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盛世滋生图(局部)
《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清徐扬绘。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
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平江等,吴文化发祥地,明清时期设苏州府,领太仓州和吴县、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崇明七县,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840年
宋元
明清(前期)
近代
1368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顾炎武(1613-1682)
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早年,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后因屡次落第而绝意科考。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他游历北方各地,虽颠沛流离,却勤学不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他在历史学、地理学、音韵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顾炎武《日知录》
今之清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振兴工商业
注重实学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反映出顾炎武对当时时代作出了怎样的思考?
顾炎武(1613-168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
结合所学思考:顾炎武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有何关系?
承古
萌新
发展 趋势
文学
戏曲
科技 总结性:《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开创性:传教士西方科技知识《坤舆万国全图》、《几何原本》、《远西奇器图说》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文艺作品世俗化
西学东渐
昆曲 京剧
结合教材,指出明清小说主要迎合了哪一阶层人群的文化需求?
花部(京剧属花部)……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据粗略统计,在“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作品以如此铺张的笔墨描写“市井细民”,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罕见其匹的。
——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
材料反映了文艺作品发展的什么趋势?
明清科技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承古萌新”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其中“萌新”主要表现在( )
①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②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
③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 ④西方科技著作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D
承古
萌新
承古萌新觅因果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对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的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史学概论》
据此观点,探讨明清文化“萌新”背后的原因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反映了哪一个领域的新现象?
“机户”和“机工”指什么人?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机工和机户之间并无主仆和师徒关系,说明机工属于哪一类劳动者
“机工” 如何领取工资?
(明代苏州纺织业)群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苏州风俗考》
“商贾辐揍,百货齐聚,上自北京,下至两广,远及重洋,贸易之盛甲于天下。”
“五方商贾,辐辏云集,百货充盈,交易所得,故各省郡邑贸易于斯者,莫不建立会馆。
—— 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区段“地值黄金”。吴江县的盛泽镇,也曾“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此外还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工商业市镇兴起。——人民版教材必修二P2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明朝中期起,苏州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这种位置和角色的现象之一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长途贸易发展
白银大量流入
商帮出现
专业化商业市镇兴起
清前期玉米、番薯推广路线
阅读教材,明朝中后期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农业品种、经营方式)?
明朝中期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 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积累了大笔钱财,成功致富。
清朝的农业耕作技术与唐、宋相比,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清朝时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唐朝曲辕犁
宋朝耕织图
清朝《耕织图耙耨》
综合上述材料,明中期之后,苏州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盛衰有凭启来者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
——包士成《答族子孟开书》
明后期到清初苏州向中央政府缴纳的粮、税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据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研究的结果,“十六世纪末,全国田赋最重的为南直隶苏州府,约占农村收入的 20%。”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
有人评论苏州人流行的社会价值追求是“一读书、二学医 、三开典当、四织机”。 苏州较少人愿意将其资本 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致机器生产的工业厂家寥寥可数 。
——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
结合所学,思考苏州走向衰落的原因
中国
为什么中国会相对衰弱于西方?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60
50
40
30
20
10
0
社会发展
年(公元)
——整理自(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
西方
1567年隆庆开关
1757年乾隆闭关
(广州一口通商)
明清与欧洲
中英大事记(15—19世纪)
领域 英国 中国(明清)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处死英王查理一世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军机处
经济 重商主义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海外拓殖活动 “海禁”政策
圈地运动 土地兼并严重
思想文化 早期启蒙运动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汤显祖《牡丹亭》
君主专制加强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
都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资产阶级革命
承古
萌新
VS
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也已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再读导语……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
习近平2019年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朱熹
承先人之风骨
谱盛世之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