,以战与和的变奏——攻与守的易位——胜与败得必然串联本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教学流畅。课件制作干净整洁,教师语言丰富,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参与度高,学习主动性强,抽学生回答问题覆盖面广。大单元整合内容合理。 但是有一些不足,因为授课内容较多,没有较为充分讲授事件,设置的教学任务较为简单,学生材料分析较少。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导致时间把握不充分,学生得有效讨论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史料得能力。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不是很到位,还需要继续挖掘。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前预习提问,提前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授课。最后,可以在问题设置上进行静心设计,问题设置由易到难,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设置一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