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其局限。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三、两种文明的对话
一、两种文明的差异
目录
一、两种文明的差异
政治
清军机处
英国下议院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英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
经济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机器工厂
男耕女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
思想
自然科学
文字狱
自然科学兴起并迅速发展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看图思考: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有哪些差异?
军事
英国的铁甲舰
清军的木帆船和士兵
船坚炮利,军事力量强大。
英国
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
中国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对外关系
一、两种文明的差异
世 界 中 国
政 治 逐步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经 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思 想 自然科学兴起并迅速发展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军 事 船坚炮利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外 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综 合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先进的工业文明 VS 落后的农耕文明
“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一、两种文明的差异
完成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
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急需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1、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
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限制,使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中英正当贸易:中国顺差(出超)
英国走私鸦片
打开市场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英国逆差(入超)
白银大量外流
1、爆发原因: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鸦片战争
军队里也吸食鸦片成风
吸食鸦片后的惨状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走私鸦片的危害
1821-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
危害: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虎门销烟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1、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材料二:在我们重新审视鸦片战争的时候,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1、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
导火线
必然性
1840年6月---1841年5月
第一阶段
陷定海
逼天津
攻广州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1841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阶段
占香港岛
进吴淞
到南京
2、鸦片战争经过
清政府屈辱求和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鸦片战争
条约 时间 签约国家 内容 主权影响
《南京条约》 中英
《虎门条约》 中英 《望厦条约》 中美 《黄埔条约》 1844 中法 3、结果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1842
1843
1844
英美法三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主权部分丧失,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两者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要素。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鸦片战争
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可以避免吗?
中国失败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道光十四年(1834年)英国兵船在广东海口挑衅时,清军不能击退,道光帝得报大怒曰:“看来各地炮台俱系虚设,两只夷船不能击退,可笑可恨!战备废弛一至于此,无怪外夷轻视也!”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材料: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张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1854年2月英国科勒拉德斯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之一。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清咸丰六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亚罗号事件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
北京
广州
2、战争经过(1856—1860年):
(1)第一阶段:广州——天津
(2)第二阶段:天津——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3、结果
条约 时间 签约国家 影响
《天津条约》 1858 中英、中法 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内河航行权等权益;鸦片以“洋药”,纳税进口,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 1860 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 1860 中俄 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
社会政治 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社会经济 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级关系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社会思想 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社会生活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拓展深化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开眼看世界
三、两种文明的对话
林则徐
开办译馆,编译《四洲志》
魏源
《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徐继畬
《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开眼看世界”社会思潮的特点
(1)阶级:主要是地主阶级抵抗派。
(2)核心: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不足:他们的思想没有付诸实践,影响也仅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中间。
材料二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魏源最终皈依佛门,郁郁而终。
——朝川济世《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材料三 《海国图志》在 1853 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 15 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一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
鸦片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想一想 说一说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只有汲取教训,砥砺前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课小结
一、两种文明的差异
两次鸦片战争
二、两种文明的碰撞
三、两种文明的对话
1、政治上
2、经济上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少数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3、思想上
4、军事上
5、外交上
2.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战后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强扩张
过关检测
B
B
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克勒拉德恩认为中英条约需要修订是基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B.有限的通商口岸不能满足英国更大的经济需求
C.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民众的愚昧便利于英国入侵
D.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与英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4. 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抵御了西方列强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B
C
5.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鸦片贸易合法化
6. 鸦片战争后,从1842年8月到1844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后果是( )
A.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B.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损害了司法的主权独立 D.影响了近代的历史进程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