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入: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秦的统一
远交近攻策略
分化瓦解
各个击破
1、军事上的统一:
一、秦的统一
军事上除灭六国外:
①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
②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③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1、军事上的统一: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一、秦的统一
2、秦统一的原因:
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
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偶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上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
——《荀子·强国篇》
上述材料认为秦崛起与统一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教材知识,还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秦统一?
秦统一的原因:
1.天时: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地利: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3.人和:
①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③秦王嬴政雄才大略,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和各个击破的策略。
一、秦的统一
3、秦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措施:
领域 措施 领域 措施
政治 军事
经济
交通
文化
其它 皇帝制度
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
统一度量衡、货币
重农抑商
征服南越
北击匈奴
加强对西南夷控制
筑长城
统一车轨
修驰道、直道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
整顿风俗等
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九卿
地
方
材料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行分封 VS 行郡县?
材料一 周之事迹,……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之事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 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制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三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血缘 诸侯世袭 贵族政治 地方自治
地域 郡县任免 官僚政治 中央集权
4、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探究1:早期国家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有哪些异同点?
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
探究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4)开创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新模式,影响深远。
二、秦的暴政
秦始皇实现一统中国之时,肯定没有想到过:大固然有大的好处,但大也有大的难处。大了,必须“统”,不统就神散形乱;大了,就难“统”,统死就生气全无。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秦始皇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②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
秦二世 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危害: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二、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灭亡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例1: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
B.各地对秦文化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
C.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间不一
D.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六国对秦统一的政治、文化认同不够
材料: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贾谊《过秦论》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并分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治国方略要因时而变
施仁义,得民心
刘邦 “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项羽 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四面楚歌
统治权之争——楚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