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真实的北洋社会到底是怎样的?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概念解析:北洋军阀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段祺瑞
张作霖
北洋军阀主要将领
伴随袁世凯崛起而发展起来的军事政治集团。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占省割据,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北洋军阀统治两大时期
1.袁世凯独裁专制
(1912-1916年)
2.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916-1928年)
北洋军阀系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强者”
“武人”
“商人”
“文人”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庶人”
一、“强者”的倒逆
“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1911·1,英国政府致电
北京公使朱尔典
Q1:强者何强?
北洋新军的武力支撑
列强眼中的新代理人
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
……
Q2:强者恃强何为?
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
解散
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二十一条”
“中日民四条约”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任期……
国民代表大会——一律赞成君主立宪
袁世凯称帝
护国战争
取消帝制,后去世
1912.3.10
11月
1914.5
1915.1
5月
10月
12月
1913.3.20
3—8月
年底
1916.3
年底
12月
首次国会选举,
国民党获得选举胜利
12月11日,参政院举行所谓国体总投票,各省代表1993人全部拥戴君主制,并“完全一致”“恭戴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假惺惺地将劝进书退回。当日,参政院再次开会决定“再劝进”。次日一早,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位。
——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
二、“武人”的纷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占据区域
1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苏、赣、鄂、
2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3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Q:据图说明此时中国政治形势最大的特点?
③
①
①
②
②
②
①
7.1
8月
1917
5月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护法运动:成立广州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后因西南军阀排挤而失败
7月
二、“武人”的纷争+“庶人”的流离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
——孙中山1918发表通电
Q:孙中山对军阀问题有何认识?对孙之后革命行动有何影响?
8.14
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
1.依靠军阀行不通,需要自己的军队——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
2.军阀割据为政治大患——1926年,为推翻军阀誓师北伐
1915
1917
1912
“宋教仁案”
1913
解散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4
1916
“府院之争”
张勋拥溥仪复辟(12天)
袁世凯就职
“中日民四条约”
段破坏《临时约法》
袁氏当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
开会“赞成”君主立宪
段祺瑞任国务总理
军阀割据
加入一战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Q:从1915被迫签约到1917主动参战,说明了什么?
国家主权意识已经在逐渐强化
【内政】
割据混战
分崩离析
【外交】
主动参战
【内政】
大权独揽
复辟帝制
【外交】
被迫签约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迎来“短暂春天”
(1912—1919)
1.表现: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就;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发展最快
2.原因:
内部原因→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封建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尤其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提供了广大国内市场
外部原因→④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市场+海外市场
三、“商人”的活跃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二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Q1:根据材料概括该阶段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Q2: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荣宗敬
荣德生
3.代表人物及企业:
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继续壮大
②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4.影响:
五四运动中的上海工人
社会生活新气象
改用阳历
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称呼
社会生活(除旧布新)
体现自由平等
追求文明进步
四、“文人”的疾呼——新文化运动
中华民国建立后并没有在政治上带来根本改变
→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深刻反思
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专制和愚昧仍束缚人们的头脑
→文化上、思想上的觉醒
反思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认识到其根本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头脑仍旧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②导火线:袁世凯倒施逆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器物
制度
思想
1.背景:
2.兴起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自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北大钟声》又名《宽容》,沈嘉蔚作
一所大学——北京大学
一本杂志——新青年
四、“文人”的疾呼——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时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
鲁 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封建礼教的斗士
胡 适:《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领导式人物
3.重要阵地及代表人物:
李大钊:率先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4.主张
①拥护“德先生”:民主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拥护“赛先生”:科学
③拥护“德、赛先生”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专制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愚昧迷信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文言文等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Q2: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中要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Q1: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认为实现民主要反对孔教儒家?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德先生
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
science(科学)
四、“文人”的疾呼——新文化运动
封建代言人和维护者
思想传播的武器
①
②
③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02
核心:思想革命
四、“文人”的疾呼——新文化运动
前提:道德革命
手段:文学革命
5.影响
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提出
所涉及的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文化转型),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民》《新潮》《每周评论》
四、“文人”的疾呼——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