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慈禧废立之局的背后博弈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矫训政之诏,伪征医之谕。
国变以后,天子幽废,
《知新报·皇帝病重正谬》
1898 年 10 月 18 日( 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 ,法国驻华公使馆医生多德福应总理衙门“邀请”,入紫禁城为光绪帝诊病。
在华列强对“求医上谕”已然知晓,但坊间谣言四起,纷传光绪帝已被谋害。……在华利益最重的英、日两国对此表现积极,对光绪帝生命安全和慈禧废帝可能性尤为关心。
——隋 丽 娟、马 孝 鹏《戊戌年光绪“求医上谕”的历史考察》
壹
慈禧废立之心缘起
汝以旁支,吾特授以大统,自四岁入宫,调护教诲,耗尽心力,尔始得成婚亲政。试问何负尔,尔竟欲囚我颐和园,尔真禽兽不若矣! ——费行简《慈禧传信录》
光绪帝因推行“维新变法”,数次违逆慈禧意志,甚至威胁到其权柄,此为慈禧所不容。——隋 丽 娟、马 孝 鹏《戊戌年光绪“求医上谕”的历史考察》
1.1废帝缘起:“围园劫后”与“维新变法”
1898年《时局图》
而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的国不彻底的西学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洋务运动1861
日本明治维新1868
VS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器物不足以救中国
1.2维新之来:战败反思与救亡探索
“公车上书”
变法序幕
“托古改制”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为何要依托孔子变法?
1.2维新之来:战败反思与救亡探索
1.3维新正起:戊戌变法与慈禧态度
1898颁“明定国是”诏书
政治:广开言路、修订律法;
经济:提倡实业、改革财政;
军事:精练新军、裁撤绿营;
文教:鼓励办报、创办京师大学堂。
材料一:“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
——1898年6月11日慈禧面告光绪
材料二:“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戴逸《中国近代史通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
变法最终致富强了吗?
1.4变法反思:
戊戌政变与变法局限
“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从 1898 年 6 月 11 日到 9 日 21 日的 100 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颁发了 4O 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总之,皇帝的计划一展开,他就发现整个统治基础都与他为敌,特别是他的“额娘”慈禧太后。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光绪帝10天前“擅自”罢免礼部六堂,是对其权力的否定,光绪帝此时提出开懋勤殿,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1.4变法反思:戊戌政变与变法局限
材料一:“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值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 ——《明定国是诏》
材料二:“改革派完全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反对引起社会巨大变动的革命,认为只要依靠封建皇帝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就可使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强国。”——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变法失败的其它原因?
没有否定封建制度,自身软弱性与妥协性;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严重脱离群众。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1.5变法遗产:思想解放与变革精神
戊戍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
——谭嗣同
变法留下了什么?
贰
慈禧废立之局抉择
英、日等列强在整个事件中积极干预,暂时挫败慈禧废立图谋。主观上列强是为维护自身在华既得利益,客观上却打乱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废立计划,暂缓了慈禧预为废立进程……为维持朝局稳定,慈禧被迫调整策略,确立缓图废立的方针。
——隋 丽 娟、马 孝 鹏《戊戌年光绪“求医上谕”的历史考察》
满洲奉天教堂惨案(《小日报》)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1900年)四月,英、美、法、德四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限“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山东、直隶两省,代为剿平”。
——佐原笃介《八国联军志》
“后 (太后)乃大恨,载漪自以为将为天子父,方大快意,闻各国阻之,乃极恨外人,思伺时报此仇。适义和拳起,诩其术谓枪炮不入,乃大喜,以为天助,欲倚之尽杀使侨,以促行废立。”
——吴永《庚子西狩从谈》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1900年6月10日廊坊阻击战
1900年6月中旬,天津保卫战
1900年6月21日,慈禧正式“宣战”
1900年7月14日天津陷落
1900年8月中旬北京失陷
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对万国宣战诏书》
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
——《上逾》1900年9月7日
为何东南地区没有涉及?
……欲图补救,须趁未奉旨之先……会同电地方官上海道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准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命产业为主……若一拘泥,不仅东南同毁,挽回全局亦难。乞钧示。
——盛宣怀为订立“东南互保”致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电(1900年6月24日)
为什么出现地方“自保”?
有何影响?
慈禧太后策划“废立”阴谋, 利用义和团“抗洋”,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事实上 她的权力和地位最终也确实保住了, 只不过不是通过她的抗争实现的, 而是列强曲予保全的。
——欧阳跃峰《义和团运动时期慈禧太后心态剖析》
1900年义和团遭到中外联合绞杀,最终失败。
“追思肇祸之始,实由诸王大臣等昏谬无知,反纵信拳匪……”
叁
慈禧废立之局结果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外交
军事
文化
惩办“首祸诸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等所有炮台,各国可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使馆成为“国中之国”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842年《南京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加深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果没有慈禧“废立”阴谋,晚清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能否成功?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运动
地主阶级维护封建
农民阶级自身局限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民族意识觉醒之际发生的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肩负起了救亡图存时代的主题。但相对于清政府、列强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义和团运动表现为激进偏激、盲目冲动,又受到另外两方势力的压制;清政府作为当时的合法政府代表,但受到列强的殖民。甲午战后发生的“己亥建储”和“义和团”等一系列事件皆以废立一事为中心,延续发展……因此内政与外交相互激荡,稍有不慎,走向极端,中国民众救亡图存的时代任务漫长而艰难。
——隋丽娟、马孝鹏:《戊戌年光绪帝“求医上谕”的历史考察》
结语
谢谢