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高二:
选考、赋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1.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从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 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8课 辛亥革命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
【中国现代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中华民族的复兴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从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习要点1: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学习要点2: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何谓“文明”?
与“文化”、“国家”有何关联?
约170万年前
约1万年前
约5000年前
约BC2070
原 始 社 会
奴 隶 社 会
新 石 器 时 代
青 铜 时 代
旧 石 器 时 代
原 始 人 群
母 系 氏 族
父 系 氏 族
夏 商 周 早 期 国 家
约BC1600
约BC1046
约BC771
元谋人
北京人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三皇五帝
万邦时代
夏、商、西周
7000-5000年前
约5000年前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从部落到国家
3.商和西周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约1万年前
原始
农业
约5000年前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
产品
私有
财产
战争掠夺
贫富分化
阶级出现
战俘奴隶
奴隶制度
国家产生
约BC2070
夏
文明
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定居
生活
早期
城市
文明产生的标志?
阶级、城市、国家、文字、青铜器、巨大建筑、税收、科学艺术……
文明产生的标志
阶级、城市、国家、文字、冶金、巨大建筑、税收、科学艺术……
据图:为什么说“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
手工业作坊区
宫殿区
仓储区
王陵区
大型水利系统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旧石器时代的划分依据?
生活方式:
采集渔猎、群居、用火
起源早
分布广泛
大河附近
距今约7000-5000年
仰韶文化
1.主要遗址:
2.文化成就:
姜寨、贾湖、裴李岗、半坡、马家窑等
彩绘陶器、粟
黄河中游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文化成就: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距今约5000年
龙山文化
文化成就:黑陶(蛋壳陶)
黄河中下游
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陶寺遗址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精美玉器、
较大规模祭坛和神庙
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最大特点?
多元一体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文化 空间区域 文化成就/遗址
旧石器 北京人 元谋人 /
新 石 器 距今约7000-5000年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
长江下游
距今约5000年 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采集渔猎、群居、学会用火
彩绘陶器、粟;姜寨遗址
精美玉器、较大规模祭坛和神庙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红山文化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黄河中下游
黑陶、陶寺遗址(国家初始形态)
牛河梁遗址
二、从部落到国家
从部落到国家
二、从部落到国家
地域 炎黄部落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成为文化融合的中心 ——部落大融合加速了文明社会的到来 三皇 神话色彩浓重 五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特点 炎黄部落联盟 五帝后期——“万邦”时代(陶寺遗址) 华夏始祖 (华夏认同) 宫殿、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制度 禅让制 阅读教材P4最后一段,完成知识梳理:
二、从部落到国家
夏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
2、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3、遗址: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3、制度: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后)
②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的机构和职官
③保持聚族而居,对夏部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通过控制一 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4、历法:《夏小正》
答案提示
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培养了皋陶(gao yao),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战国策》以及《史记》中关于启和益、有扈氏的冲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明这一转变并非理想化的风平浪静。
三、商和西周
三、商和西周
时间:约1600BC-1046BC
殷商(约1300BC-1046)
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
国家机构:商王、尹等(更加完善)
国家管理:内外服
影响范围:
商
燕山
陇
山
汉江
大海
占卜记录;成熟文字
答案提示
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三、商和西周
西周
时间:1046BC-771BC
“国人暴动”(841BC)
“共和行政”、平王东迁(770BC)
青铜器:何尊
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
宗法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习要点1: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学习要点2: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
经济: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②青铜铸造发达
③农具以石木为主
政治?
文化?
政治: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下降,民本思想产生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注重历史传承
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形成集权
经济: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②青铜铸造发达
③农具以石木为主
文化:①礼乐制度
②象形文字
③天下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答案提示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孔子、孟子的"仁"与"仁政"思想,以及历代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呼声,在治国理政上发挥出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