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7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7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1 22: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北洋军阀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军阀混战与割据时期:1916年—1928年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北洋军阀的统治始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终于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课标要求: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乱象:政治专制、军阀割据混战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运动
1、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与革命党人的斗争:
2、特点: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
袁世凯称皇帝,年号“洪宪”
1912.3 1913.3 1913.11 1914.5 1914.12 1915.5 1915.12 1916.3
“宋教仁” 案
被迫与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1915.12-1916.6护国战争
1913.7-9二次革命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基础梳理
借助宪法和国会合法的方式达到复辟的目的
专制黑暗与民主共和交织争斗
1、概况:
2、特点: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
袁世凯称皇帝,年号“洪宪”
1912.3 1913.3 1913.11 1914.5 1914.12 1915.5 1915.12 1916.3
“宋教仁” 案
被迫与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1915.12-1916.6护国战争
1913.7-9二次革命
基础梳理
1912年12月开始举行的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中国同盟会及其他政党组成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初选和复选中获得巨大胜利。接替孙中山代理国民党理事长的宋教仁,准备筹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前往北京,被刺杀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案”是在临时政府即将向正式政府过渡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导效的结果,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教仁案”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
(君主立宪)
专制黑暗与民主共和交织争斗
相关史料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运动
1、概况:
2、特点: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
袁世凯称皇帝,年号“洪宪”
1912.3 1913.3 1913.11 1914.5 1914.12 1915.5 1915.12 1916.3
“宋教仁” 案
被迫与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1915.12-1916.6护国战争
1913.7-9二次革命
基础梳理
(君主立宪)
“中日民四条约”又称“中日北京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其附件与《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其附件组成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米庆余教授在《对〈袁世凯的帝制计划与二十一条〉一文的质疑》一文中,通过研究《日本外交文书》等日方史料指出: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是蓄谋已久的,如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的有关满蒙和山东的问题分别在1912年和1914年即以成型。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对华提出“二十一条”是居于主动地位。相比较袁世凯,日本政府应该承担主要历史罪责。
专制黑暗与民主共和交织争斗
相关史料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运动
重点讨论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史料
(1)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一经共和之后,帝号久被丑诋,民人观念不同,尊严已亵,功德难著,强为规复,其势已逆。 ——李希泌《护国运动资料选编》
(2)缺乏群众基础。
在护国战争兴起地区的人民,或积极投军,走上护国战争前线;或筹饷担粮支援前线;或自发武装,配合作战。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人民则抗捐抗税,反对清丈地亩,形成一次次的民变。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运动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依靠帝国主义支持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晋系军阀
割据一方,各自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相互割据混战
政治——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917年5月
护法运动
1917年6月
张勋复辟
1917年7月
府院之争
思考:北洋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亲美派)
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亲日派)
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溥仪复辟。
段祺瑞“再造共和”,
破坏临时约法,拒绝回复国会。
过程:南下议员于广州开“非常会议”,成立政府,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
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孙辞职通电。
特征:军阀混战与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根原: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重点讨论
相关史料
3、中国参加一战:
(1)目的:
(2)标志:
(3)方式:
(4)结果:
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
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奥宣战
以工代战(派遣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①北洋政府收回了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
②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③中国劳工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战爆发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
——王建明、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者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们一直都在铁路、兵工厂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
——英国陆军1918年的报告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P118学思之窗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 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结合这段材料,并联系课文,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1)中华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障碍。
1、原因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3、影响
产业工人数量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以荣氏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
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2、表现
(二)社会生活:移风易俗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背景
2、表现
3、结果
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1)改用阳历。
(2)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3)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原因:
P119史料阅读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1)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得不到巩固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2)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然被专制和愚束缚。
3、表现:
(1)主要阵地:
(2)主要代表:
北京大学、《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基础梳理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
2、原因:
3、表现:
(1)主要阵地:
(2)主要代表:
(3)主要观点:
①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③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民主 (德先生)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民主思想
科学 (赛先生) 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新道德 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公民道德
旧道德 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臣民道德)
新文学 平易、新鲜、通俗的国民文学
旧文学 雕琢、陈腐、艰涩的贵族文学
相关拓展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基础梳理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
2、原因:
3、表现:
(1)主要阵地:
(2)主要代表:
(3)主要观点:
①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③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相关史料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胡适之 “新三从四德”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基础梳理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
2、原因:
3、表现:
(1)主要阵地:
(2)主要代表:
(3)主要观点:
①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③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历史趣闻】
胡适授课时,北大的学生抵触白话文,嫌其啰嗦。于是胡适出题目: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请替我用最少的字复电拒绝。
结果:文言用字最少的是12个字
胡适只用了5个字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干不了,谢谢。”
二、新象: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新因素
基础梳理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
2、原因:
3、表现:
“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新青年》
4、影响:
①《新青年》有力推动全国报刊发展;
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阔和深刻;
③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法文“青年”二字,底下坐着一排青年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一、乱象:政治专制,军阀割据混战
二、新象:经济、生活与思想的新因素
(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社会生活:移风易俗
黑暗中孕育了新的曙光
(二)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割据、混战与 分崩离析
(一)袁世凯独裁时期:专制与民主斗争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